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有很大的变化,尤其
是实验内容,比例大幅度增加,而且新课程大力倡导改变过去单一的、
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和实验式学习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谈点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新教材的出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
教会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此来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互
动,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
学习能力都得到充分的提高。为此,我们物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身
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
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我们必须及时对
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再分析和再总结,及时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知识传
授的倾向,构筑物理教学的新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引导—— 探究式教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
性
高中物理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必须以进一步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尊重和促进学生
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中所必需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提
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体改学生的实践能
力为目标。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新教材的出台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
求,而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
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
时该模式更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新教材中有很多
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如有关物理概念、原理、规
律的教学等。它的一般活动程序为“引导—探索—整理—验证”。该模
式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2 构建“合作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模式,是同伴之间的一
种合作互助活动,通过进行小组活动,使各位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息
息相关、荣辱与共,使得每位同学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
提高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制定明确科学的学术目标
所谓学术目标,即在学习本节课之后所应达到知识方面的要求。
教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领会教学大纲的含义
以及对本节课教学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为教学活动制定出发点和
参照物。学术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大刚的要求以及教材的情况和学
生的实际,有了明确、科学的学术目标,才有助于学生顺利的完成任务。
2.2 制定可行可测的合作目标
制定可行可测的合作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节课时有哪些
地方需要与别人合作,自己在合作中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合作之后应
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合作目标在一堂课中作用很大,具有凝聚和调
控的作用,因此制定出合作的主攻方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教
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2.3 适时地进行小组认可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奖励为评价机制的,在合作性的奖励结构中,学
生所得奖励不仅取决于个体成员的成绩,还取决于所在小组成员的总
体成绩。这种奖励制度有助于形成共同的集体目标和规范,能够强化
学生的互助合作行为。
总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是对多种
现代教学体系、原理、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并且能够正确处理内容与
形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形
成以目标为导向,以班级授课为前提,以教师为主导、小组的合作为主
体、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手段,以小组奖励为动力,更有助于实现
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系,使该模式具有立体化、动态化和整体化的特点,
达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
3 构建自主式物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式教学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阅读与搜集的网
络信息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创
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示自我的活动机会,促进自主,必要时
以倡导者、组织者身份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大
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揭示知识规律,在合作中互学、
互动、互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方法和学习过程,从而学生自主学习得
以深化。同时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恰当引导、诚恳评价,对学生
学习动机、情趣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学
生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归纳反思学习过程,强化学习策略,以成功的体
验不断激励自己,学习也就持之以恒进行下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4 构建“实验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实验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各种实验探究、验证物质运动变化规律
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学阶段,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是实验,因此三维
课程目标的要求是:“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也正因如此,课程标
准中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作为内容标准的首要内容,并
从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而且可以操作的基
本要要求。在课程标准中还专门开设了“物理实验专题”模块,目的是让
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
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里,我们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
理念,用新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根据物理课程所具有的不同特
点,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和要求。本人认为“引导— 探究式”“合作式”及网络环境下的“自
主式”“实验式”等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
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标准的
基本理念。我们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新
课标下有趣、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0.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