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法,尿素直接和某试剂作用,测定其产
物,最常见的为二乙酰一肟法;另一类是尿素酶法,用尿 素酶将尿素变成氨,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氨。 1)尿素酶法(直接法):尿素酶法利用尿素酶催
化尿素水解生成铵盐,铵盐可用纳氏试剂直接显色、酚-次氯酸盐显色或酶偶联
反 应显色。 尿素测定目前多采用尿素酶偶联法:用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
氨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NADH氧化为NAD+时,通过34 0nm吸光度的降
低值可计算出尿素含量。 此反应是目前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常用的测定原理。
此外,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的速率,也可用电导的方法进行测定,其电导的增
加 与氨离子浓度有关,反应只需要很短的时间,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2)酚
-
次氯酸盐显色法:尿素酶水解尿素生成氨和酚及次氯酸盐,在碱性环境中作用
形成对-醌氯亚胺,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此反 应: 对-醌氯亚胺同另一分子
的酚作用,形成吲哚酚,它在碱性溶液中产生蓝色的解离型吲哚酚: 此反应
敏感,血清用量少(10μl),无需蛋白沉淀,一般用于手工操作测定中。
3)
纳氏试剂显色法: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生成氨,氨可与纳氏试剂(HgI2.2KI的
强碱溶液)作用,生成棕黄色的碘化双汞铵。 尿素酶法的优点是反应专一,
特异性强,不受尿素类似物的影响,缺点是操作费时,且受体液中氨的影响。
⑵
二乙酰一肟法(直接法):尿素可与二乙酰作用,在强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
粉红色的二嗪化合物(Fearom反应),在54 0nm比色,其颜色强度与尿素含量
成正比。二乙酰不稳定,用二乙酰一肟代替,后者遇酸水解成二乙酰。 试
剂中加入Fe3+或Cd2+及硫氨脲,可提高灵敏度,增加显色稳定性,其中
Fe3+
和Cd2+有氧化作用,还能消除羟胺的 干扰作用。提高酸的浓度可增加灵敏度。
二乙酰一肟与尿素的反应不是专一的,与瓜氨酸也有显色。本法灵敏、简单,产
生的颜色稳定, 缺点是加热时有异味释放,一般临床已很少使用此方法。 尿
素测定用血清或血浆,体液中尿素的浓度常用尿素中含有的氮来表示,称为尿素
氮。如欲换算成尿素,可根据60g 尿素含有28g氮计算,即1g尿素相当于
0.467g
尿素氮,或是1g尿素氮相当于2.14g尿素。 正常参考值:血清尿素氮为
2.8-7.1mmol/L,相当于尿素1.8-6.8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