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楚雄区域经济分析

楚雄区域经济分析

36
添加标题
37
优势—stranth
• 中转优势——接近省会,处于昆明通往滇 西及滇西北的要道上 • 文化优势——楚雄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 富古老 • 资源优势——森林资源丰富 ——茶花产业正转变为经济优势 ——小核桃做成大产业
38
劣势—weakness
• 工业基础薄弱 • 资源种类多,但储量少 • 地理环境限制经济发展
2010年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烟草产业 天然药业

绝对数 639441 32030 375207 619069 262782
比上年增长% 4.0 13.1 13.2 6.8 14.1
冶金化工业 绿色食品业 文化旅游业
其中:旅游业
合 计
80784
1928529
18.1
9.8
3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旅 游 资 源
9
彝族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 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 族之一,有诺苏、纳苏、 罗武、米撒泼、撒尼、 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 分布在云南、四川、贵 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北部
10
火把节
• 火把节是我国南方彝、白、纳西、僳僳、 拉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一至三 天。各民族、各地区活动内容不完全相同, 但都少不了要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 火把,或插于村中,或举之来往于田间, 并伴随各种歌舞活动。
27
28
表1:2010年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单位:万元
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
非公增加值 绝对数 168421 3 比上年增长 % 10.7
比上年增长% 11.3


404440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904947
1718080 1404754 313326 1421374 156893
5
概 况 三
自然资源
◎ 楚雄州土地总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 万亩,水田123.95万亩。 ◎土壤共有19个类,其中耕作土壤类14个,自然土 壤类5个,以紫色土分布最广,红壤次之。此外, 水稻土是最主要的耕作土壤,全州有128万亩,主 要分布在平坝地区。 ◎州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涉及41 个矿种,产地和矿化地达431处。 ◎历史上铜、铁、盐、煤等矿产曾对楚雄州乃至云 南省经济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楚雄州还是云 南省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最有希望的一个盆地,生油 岩层厚达1000~2000米,预测天然气的资源量十 6 分可观。
41
存在的问题
• 全州山地较多,水资源主要依靠降水,土 壤保水性差 • 交通设施较为落后 • 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方面存在安全问题 • 乡镇地区与市区经济差距较大 • 主导产业不明显,区域特色体现不足 • 产业结构有待继续调整改进
42
解决措施
• 提高土壤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 • 加强市区与乡镇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全州的交 通网络覆盖率 • 加强市容市貌建设,规范生产,做好自然灾害防护工 作,加强煤矿等危险产业的安全检查及教育工作 • 加大城乡合作与建设,合理发展乡镇经济,使全州经 济全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建立和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树立地区独特形象,发展 少数名族产业 • 加大招商引资,着力积极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扩大 对外对内合作,着力“走出去、引进来”扩大与东南 亚和南亚双边经贸合作 • 加快产业调整,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40
威胁—threat
• 对于2012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国际经济形 势复杂多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未来发 展面临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变数增多的 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形势值得我们密切 关的不注。 •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仍处 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35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我州 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融业、房地产 和社会服务业等为主的服务业体系。
发展特点
1、第三产业规模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主导行业明显。 3、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茶叶
核桃 板粟 花椒
998
21340 7470 927
2.5
10.3 0.1 15.4
松脂 野生菌
9700 9151
68.8 3.5
34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98.72亿元,比上年增长 24.4%(现价);实现增加值106.32亿元,增长14.4%。 • 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冶金化工业(规模以上)实现 增加值85.44亿元,增长13.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6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4%。其中:烟草制 品业实现增加值46.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43.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的1.3%;冶金化工业实现增加值37.52亿元,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5.3%。 •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8.43亿元,增长 5.1%。其中:实现利润19.31亿元,下降8.7%;实现税金 49.12亿元,增长11.8%。
32
2005-2010年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
33
表3: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粮食 烤烟 蔬菜 油料 水果 甘蔗 药材 产量 960325 101274 1253885 21405 184039 10987 2122
单位:吨
比上年增长% -6.0 14.4 4.7 -53.2 29.4 -26.3 -33.0
11
12
以距今1.8亿年的“禄丰恐龙”和距今800 万年的“腊玛古猿”而蜚声海内外的禄丰县,地处 滇中腹地,素有"恐龙之乡"、"化石之仓"的美誉。在 禄丰盆地中,原蜥脚类是最优势的恐龙族群,分属三个 类别,禄丰龙,近蜥龙(原来命名兀龙),以及云南龙。这 些都是在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时候最普遍存在的 大型恐龙家族。禄丰县恐龙博物馆,是国 内第一家县级恐龙博物馆。
3.0
15.0 14.7 16.2 12.2 13.6
243678
821508 648239 173269 619027 —
3.0
10.6 — — 13.9 —
29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 及邮政业
烟草产业、天然药业、冶金化工业、绿色食品业、 文化旅游业五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92.85亿元,占GDP 30 的47.7%。
• 楚雄州地处金沙江和元江的分水岭上, 境内无天然湖泊,也无入境暗河,水 资源多由大气降水形成。全州多年水 资源量为68.67亿立方米。州内的地面 河流分属金沙江和元江两大水系,蕴 藏量达117.7万千瓦(不含金沙江干 流),宜开发量为25.21万千瓦。 • 楚雄州的植物种类有6000多种,主要 是森林、中草药、野生食用菌等。全 州有林地面积1731.3万亩,森林面积 1633.6万亩,森林综合覆盖率60.69%, 森林覆盖率达39.5%。
7
• 楚雄州不仅资源丰富,产品也独具特色。较出名的 有楚雄的云泉豆瓣酱、薄荷、粉丝、丝绸、吕合米 酒、紫溪茶;禄丰的香醋、耐磨铸铁、剪刀、黑井 石榴;南华的大白芸豆、铁锅、沙桥豆腐、月琴; 大姚的薄壳核桃、果脯、野坝子蜂蜜;姚安的茯苓、 荞酒、乳鸽、山药;牟定的油卤腐、喜鹊窝酒、铜 炊具。双柏的妥甸酱油;元谋的毛叶枣、热带水果; 武定的壮鸡、板栗等。 • 此外,遍布全州的虎掌菌、松茸、牛肝菌、黑木耳 等野生食用菌畅销欧洲和日本;元谋的冬早蔬菜远 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名列全国 十大蔬菜基地之一;柠檬酸、 高低压开关柜等工业产品及 “蝴蝶泉”、“桂花”、“国宾”等 品牌的楚雄卷烟畅销全国; “排毒养颜胶囊”等民族药享 8 誉国内外
13
14
元谋
元谋是人类发祥地, 170万年以前的“元谋 人”以其迄今发现最早 的人类而为世人所共鸣, 古生物、古人类、古文 化遗迹十分丰富。元谋 人遗址是迄今为止所发 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 先的遗址。
15
• 黑井古镇位于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
产贡盐的地方。它依山伴江,是个久封于龙川江 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小镇。黑井产盐的历 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黑井 先民用原始的薪炭法制盐;经过数百年发展,到 清朝,黑井盐业到达鼎盛,盐税竟占到云南盐税 64%。解放前,黑井设场务公署,但海盐的“入 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盐都,因失去支柱而走 向衰落。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经济发展现状
• • • • 楚雄州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现状 第二产业现状 第三产业现状
25
总体经济状况
初步核算,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GDP)404.44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0.49亿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 业增加值171.81亿元,增长15.0%,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 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4亿元,增长12.2%,拉动经济增 长4.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 献率分别为14.6%、54.9%和30.5%,分别比上年下降3.3个 百分点、上升14.4个百分点和下降11.1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4︰ 42.5︰35.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 GDP)为23947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4949 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5452元。非公有制 经济增加值168.4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1%,比上年上 升0.8个百分点(按省可比口径计算)。 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