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件

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在紫色石蕊中依次加入水和通入二氧化碳
二加氧入化水碳
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色
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 与水反应生成酸
原理:CO2+H2O === H2CO3
加热以上试管: 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 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CO2↑ +H2O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 行以下实验:
1、喷稀醋酸 现象:紫色花变红 分析:紫色石蕊遇酸变红
2、 喷 水 现象:无变化
分析: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 直接放入CO2中
现象:无变化
分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 蕊变红
4、 喷水后放入CO2中 现象:紫色花变红 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阅读课本P110-121,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是什么?人工利用干冰怎样 降雨? 2、二氧化碳有毒吗? 3、二氧化碳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4、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什 么? 5、什么叫低碳理念?
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情?
二、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轻; 难溶于水
3. 毒性
(1)中毒原因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 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 息,甚至死亡 (2)防治措施
煤炉取暖,注意通风。一氧化碳中毒 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 仿照如图中C→CO转化的表示方法,将如 图中C、CO、CO2、H2CO3、CaCO3等五 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连接起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干冰

瓶会变瘪

结 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供给呼吸
现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 象 熄灭 结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论 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石蕊试液 盐酸中滴入 紫色石蕊
原理:CO2+H2O === H2CO3
加热烘干以上变色的花 现象:红色花变紫 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酸 不稳定
原理:H2CO3 === CO2↑ +H2O
4、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CaCO3 ↓+ H2O
石灰水 碳酸钙
此反应原理用来检验 或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一氧化碳的产生: 2C+O2点燃 2CO
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现象:燃烧时发出
蓝色的火焰
原理:
点燃
2CO+O2
2CO2
2、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1)黑色氧化铜逐渐成为红色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CO + CuO =∆== Cu + CO2
还原反应
还原剂
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铁
(2)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3)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镁、碳是还原剂。
来,并在箭头旁标明必需的其他反应物 及反应条件.
谢谢合作
讨论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 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得 潮湿?
[解答]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
化碳与石灰浆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所以墙壁越来越硬,刚开始放炭火盆时, 墙壁反而潮湿。
高温 3CO + Fe2O3 === 2Fe + 3CO2
红色 黑色
尾气处理: 酒精灯点燃、循环利用作燃料、 收集起来、
1、实验过程先通CO还是先加热? 为什么? 先通CO排尽装置中空气,防止加热 时发生爆炸
2、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为什么 要继续通入CO至冷却?
防止空气进入,氧气与热的Cu再次 发生反应
5、二氧化碳与还原性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
(1)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现象:将燃着的镁带伸进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中,镁带继续燃烧,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 成,瓶底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
点燃
原理: CO2 + 2Mg == 2MgO + C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高温
原理: CO2 + C == 2CO 注:(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