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老庄思想.ppt

道家老庄思想.ppt

▪ 在庄子哲学中,“天”与“人”是相 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这自然, 而“人”指的是“人为”的一切,与 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个字 合起来就是“伪”字。
▪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 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 “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这就是 庄子所提倡的“德”。
完结 谢谢!
即寻找精神家园的“还乡之路”
庄子的人生观
▪ 逍遥自在,一切顺其自然。 ▪ 他认为人生的困境来自然、社会和自我三
个方面。 ▪ 人要摆脱这些束缚,就要无思无虑,无欲
无求。
庄子的认知论
▪ 庄子持不可知论。 ▪ 五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
涯随无涯,怠矣。《养生主》 ▪ 如果硬要辩差异,明是非,人就
会陷入困境中。
·老子对“道”的特征性的描述:无、玄、朴、 浑、奥、根、无名、无象。
“道”的本质特征
·一、“道”是宇宙所生成和存在的根基,是万有 世界的本源和根据,因而无所不在,具有最高的普 遍性。 ·二、“道”是一种恍惚窈冥、包罗万象、有精有 信的不可言状物,具有不可感知的虚无性。
·第三、“道”是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之上,寂 寥不改,往反周行。具有永恒的循环性。 ·第四、“道”以自然为法式,具有人无法主宰的 自然性。所以人应以天地为法式,而天地则以道为 法式。
二、庄子介绍
生平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宋国人, 约公元前369——286 身世 漆园小吏,著名隐士 影响 道家继承人——庄子,《史记》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与 于老子 著作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共33篇。
庄子的主张
·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中学说的特点
▪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 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通达的 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给了我们形貌, 天给了我们形体,我们要作的是不要因为 好恶而损害我们的本性。他认为完整生命 为起点来思考应当来渡过一个怎样生命旅 程。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的边上来反思 人生。
庄子哲学中的天与人
老子哲学的主要思想文化渊源
什么是“道”
·原意:道路
·春秋时期出现了“天、地、人之道”的说法, 原来也是指天地运行之轨道以及人事的某种行 为规范。
·上升为哲学范畴,始于老子。老子认为“道” 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
·“道”是万物之本、天地之根。“道”也是 其他事物所依托而其自身则不需要依托,它可 以生成万物而自身却即“自然”——“无情”
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以一种不用心、 不经意、不强求、自然而然的态度去成就一 切,而这种自然性就是无为。
二、“无为”即“无事”
老子认为“无事”则无繁苛于政、无扰攘 之事、无兵役之劳,则国家社会就会达到 “无为而治”。
三、“无为”即善为(道)
道家老庄哲学
一、老子简介
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 国人 身世: 东周守藏史,辞官隐士 影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 《老子》,又名《道德真经》。 共81章。
《道德经》
1、老子主要思想都记录在《道德经》中, 全书的结果思想是:道是德“体”,德是 道的“用”。全书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1、《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 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著作。
两种对立的“为” 1、一般统治者推行的“为”,即
“有为”。指各种政事法令、功业道德, 以及各种追求名位福禄,声色货利的行 为。
2、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无为” 不是“不为”,而是一种特殊的 “为”——“无为之为”,即摒弃“妄 为”后的一种不造作、不偏执、不骚扰 的合乎自然的行为和状态,也就是要 “善为(道)”,善于自然而然的态度、 方法去成就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