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证施护程序和原则中医药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辨证施护程序和原则中医药系统知识培训课件


三、辨证施护原则
• 2.反治及反护法 反治及反护法又称从治及从护法,是指疾病的现象及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 护法,即顺从疾病的现象而治护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
三、辨证施护原则
• (1)热因热用 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温热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也就是用于 真寒假热证。
• (2)寒因寒用 寒因寒用即用寒性药物、寒凉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 假寒的病证。 (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厥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 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灸甘草)煎汤热服。)
三、辨证施护原则
• (一)护病求本原则 护病求本是指治疗及护理都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 这是辨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三、辨证施护原则
• 1.正治及正护法 正治及正护法又称逆治及逆护法,是指在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情况下,逆其 证候性质而治疗护理的一种常用法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均为正护 法。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及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二、辨证施护程序
• (六)运用中医养生康复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健康教 育可以使患者掌握自我调养、自我保健的方法。健康教育时必须遵循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针对每 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从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调理、用药指导、特殊指导等5个方面提出,以 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目录
一、辨证施护概念
• 辨证施护即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 因、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以及各种病变间的关系,从而制定相应的施护原则及方 法。
二、辨证施护程序
• 收集资料(运用四诊方法) • 判断病情(辩证分析) • 提出护理问题(整体观、辩证观) • 制定护理措施(三因制宜) • 评价记录(中西医理论) • 健康教育(中医养生康复)
用寒药治疗护理真热假寒证,虽然它的假象是寒,本质是热,但在服药时要注意给予温热药,以 减少患者服药格局。
三、辨证施护原则
• (3)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即用补益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脾 胃虚弱引起的便秘)
• (4)通因通用 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实热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热痢腹痛、里急后重、泻下不畅用消导法泻下。。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及膀胱湿热所致尿急, 尿频,尿痛病症之类。)
辨证施护程序和原则中医药系统 知识培训课件
护理程序???
辨证施护???
•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 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 一、辨证施护概念 • 二、辨证施护程序 • 三、辨证施护原则
•)
三、辨证施护原则
• (二)标本缓急原则 • 1.急则护治其标法 (大出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缓则护治其本法 (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针对肺肾阴虚治疗。) • 3. 标本同护治法 (素体气虚又患外感—益气解表。)
三、辨证施护原则
• (三)扶正祛邪原则 对疾病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都离不开扶正及祛邪两大治疗原则。 • 1.扶正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
以上护理诊断是在恶寒、发热、咽痒、流涕、头痛、鼻塞等临床表现中提出的,其护理计划针对外感
风寒证的发热制定的。能密切配合医疗,达到辛温解表、退热祛邪的目的,比一般的高热护理有更 好的效果。
三、辨证施护原则
• (一)护病求本原则 • 1、正治及正护法 • 2、反治及反护法 • (2)寒因寒用 • (3)塞因塞用 • (4)通因通用 • (二)标本缓急原则 • (三)扶正祛邪原则 • 1、扶正 • 2、祛邪 • (四)同病异护及异病同护原则 •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
况,了解疾病的本质。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深浅。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 据。
二、辨证施护程序
• (四)根据三因制宜原则及方法制定施护措施 护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患者病情 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故在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不可千篇一律,并以辨证的结 果分别对待。
二、辨证施护程序
• (五)运用中西医护理理论及时评价记录 护理人员在按照护理计划制定的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对 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同时,应不断观察患者病情及情志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对 施护效果进行评价。
二、辨证施护程序
• (一)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运用四诊可以收集到有关患者健康和疾病的资料,观察和了解 病情,从而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和进行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 要点:四诊合参(身心灵360度全面评估)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脏病变的情
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资料。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面,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
正盛衰以及病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大小等。
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二、辨证施护程序
• (二)运用辨证方法分析判断病情 护理人员应根据四诊所得到的健康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脏腑 辨证等方法,分析辨清患者的病因、病位、病性,判断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为临床提出 相应的护理诊断打下基础。
二、辨证施护程序
• (三)运用整体观及辨证观提出护理问题 在现代护理观和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辨证分析的结果, 按照先后、主次顺序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患者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 题,即是形成中医护理诊断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