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景岳论便秘

张景岳论便秘


王 博
吴忠,7 10 ; 5 10 )
中图分类 号:R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8 0( 0 0 50 1 .1 证型:GD 2 63 6 476 2 1 )1.130 I 【 摘 要 】 便秘 常由于排便规律改 变所致,患者描 述排便 次数减 少,是 临床常见征状 ,可见于各种 年龄 。此是 由于大肠传 导
dfct n ii c m ncii l y tms fu di 1a e.tsa oo o d ci i res l dt osi t n d fct nc c eeao ,ts o mo l c mpo ,on a g sI i sC lncn u t nds dr,e c nt ai , eea o y l i n as n l o o a o p o i e
e t nson. xe i
[ y r s C n t a o ; l i lC ce Ke wo d ] o s p t n C i c ; y l i i n a
便秘常 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患者描述排便次数减少 , 是临床常见征状 ,可见于各种年龄。此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 , 导致大便秘结, 排便周期延长 ; 或诉说要异常用 力才完成排便 , 此为粪质 干结,排 出艰难 ;或粪质不硬 ,虽有便意 ,但便 而不
失常,导致 大便秘结,排便 周期延长 。
【 关键词 】 便 秘 ; 临床 ; 周 期
[ b ta t C n t ai f n wa a sd b h n e h w a o l d sr t n o a e t ferd c e f q e c f A sr c ] o s p t n o e s cu e y c a g si te l sb we, eci i f t nsi u et r u n y o i o t n a po p i r e h e
明・ 张介 宾 《 景岳全书・ 秘结》 日:“ 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 行, 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 阴凝于下 , 此阳虚而阴结也[a 《 2 ” 伤 】
寒 论 ・ 脉 法 》 分 为 阳结 与 阴结 二 类 :“ 脉 浮 而数 ,能 食 ,不 辨 其
参考文献 :
【 黄 帝 内经 素 问嗍 . : 民卫生 出版社 , 6 : 1 】 北京 人 1 31 9 【】 2张介 宾( . 明) 景岳全 书【 . : M】 上海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991 15:
称为 “ 秘 ” 便 ,延 用 至 今 成 为 现 代 临床 公认 的病 名 。古 籍 中对 便秘 的称 谓 繁 多 ,有 的 篇 名 与 书 中 的论 述 称 谓 也 不 相 同 ,称 谓 虽异 ,终 指 便 秘 。
能致精血枯燥 ,精血枯燥则精液不到而脏腑干槁 ,此 阴虚阳结
也 。临床 常见大便 并不干结 ,但排 出困难 ,腹中冷痛 ,得热痛 减 ,腰膝 冷痛 ,四肢不温 ,面色 咣白,小便清长,舌质淡 ,苔
孙 思邀 《 急 千 金 要 方 》中 除提 到 “ 便 难 ”以外 ,又 有 “ 备 大 大
便不通”之称 ,两种提法是为区别便秘轻重程度不 同。宋 ・ 朱 肱 《 活人书》载有 “ 大便秘 ” ,此名即与现代中医界习惯上所 称的 “ 便秘 ”很接近 。《 丹溪心法》有 “ 燥结 ”之称 ,虞传 《 医 学正传 》称为 “ 大便燥结 ” 。清 ・ 金鳌 《 沈 杂病源流犀烛 》最早
问 》称 “ 不利 ”和 “ 便 难 ”[,即 是指 此 病 而 言 。汉 ・ 仲 后 大 1 l 张 景 《 寒 论 》称 “ 大便 ” 金 医 要 略 》有 “ 约 ”之 名 。唐 伤 不 ,《 脾

此类 ,切 不可性急 ,欲速 以自取其败而致悔无及也 。 ” 《 景岳全书 ・ 结》云:“ 秘 凡下焦阳虚 ,则阳气不行,阳气 不行 ,则不能传送 ,而阴凝 于下,此 阳虚 阴结也。 ”下焦阴虚
则 日阴结阳结而尽之矣。盖阳结者 ,邪有余 ,宜攻宜泻者也;
阴结者 ,正气不足 ,宜补宜滋者也。知斯二者 ,即知秘结之纲
领矣。 ”并提出:“ 有火者便是 阳结 ,无火者便是阴结。 ”以此
编号 :E .0 5 6 72 ( A 10 18 6 修回 :2 1.80 ) 0 00 。9
C C 中医I JM 床研究 2 1 年 第 2 第 1 期 00 卷 5
. 1. 13
张 景 岳 论 便 秘
Zh n i g・u ic si n o ec n t ain a g Jn — ed s u so n t o si t y h p o
范建国
( 吴忠市卫生局 ,宁夏
但 以 养 阴 等剂 ,渐 加 调 理 ,则 无 有 不 润 ,故病 家 、医 家 ,凡 遇
病,然与其它脏腑 、气血津液关系密切 ,或 因燥热 内结,或 因 气滞不行 ,或因气虚传送无力 ,血虚肠道干涩,以及 阴寒凝结 等,凡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或 引起糟粕传化失常的因素 , 皆能导致各种不同性质 的便秘 。 便秘 ,在 中医历代文献中有诸 多不 同称谓 。《 帝内经 ・ 黄 素
大便者,此为实 ,名日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 能食 ,身体重 , 大便反硬 ,名 日阴结也。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十分推崇这一 分类方法 ,《 景岳全书・ 秘结》指出:“ 不知此证之当辨者惟二,
作者简介 :
范建 国 (9 6) 男,宁夏 人 吴忠 市卫 生局 ,主治 医师 15.,
老年 体 弱 者 ,久 病 气 阴俱 伤 的病 人 ,喜 食 辛 辣 ,胃火 炽 盛 者 ,好 发 便 秘 ,无 明显 季 节 性 。其 病 位 主 要 位 于 大 肠 ,虽 为腑
及产后 、病后、多汗后 ,或小水过多 ,或亡血 失血 ,大吐大泻 之后 ,多有病 为燥 结者 ,盖此非气血之亏 ,即津液之耗 。凡此 之类 ,皆须详 察虚 实,不可轻用芒硝 、大黄、 巴豆 、牵牛、芫 花、大戟等药及承气 、神芎等剂 ,虽今 日暂得通快 ,而重虚其 虚 ,以致根本 日竭 ,则 明日之结必将更甚 ,愈无可用之药矣。 况虚弱之辈,幸得后门坚固,最是寿征,虽有涩滞,亦须缓治,
畅 的 病症 。
作为区别阴结、阳结之要点,把阴结、阳结作为便秘辨证 的纲 领。尽管张景岳对此详加论述 ,但阴结、阳结的分类法后世并 未完全采用 。 古代医家对于便秘的治疗是十分理性 明智的,对于攻下的 适应证和禁忌证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景岳全书・ 秘结》对便
秘 禁 忌 的论 述 更 为 详 尽 :“ 结证 ,凡 属 老 人 、虚 人 、 阴脏 人 , 秘
白 ,脉沉 迟无 力 。 当属 肾 阳 虚弱 ,阴 寒 内生 ,气 化 失 常 , 不 能 温 润 肠 道 ,大 肠 传 导 无 力 , 治法 予 温 阳通 便 ,方 选 济 川 煎 ,药
用 肉苁蓉温 肾益精润肠 ,当归养血润肠 ,牛膝补 肾而下行,泽 泻甘淡泻 浊,升麻升清 阳以降浊 ,枳壳宽肠下气 。肾阳虚甚加 肉桂温 阳化气 ,加核桃仁温 阳润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