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程与教材教学探索评价研究教学资源教师发展艺术博客艺术论坛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课程网 >> 课程与教材 >> 艺术理论研讨 >> 文章正文国外音乐教育作者:杨立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764 更新时间:2005-12-94.使学生分为两组,做相隔一小节的卡农形式演奏,这是使学生进入多声部音乐的最好途径。
5.一部分学生按照前面的练习边唱边做声势,另一部分学生演奏旋律,并加入低音琴的固定音型伴奏。
奥尔夫体系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边唱边奏的练习,特别是对于担任伴奏声部的学生,唱和奏是两个不同的声部,对于训练多向性思维、掌握声部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四)回旋曲式结构1.教师告诉学生刚才我们练习的是一首诙谐曲,现在我们要用它来作为回旋曲的主题,我们共同创作回旋曲。
经过师生的讨论,确定标题为《动物园回旋曲》。
这是在前面各种练习的准备之后,学习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2.根据学生讨论的各个插入部分的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回旋曲式的结构图式。
教师说明,插入部分可以仅用打击乐器表演。
3.学生分为四组,各承担一个插入部分的音乐创作。
各组学生积极讨论选择何种乐器和演奏形式,并进行尝试。
4.各组练习之后,分别表演各插入的部分。
这是即兴创作的集体表演活动。
由于各组的创作只须有一个目标,完成一个角色,仅用打击乐器,这都使学生容易操作和掌握。
通过有兴趣的即兴活动,也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和可能。
5.《动物园回旋曲》的完整演奏。
由全体学生歌唱、演奏诙谐曲主题,再依次加入各组分别表演的不同形象的插入部分,在热烈的气氛中完成全部表演。
这个课例以开始两小节的“声势”——这个原始的、核心的、元素的材料,不断地扩展、转化、衍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发展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这个课例充分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方法的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始终体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做一个充分理解和掌握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教师却绝非易事。
它对教师的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不仅是学生的实践,更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和实践。
由于奥尔夫体系在内容上、过程中极富自由性、创造性,可以为教师施展才华、发挥创造性留有广阔天地。
第五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第一套在政府干预下,包含有四门艺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这套文件是按照1994年通过立法程序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要求制定的。
“这个标准遵循三个目标:(1)保证标准具备国际竞争力。
(2)保证标准反映出最高水准的教育科学理论。
(3)保证标准的制定具备广泛的基础和公开的认可程序。
”达到“确定全国的学生在艺术学科中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目标。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内容包括“绪论”、“背景和问题”、“关于标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四个主要部分和四个附录部分。
一.“绪论”部分阐明艺术教育的意义在绪论部分中,分别从“人类自我的发现”、“艺术教育的益处”、“艺术教育是为全体学生的”、“艺术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无《标准》有何不同”五个部分阐释了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
认为,艺术始终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
艺术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
一个有价值的未来有赖于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为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别无其他选择。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完整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的、目标明确的艺术教育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推理、想象、创造、表现、交流、合作、自尊、自律,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层次的思维技能。
为实现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应该培养学生逐步理解每门艺术学科的本质,以及赋予每门艺术学科生命力的知识和技能。
《标准》注重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期待对它们形成深远理解。
艺术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包含音乐、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门艺术学科的教育。
《标准》认为艺术教育能够形成跨学科的学习,要求在各门艺术之间以及在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
《标准》体现了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观念。
二.“背景与问题”部分表明艺术教育标准的重要性这部分阐述的方面是:“《标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标准》提供了决定性的基础”、“《标准》是通往各门艺术学科大门的钥匙”、“《标准》是形成课程相关和综合的关键”、“《标准》强调文化多样性的融合”、“《标准》强调恰当的技术”、“《标准》为学生的评估奠定了基础”、“《标准》要求超过一般的‘接触’”、“《标准》的出台仅仅是第一步”、“问题在于贯彻”。
这个部分主要是阐明了艺术教育标准的重要性。
制定《标准》有助于界定良好的艺术教育应该提供什么;如何为艺术学习内容的理解及实践建构明确而坚实的基本知识、技能体系和基础。
但它不是对所有学校艺术方案的一刀切式的要求。
艺术教育标准的表述是广义的,提出了内容的领域、对学生能力的期待以及学生成就的水平。
(1)根据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艺术学科中的每一门类都有其自身庞大的学科材料体系——系统的技能、知识和技术。
每门学科都提供了有关世界和人类经验的丰富多彩的观点,提供了分析的和理论的视点,它们有各具特点的历史、流派,以及与人类活动的无穷联系。
《标准》的基本宗旨之一是,艺术学科要为其内部价值而教。
除了这个意义外,《标准》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中,还要帮助学生在各艺术学科之间形成各种联系。
对每门艺术学科的充分探索可以成为构建各门艺术学科联系的桥梁,并最终成为从艺术通向其他学习领域的通道。
各门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相关”,一种是“综合”。
综合不象相关那样把不同的学科并置,来进行比较和对照。
综合是在使用两种或更多学科的资源时,形成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和多学科之间的统一。
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各种联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
构建学科之间联系的重要意义是有助于学生认识整体、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但无论是相关、综合或其他形式,它们的基础首先是各门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各门艺术学科本身的教学必须充分、完整、透彻。
《标准》强调文化多样性的融合。
提出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艺术之间的深远联系,以及特定艺术风格与世界各文化的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
各门艺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应取自多样的历史时期、风格、形式和文化。
艺术学科与其技艺和技术具有密切关系。
技术的力量可以拓宽学生的能力和信息。
新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尝试解决问题的新的、大量的可能和途径,教学技术在艺术教学中日益显露其重要作用。
但是,技术的运用只有在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所贡献时才具有意义。
要达到《标准》对技术提出的应用要求,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上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
其前提是,无论何种技术,其应用不应该是为技术而技术,而应该以促进艺术学习成功与否,以学生达到艺术的和智慧的目标来衡量。
其有效的成果应该表现在学生对技术手段、艺术技法和艺术追求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
《标准》是有关艺术教育内涵的共同认可的表述,它能够为学生的评估提供一种基础。
标准规定,艺术有其“学术”准绳。
标准规定着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作为严肃的成就衡量尺度。
这些成就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得以测量,即便不全是量化的测量手段,也应该能够得到有见识的评判性判断。
《标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对“创造、表演(表现)和反应”的关注。
尽管艺术学习的某些方面可以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量技术和外显的方法进行测量,但是,对艺术中的许多技巧和能力的恰当评估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细腻、精当的方法和衡量尺度。
所有的基础学科,包括艺术在内,都要求超过一般的“接触”。
它们需要集中的时间用于学习、练习和思考。
所有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必须积极地实践综合的、有序的艺术教育方案。
这些方案既包含创造、表现和制作,又包括研究、分析和思考。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有15%的教学时间用于正规的艺术学习。
高中阶段的艺术课程应是必修课,而不仅是选修课。
所有艺术学科的教育中还应营造出延伸、扩展和深化学生能力的环境。
三.“关于《标准》”部分说明标准的内容和结构这个部分具体表述标准是怎样组织的。
年级阶段为:幼儿园至四年级、五年级至八年级、九年级至十二年级。
对所包含的四门艺术学科都表述了具体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是全国艺术教育界所公认的艺术教育的精髓。
标准强调,各学科所具有的能力是相互依存的。
每一能力领域包含两类标准,用于指导对学生的评估。
“内容标准”具体地表述学生在艺术学科中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成就标准”具体地表述在各年级阶段、各门艺术的能力上应该获得的理解和成就水平。
学生的艺术学习从最初就应定向于综合的能力。
能力意味着能够运用一整套知识和技能体系,包括创造、表演(表现)、制作、历史、文化、感知、分析、批判、审美、技术和欣赏。
能力意味着这些因素的综合,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还意味着能够综合利用与多种因素相联系的内容、视野和技术,以达到具体的艺术的和分析的目标。
《标准》要求学生在完成中等教育时,应该知道和能够做到以下方面:能够在四门艺术学科中进行基本水平的交流,掌握每门艺术学科的基本语汇、材料、工具、技术和心智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在至少一门艺术形式中进行熟练的交流,包括能用领悟、推理和技术能力来界定和解决艺术问题。
能够以结构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结合来形成和表述对艺术作品的基本分析。
应该有见识地熟悉多种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典范,基本理解艺术学科在总体上和文化中的历史发展。
能够在各门艺术学科之中和之间,将多种艺术类型的知识和技能予以联系。
包括在任何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中对艺术的创作、历史、文化和分析进行融会贯通与比较的能力和理解。
四.《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文件的本体部分。
是艺术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具体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层次和标准。
《标准》是对三个年级阶段,在四门艺术学科中学生应该积累,并进一步获得成就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的描述。
各门艺术的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都涵盖了本学科的基础学习领域,为学生全面的艺术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细内容参见标准的具体设定)三.其他内容这份文件还包括有四个附录部分。
其中附录二以图表和纲要的形式清晰、明确地体现了学科结构和学习顺序、能力发展的脉络。
其他三个附录分别是:“名词解释”、“结语”和“编写者和赞助者”。
第六节其他音乐教育体系简介一.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铃木镇一是1898年出生于日本的音乐教育家。
他所创立的“才能教育”教学方法,在50年代取得了显著成绩。
60年代在日本接受其方法教育的儿童超过20万人。
铃木教学法以其非常成功地教授儿童学习演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长笛等乐器,引起了世界音乐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代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又一比较有影响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