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4.政府体制改革的需要 4.政府体制改革的需要
政府要很好地完成人民群众所赋予的管理国家的职能必须具备极强的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 政府的信息能力至少由四个方面构成,即信息采集能力、 政府的信息能力至少由四个方面构成,即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 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 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 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政府, 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 全球性的运动。 的、全球性的运动。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的促进政府与人民沟通互动 的工具,从而改善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民众参与决策、 的工具,从而改善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民众参与决策、改变政府 的工作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为方式。 的工作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为方式。
6-6-62
6.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
记录管理 文书管理) (文书管理)
信息技术 管理
政府信息 资源管理
电子政府
6-7-62
1、记录管理 、 文书管理) (文书管理)
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政府记录的爆炸式增长, 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政府记录的爆炸式增长, 公文旅行、文山会海、 公文旅行、文山会海、信息过量等现象不仅大大增 加了政府文书管理的成本, 加了政府文书管理的成本,而且降低了政府的工作 效率,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滋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效率,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滋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文书管理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书管理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本身虽然为文书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支 持手段,但并没有解决信息爆炸的问题, 持手段,但并没有解决信息爆炸的问题,相反却进 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激增。 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激增。
6-10-62
3、政府信息 、 资源管理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员、设备、资金及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员、设备、 技术的管理。 技术的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看作是等同于政府部门的人 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组织资源, 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组织资源,政府信息资 源管理从支持政府职能发展到政府的管理职能, 源管理从支持政府职能发展到政府的管理职能,同政府 的其他重要职能一样重要。 的其他重要职能一样重要。
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如:“200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已经通过评测中心的 网
6-19-62
站发布,征集修改意见中。 站发布,征集修改意见中。
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1)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1)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政府对信息资源 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开发利用效率。 的开发利用效率。 (2)充分开发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的信息资源 充分开发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的信息资源, (2)充分开发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的信息资源, 应尽量减少重复开发,做到“一源多用” 应尽量减少重复开发,做到“一源多用”,使政府信息 资源开发利用费用降至最小 开发利用费用降至最小。 资源开发利用费用降至最小。 (3)保证政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 准确性、科学性、 保证政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 (3)保证政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适用 以求最大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决策的正确性, 性,以求最大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满足日益增长的 社会需求,对社会各界的工作、 社会需求,对社会各界的工作、生活进行有效的信息引 导。 (4)树立政府公众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树立政府公众形象 (4)树立政府公众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提 升其社会影响力。 升其社会影响力。
6-12-62
6.2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6.2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6.2.1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 却对政府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却对政府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按内容划分:政府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 按内容划分:政府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文 化信息; 化信息; 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 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 和突发性信息; 和突发性信息; 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 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图形 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 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 按照政府信息资源使用对象分类: 型政府信息资源、 按照政府信息资源使用对象分类:G-C型政府信息资源、G-B型政 府信息资源、 型政府信息资源, 府信息资源、G-G型政府信息资源和G-E型政府信息资源,分别表 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 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相 互作用产生的信息有序集合。 互作用产生的信息有序集合。
本部分主要内容
6.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6.2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6.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6.4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6-4-62
6.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6.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6.1.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 6.1.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
6-13-62
按信息传递方向和特点: 按信息传递方向和特点:上情下达类信息 如政府宣传性信息)、下情上传类信息( )、下情上传类信息 (如政府宣传性信息)、下情上传类信息(如公 众反馈性信息)、横向沟通类信息( )、横向沟通类信息 众反馈性信息)、横向沟通类信息(如政府部门 之间的双向交流性信息) 之间的双向交流性信息)等。 从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的特点与要求: 从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的特点与要求:①可以 完全对社会公开的信息。 完全对社会公开的信息。②只在指定的系统或部 门之间(含内部)共享的信息。 门之间(含内部)共享的信息。③只在本系统或 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 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④只对某一或某些特定个 体开放的信息。 体开放的信息。
6-17-62
6.3.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为实现政府信息化保驾护航 2.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3.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优秀的政务人员创造条件。
6-18-62
6.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 标与任务
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
第一,是领导必须重视信息工作。 第一,是领导必须重视信息工作。 重视信息工作 第二, 第二,要制定详细而又周密的政府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开 发和利用规划 规划。 发和利用规划。 第三,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资源网络 网络, 第三,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资源网络,并对每个重要的信 息资源建立管理控制系统, 息资源建立管理控制系统,政府机构要有共享信息处理的 能力,保证信息资源网络产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能力,保证信息资源网络产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政策。 第四,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第四,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6-8-62
2、信息技术 、 管理
(1)办公自动化技术 (2)网络技术 ①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在政府信息资源 管理领域,主要是指某一政府部门内部组建的小型网络。 管理领域,主要是指某一政府部门内部组建的小型网络。 特别适合于只在本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特别适合于只在本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②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 是一种远程网络,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一种远程网络, 可以覆盖全省、全国乃至跨洋越海。 可以覆盖全省、全国乃至跨洋越海。此类网络一般应用于 中央或省、部委( 等高层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中央或省、部委(办、局)等高层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③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照某种协议统 一起来的高层技术, 技术。 一起来的高层技术,目前主要是指Internet技术。
6-14-62
6.2.2政价值,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存储分散, 3、存储分散,搜寻难
6-15-62
6-16-62
6.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
6.3.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6.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标与任务 6.3.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6.3.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式
6-9-62
2、信息技 、 术管理( 术管理(续)
(3)信息资源定位技术 政府信息定位系统( 政府信息定位系统(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tor System,缩写为GILS),一种机读式数据 它可以识别不同的信息资源(如数据库、 库,它可以识别不同的信息资源(如数据库、图书 馆、交换所、印刷出版物、布告牌和指南),还可 交换所、印刷出版物、布告牌和指南) 以介绍这些资源中的可用信息。 以介绍这些资源中的可用信息。 (4)其它通用技术 包括信息组织与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 包括信息组织与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 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协同工具技术( 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协同工具技术(计算机协同 工作技术) 知识管理技术等等。 工作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等。
6-11-62
4、电子政府 、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 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Internet 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 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 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 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 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是20 20世纪末为迎接网络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 电子政务是20世纪末为迎接网络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 现代化、民主化、 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效率化的挑战而涌现出来的 新现象,是政府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 新现象,是政府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电子政务一词是相对于传统政务和电子商务而言的, 电子政务一词是相对于传统政务和电子商务而言的, 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