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桂枝茯苓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桂枝茯苓丸 - 药理作用 桂枝茯苓丸主要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1)降低血粘度:本方2g/kg静注或6g/kg口服家兔1.5小时后,全血还原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表明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是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对“激素性血瘀证”的实验大鼠模型用本方人用量的10、20、40倍口服,能使血液粘度得到改善。另外,本方有延长T(凝血酶时间)的趋势和恢复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效果,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以外的因素有关,即改善血浆因子作用是其重要因素之一。(2)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通过对老龄大鼠的研究发现,老龄大鼠高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而本方能抑制其变形能力下降,给老龄大鼠负荷胆固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再降低,本方仍有明显的抑制其降低之功能。利用脑卒中易发性高血压自发性大鼠(SHRSP)对本方进行研究,在SHRP中,在血压上升的同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给予本方后,血压上升被抑制,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被改善。另外,给SHRSP投于右旋糖酐,可使大鼠平均生存日数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给予本方,则平均生存日数延长,红细胞状态改善。 2.抗血小板聚集: 本方水煎利500kg/ml或250mg/ml对胶原或2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0%桂枝茯苓丸稀释至50%和25%,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轻度抑制, 对凝血酶原时间(PT)则无明显作用,对纤溶剂原激酶有抑制作用,表明本方对血凝及血小板系统抑制强,而对纤溶系统作用较弱,这些有助于改善血瘀证之血液高凝、高聚状态。本方900、300、100mg/kg大鼠口服,连续3日,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及有纤维素沉着的肾小球百分率,并呈量效关系,而等量的单味药则无此作用,表明本药抗DIC效果是五味中药混合后而产生。 3.调节内分泌功能:本方300mg/kg给予大鼠,连续14日,血浆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胸腺嘧啶激酶(TK)活性和子宫湿重都有明显的降低,服用17β-雌二醇的(E2)后,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1倍和2.4倍,而同时服本药,可使E2诱导子宫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本药可能具有催乳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及弱抗雌激素的特性。对于“激素型血瘀证”模型鼠的肾上腺萎缩,血中皮质激素水平降低及ACTH试验反应性降低等有一定改善作用,认为本药可能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临床上发现妇产科患者服本药后,卵泡素及雌二醇量增加,并认为临床疗效与其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4.抗炎:本方60g/kg口服或lOg/kg 腹腔注射,可抑制蛋清、甲3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醛等所致大鼠关节肿。半小时起效,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强度相当于腹腔注射20mg/kg氢化可的松。若按此剂量连续给药7日,能显著对抗大鼠炎性棉球肉芽肿增生,提示本药对大鼠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连续给药7日,未发现肾上腺重显著变化,对去肾上腺大鼠的关节肿,仍有明显对抗作用,表明本方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而是对炎症过程中的许多环节起直接对抗作用所致。 5. 镇痛:本方小鼠100g/kg口服或10g/kg皮下注射,可使其热板致癌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且作用持续时间可延长到注射后4小时,另外上剂量本方,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方及其单味药物芍药、丹皮、桃仁均有镇痛作用。 6.镇静:本方100g/kg口服10g/kg皮下注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也可提高巴比妥阈下催眠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百分率,并且可明显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本方及其单味药桂枝。芍药及丹皮均有镇静作用。 7.抗肿瘤:本方2g同麦秆半纤维素B和卵白糖肽的葡萄糖液(wog)混合口饲小鼠,共90日,对甲基胆蒽诱发皮下癌的小鼠生存时间无延长作用,但能完全抑制脾的淀粉样变性,如果将本药与灵芝一起和WOG合用,则可使给药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桂枝茯苓丸 - 临床应用 1、高脂血症:选取TC在30mg/dl以上的高脂血症患者,在饮食、4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运动等基础疗法与现代医药治疗的基础上投与桂枝茯苓丸。分为有瘀血症的随证组与无瘀血证的非随证组,投与桂枝茯苓丸,通过测定血清脂质值,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结果:经过基础治疗,TC、TG虽有变化,但2组投与桂枝茯苓丸后,TG或TC见到有明显降低的病例。一般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TC降低的同时大多减少,但投与桂枝茯苓丸后有增加或者尽管TC降低而HDLC无变化的病例。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桂枝茯苓丸有效,其作用至少是防止HDLC的减少。 2、子宫肌瘤:熊氏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8例,同时设西药米非司酮对照组38例,均连服6个月。结果: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的患者服药后月经异常、痛经、腰腹胀痛等一般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治疗组用药之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45.5%。对照组用药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55.1%(P>0.05)。王氏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70例,3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肌瘤偏大者可连续服药2个疗程。结果:痊愈12例,好转5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3、卵巢囊肿 :郭氏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桂枝9 g、茯苓15 g、桃仁10 g、赤芍15 g、牡丹皮12 g、酒丹参15 g、醋鳖甲15 g、炮穿山甲10 g、夏枯草15 g、三棱10 g、莪术10 g、泽兰12 g、生薏苡仁15 g、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3 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 g,乳香、没药各10 g;月经过多、崩漏不止加失笑散10 g,益母草30 g;月经量少加泽兰、川牛膝各15 g;脾胃虚弱、纳差神疲加白术12 5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g、党参10 g;伴体肿湿重加半夏10 g、浙贝母15 g、陈皮12 g;腰酸痛者加杜仲10 g、川续断15 g。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23 d~25 d为1个疗程。一般用3个~5个疗程)治疗卵巢囊肿24例,结果:治愈16例,显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95.8%。滕氏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附件囊性包块96例,结果:痊愈55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92.71%。 4、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炎性包块 :王氏用桂枝茯苓汤:桂枝6 g、茯苓12 g、桃仁9 g、赤芍15 g、丹皮9 g、丹参24 g~30 g、香附9 g加减,小腹冷痛、寒凝气滞加肉桂、炮姜、炒小茴香各6 g;腹痛重加延胡索9 g;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9 g;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 g,白术9 g;小便频数而无涩痛者,去茯苓,加乌药10 g。水煎服,1剂/d,10 d为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治疗慢性盆腔炎45例。结果:临床治愈29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妇科检查痊愈18例,好转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王氏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水煎服加保留灌肠治疗附件炎性包块32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4%。 5、闭经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王氏设单用西药组促排卵调整月经周期,同时设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10 g、茯苓15 g、桃仁9 g、赤白芍各10 g、丹皮15 g、红藤15 g、金银花15 g、蒲公英30 g、炮山甲6 g(打)、制乳没各10 g、甘草6 g、败酱草30 g、延胡索10 g、炒川楝10 g、当归10 g,水煎服,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各50例。结果:中6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药组治愈2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西药组分别为7例、14例、29例,总有效率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6、子宫内膜异位症 :金氏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药、三棱、莪术、川楝子各10 g,丹参、延胡索各12 g、夏枯草15 g、山慈菇6 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水煎服,1剂/d,经血量多者,在月经期去三棱、莪术、山慈菇、桃仁,加五灵脂、蒲黄炭、茜草各10 g,三七粉6 g,乌贼骨20 g。治疗95例,结果:显效36例,有效4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3.2%。 7、 痛经 :施氏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桂枝9 g、茯苓12 g、桃仁9 g、白芍20 g、丹参20 g、延胡索12 g、香附12 g、五灵脂12 g、川牛膝10 g、甘草9 g)治疗痛经,恶心呕吐加代赭石12 g;头昏加钩藤9 g;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加黄芪30 g,水煎服,1剂/d,经前3 d~5 d服用,共服6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痛经46例,痊愈33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48%。 8、月经失调及功血 :洪氏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嫩桂枝4.5 g、云茯苓10 g、桃仁泥9 g、牡丹皮9 g、赤芍9 g、茜草10 g、海螵蛸10 g、三七粉3 g(冲),气虚加黄芪15 g、焦白术10 g;脾虚加大枣10 g;血虚加阿胶10 g;虚寒加炮姜3 g;湿热加桅子6 g;气滞腹痛加香附10 g;出血甚加生地榆20 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连用3剂~5剂。治疗经期延长36例,痊愈22例,有效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