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定位产业定位是指某一区域根据自身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各产业的运行特点,合理地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中,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以及广泛、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它能迅速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和良好大发展潜力,处于生产联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定位问题产业定位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许多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支持下,为深圳市政府、福建晋江市政府、重庆市政府、北京顺义区政府等市、区做过40多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经过长期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大量的考察调研工作,金必德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课题组发现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存在很多的问题,为园区企业形成产业集聚造成了困难,妨碍了园区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为园区产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了障碍。
产业过多,布局杂乱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新兴工业园区急于发展经济,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中,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科学规划,仍没有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特别是招商引资之初,为吸引企业入驻,无论企业优劣、规模大小,来者不拒,导致园区企业良莠不齐,并致使园区产业过多,产业定位不明确。
此外没有统一的布局规划,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园区的区位特点,选择适于自己发展的区域进行布局,造成了企业布局杂乱无章,各种产业混杂,为工业园区以后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金必德研究院在某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考察调研时发现,在仅有1.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已有玻璃制造、机械加工、印刷包装、建材等产业,产业过多,定位不明确,没有特色。
且园区内有些企业资产已过亿元,有些企业总资产不足百万元,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无法共融共生。
这种工业园区急需明确产业定位,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将没有特色,规模较小的企业调整出去,重点发展规模较大,能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引进同类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以便形成产业集聚乃至产业集群。
产业间关联度较小,集而不群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加深,每个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往往都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极少数可以涉及整个产业链。
在产业链中,每个企业都需要上游企业的产品作为原辅材料,每个企业的产品(除终端产品外)也要供给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进行再加工生产。
企业间这种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前提的内在联系便构成了产业关联度。
较高的产业关联度是企业能够共融共生、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
然而很多工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招商时并没有注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产业之间的配套关系。
即使企业数量达到一定的数目,但因企业之间的关联度较小,不能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关系,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也无法共享,造成了集而不群的现象。
片面追求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我国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区工业园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产业机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工作。
东部地区工业园凭借其优越的投资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服务型产业等。
而原有的加工制造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被逐步转移出去。
西部地区有些工业园区没有足够的认识与东部地区的差异,忽视自身比较优势,不满足于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也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由于缺乏必要的生长环境,不但导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没有成长起来,也影响了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金必德研究院在为重庆某地区做工业园区优势产业科学发展规划时,当地有关部门希望依托本地区三家生产大型船舶发动机零部件的企业,发展船舶发动机整机产业,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但经过金必德课题组缜密的调研分析,发现当地并不适合发展大型船舶发动机整机产业。
一是大型船舶发动机科技含量高,难度大,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且大都隶属于中国两大船舶集团,发展发动机整机产业受两家集团的宏观调控。
二是大型船舶发动机体积庞大,重量可达数千吨,依赖水运,适合沿海地区发展,当地并无运输条件。
三是大型船舶发动机产业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东部地区也为引进此产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
根据当地船舶产业优势和船舶产业发展趋势,金必德课题组将当地主导产业定位为船舶零部件制造产业。
产业同构,缺乏特色一个新兴项目在一个地区运作成功后,其它地区往往忽视产业发展环境,低估潜在风险,竞相发展相关产业,都希望能够抢占新项目制高点,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同构,产能过剩。
如光伏产业,无锡尚德成功在美国上市后,大批政府、民间、境外的资本和资源涌向光伏太阳能行业,很快造成了产能过剩,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萎缩、资金链断裂、停产、倒闭接踵而至。
再如创意产业,东部地区产业基础较为雄厚,投资环境优越的工业园区纷纷将创意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中西部地区基于“东部地区能发展,我们也能发展”的认识,也将发展创意产业放在重要位置。
这种蜂拥而至的投入,盲目的重复建设必将造成创意产业遍地开花,恶性发展。
定位角度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要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协作等因素,此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也是产业定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工业园区有不同的优势,工业园区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定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基于资源优势的产业定位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人力、信息、资金等社会资源构成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利用为前提,进行产业定位。
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发达城市,社会资源优势突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海量的信息资源、雄厚的金融基础,适合发展第三产业、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都市经济和楼宇经济。
与此相反,中西部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发展自然资源导向型产业。
2007年上半年,金必德研究院为侯马市侯北工业园区做产业规划,基于侯马市周边百公里内的曲沃县、襄汾县、绛县和垣曲县等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年产煤炭达3000万吨、焦炭1600万吨和生铁900多万吨,故将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为冶金铸造产业,发展建设铜冶炼和深加工产业基地、生铁冶炼与铸造产业基地、焦炭焦化产业基地和水泥建材产业基地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相互协作与分工的循环经济。
基于区位优势的产业定位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由自然资源、劳动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决定。
发展资源型产业需要良好的先天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多数工业园区要依靠其它方面的区位优势来发展经济,河北省白沟镇作为内陆地区的一个乡镇,正是利用处于北京、天津、保定的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确立了“以商强镇”、“兴工强镇”、“品牌立镇”的发展战略,以箱包为主导产业,先后建立了箱包交易城、服装城、五金皮革城、小商品城、五金机电灯饰建材城、国际箱包城、服饰辅料城、汽配汽贸城、饮品食品药品保健品城十座现代化商品城。
同时白沟镇发挥紧邻白洋淀、温泉城、野三坡等旅游胜地的区位优势,开发北京、天津等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的客源市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将白沟打造成为京津“后花园”。
目前,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正在为白沟制定白沟温泉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助力白沟打造“京南卫星城”。
基于产业基础的产业定位依据产业基础的产业定位是目前工业园区产业定位的主要方式,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相关产业,针对原有产业进行产业招商,并围绕产业链进行上下游配套产业的招商,形成产业集聚。
如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的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拥有科克发动机、跃进机械、红江机械、西源突轮轴、新泰机械、中重石油、液压机械、白雪冰柜、航凌电路板、松填汇片式钽电容等龙头企业,为形成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创造了条件。
在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的帮助下,凤凰湖工业园区摒弃基础薄弱的产业,抓大放小,将产业定位为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打造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聚区。
基于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定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分工协作也在不断地加深,要求区域城市间加强联合,加强分工协作,相互协调发展。
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西南经济圈、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圈和容纳东北诸多城市的东北经济圈。
在这些经济圈中,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的卫星城要依据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与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协同发展。
如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之内,距离重庆仅58公里,针对重庆市作为“摩托车之都”和汽车名城,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船舶产业、军工产业等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庞大,需要的大量的铸锻产业配套的情况,同时针对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机械制造产业的铸锻产品需求,大力发展铸锻产业,打造服务西南经济圈的铸锻产业基地。
目前,三教镇已被确定为“重庆市中小铸锻基地”。
2009年初,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已完成三教镇铸锻产业生产基地的规划。
基于产业升级的产业定位工业园区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之后,需要调整产业机构,提档升级,以便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正在逐渐将传统高能耗,低产值、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逐渐将创意产业、楼宇经济和都市经济作为下一阶段的产业定位。
如福建泉州清蒙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纺织服装、体育用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高级工艺品等六大产业,但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产业急需提档升级的问题。
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正在为清蒙园区做“老园区,新发展”的产业规划,经过缜密的调研分析,金必德泉州课题组提出,清蒙园区要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展楼宇经济和都市经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提升产业机构,促进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我国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纷纷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
因此,有些地区与发达地区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转移承接,其产业定位也主要基于产业转移。
如重庆市璧山县抓住重庆市主城区“退二进三”的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主城区的产业转移,着重整车企业和汽摩配企业的引进工作。
目前,重庆金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先后入驻壁山,力帆集团20万辆微车项目也已确定落户壁山,嘉陵摩托车集团也已将总部和生产基地迁至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