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力

浅论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力

浅论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力——以贵州省清镇市菜子坎组为例朱绍炳(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失衡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区别为不同的结构。

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引发一系列的人口迁移问题。

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梯级别的地区,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人口吸引力,会把更多的劳动人口吸引到自己的怀抱。

而处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人口。

这样一来,对于人口的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造成一些连锁社会问题。

历史到如今,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流动总是永远存在的,人口的结构总在变化。

这篇文章引用动力学的动力原理来分析菜子坎组的人口流动状况以及人口流动背后的原因。

进而分析整个社会的人口流动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我国的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流动;;经济动力On the economic dynamism of the population movements ——To Caizikanzu Qingzhen city Guizhou province case for the columnZhu Shaobing(Guizhou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and Sociology, Guiyang Guizhou China 550025) Abstract: Due to the imbalance in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iggering a series of population movement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he ladder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s, will produce a powerful demographic appeal will take more labor force to attract their own arms. In th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edge region, it will release a lot of the labor force. As a result, will cause the population to move out and move into the chain of social problems. History to the present, the rol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movement of population is always always there, th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always changing. The article quoted the dynamic principle of the dynamics analysis of rapeseed Hom group of population movement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behind population movement. Analyze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tha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movement and socio-economic.Keywords: population movements; economic power一、学术前沿及人口流动概念(1)学术前沿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目前已经有许多的专家学者研究过了。

有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论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间的收入的变化,比较利益差异被他看成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因。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时,对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动力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分析,在他们看来,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

唐纳德·博格等人的“推力——拉力”理论,他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则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负面消极因素。

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存在“推”人口流动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欢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

同样,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

E·S·李对人口流动原因的解释,他在其《A Theory of Migration》中,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他认为引起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四种:(1)(2)迁入地因素(Factors of Destination);原居住地(迁出地)的因素(Factors of Origin);(3)中间障碍因素(Intervening Obstacles);(4)迁入者介入因素(Personal Factors)。

库滋涅茨的人口再分布理论,他在分析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口再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指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变量。

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自发刺激人口从过渡密集地区流向相对稀疏的地区,以开拓自然资源,从而进一步引起人口流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技术进步造就的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更为严重。

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时,明确把“个人和家庭进行流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看作人力投资的五个主要方面之一。

还有在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中,M·P·托达罗他认为,欠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乡村—城镇人口流动)决定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城镇中就业概率。

以上关于人口流动或迁移理论原因研究的学者及其理论成果,我都是摘自于钟水映先生著的《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人口流动概念对于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使用了各种各样意义相近的概念,如: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流动、农村人口移动、农村外流人口、农村人口迁移、民工潮、流民、移民、盲流、等等。

首先,要把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区别开来。

在理论上也许这两个概念相近,定义上有交叉,但在实际应用中确是不同的。

其次,要把就地转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区别开来。

最后,要把短期移动、或称快速流动的人口和农村长期外出谋生的流动人口相区别。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

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我们不能把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混淆成一个概念,注意其中的区别对于我们研究人口结构是很有作用的。

二、菜子坎组概况及人口流动菜子坎组位于贵州省清镇市暗流乡长坎村,属于贵州西部的贫困山区。

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农业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来源和农民的唯一依靠。

这里没有工业,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原生态社会,也正因为如此,农民在农闲时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没有很好的经济来源。

虽然菜子坎组耕地面积较广,但大多是贫瘠的旱地,缺少水源的灌溉,水田不多,耕地仅能基本维持各个家庭的生活。

目前,菜子坎组有47户家庭,总人口为203(左右)口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有67(左右)口人,占全组总人口的比例约为33%。

除了部分外出打工人口把小孩带走外,绝大部分都把小孩留在家里,让自己的父母照管(孙辈和祖辈共同生活)。

还有个别家庭搬迁到别的地方了,没有统计在内。

其中所说的47户家庭并不是只要47个户口,有些事一个大家庭下有几个户口的。

如果把所有在外人口都统计在内的话(包括青年人和小孩),在外人口有100人左右。

占了我们整个组总人口的50%。

这些人口只有在过春节或者家里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才会回到家里,否则的话他们都是长年流动在外。

流动的方向都是从农村流向城镇,只不过是流向的目的地不同,大部分的就在贵州省内的各个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的去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三、菜子坎组人口流动的经济市场动力分析(1)城镇市场的引力市场引力是城镇规模扩展,城镇经济繁荣,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中心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农村人口城镇迁移的基本动力要素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无疑成为人口流动的最大引擎。

各个地区的劳动工资高低就成为在外务工的青壮年群体流动的一大原因,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在《工资理论》中以劳动力的地域间流动作为理由指出:“工资的地域差别是不容忽视的”[1]。

菜子坎组约有33%的人口离家在外务工,为的就是追逐更好的经济利益,因为农业生产已经不能再满足农村家庭的日常开资,人们不得不放弃耕地来到城镇寻找新的经济来源。

目前,菜子坎组的耕地正处于被荒废的边缘,越来越多的肥沃土地被人们放弃了。

为什么人们要丢掉好好的耕地不种,反而要来到拥挤的城镇呢?舒尔茨·西奥多·威廉姆在《安定经济中的农业》中历史地观察了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方面的劳动流向,他分析了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流出的条件,其结果是“就业机会的存在要求农业人口从农场流出或者是继续停留在农场”[2],这就是所谓的就业机会论。

换句话说,菜子坎组的人口流动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农业也会失业,而在城镇相对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挣更多的钱。

所以人们不愿再苦苦守着土地的,决定来到充满竞争的城镇来寻找一分比较好的工作,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经济运转,保持全家的基本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