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阳和汤临床应用经验5则

症得平。
乳 癖
患 者 , ,5岁 , 咳 喘 多 年 ,0 7年 男 6 患 20 初诊。患者 面色无华 , 言声音 低微 , 语 形 寒肢冷 , 纳少便 溏 , 苔薄白 , 脉细而滑。发 作时咳痰稀 薄而量 多 , 泡沫状 , 呈 咳喘时 引胸胁疼痛 , 喉咙问有痰 鸣音 , 夜难平 卧。 证 以寒 痰 内 伏 , 典 型 的 水 寒 射 肺 之 症 是 候。笔者认为 , 该病应 当诊 断为 痰饮病 , 治 以温 阳化 饮 , 咳平 喘 。处 方 以阳 和 汤 止 与 射 干 麻黄 汤 加 减 化 裁 , 药 组 成 : 地 方 熟
患 者 , ,8岁 , 双 侧 乳 房 有 肿 块 2 女 3 其 年余 , 约柿 饼 大 小 , 按之 质 地较 硬 , 触 有 痛, 皮色不变 , 经期痛 甚 , 引胁 下 , 面 痛 表 光滑 , 以疏 肝理气 , 多 化痰 散结施 治。初 服 时 多 有效 , 痛 略 减 , 房 变 软 , 服 药 疼 乳 续 而效不显 , 而肿块 坚硬 不软 , 药百余 剂 服 而无 显 效 。 面 白无 泽 , 寒 肢 冷 , 尿 频 , 畏 夜 脉 沉缓 , 淡 苔 白 , 体瘦 小 , 属 气血 亏 舌 舌 乃 虚, 血虚寒凝 , 滞痰结 , 当温 经通络 , 气 法 化 痰消结 。药 物组 成 : 地 1g 鹿 角 霜 熟 5, 1g 烊 化 ) 肉桂 9 , 黄 6 , 黄 芪 1g 2( , g麻 g生 5, 夏枯草 1g 当 归 1g 没 药 1 g 白芥 子 0, 2, 0, 9 , 慈 菇 1g 研 末 冲 服 ) 炙 甘 草 9 。 g山 0( , g 水 煎 服 , 1剂 。服 用 1 后 去 麻 黄 , 日 O剂 疼 痛大减 , 精神健旺 , 不更方 。2 效 0剂后疼 痛 消 失 , 块 消 散 大 半 质 地 变 软 , 之 移 肿 推 动, 3 服 6剂 后 肿块 全 消而 愈 。

著 ・社
区 中 医 药
CH I E C 0 M M U ~I v Do C T RS N SE T O
阳 和 汤 临 床 应 用 经 验 5则
朱桂花 滕志萍 沈 克 花
7 30 3 0 0甘 肃武 威 市 凉 州 区中 医 院
d 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 0 3 6 / . s . 0 7 s 1 x 2 1
肿 患 者 , ,5岁 ,0 6年 4 月 初 诊 。 女 7 20 患 者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1 余 。本 次 因下 肢 0年 浮 肿加 重 1 月 , 来 就 诊 。患者 胸 闷 心 个 前 悸, 气喘咳嗽 , 则尤甚 , 得平 卧 , 动 不 , g砂 g 连续 5剂 后, 小便增多 , 大便见 实 , 面浮 肢肿渐退 , 纳增 , 唇舌紫绀好转 , 守方服药 2 月 , 个 诸
1 7.1 4 5
手足 不 温
患者 , ,5岁, 女 2 产后 因受 凉发 生 四 肢关 节 疼 痛 , 足 不 温 , 寒 怕 风 症 状 , 手 畏 20 0 6年初诊 , 笔者用 桂 附地 黄 汤加 减 治 疗 , 效 。 思 前 人 有 用 阳 和 汤 治 疗 此 症 无 者, 于是 改 用 阳和 汤 加 人 参 、 附 片 治 疗 。 熟 处方 : 熟地 3 g 肉桂 6 , 黄 6 , 0, g麻 g 白芥 子 1g鹿角胶 1 g 烊化) 炮干 姜 1 g熟 附 0, 0( , 0, 片 1 g 人参 1g 甘草 1 g 0, 0, 0 组成 。3剂而 愈 。后凡遇 四肢厥冷 , 手足不 温 的患者 , 笔者都用阳和汤 加减治疗 , 皆应 手 而瘥。 四肢 厥 冷 乃 阳 气 不 能 温 煦 肌 肤 , 寒 内 阴 守, 寒凝血滞 所致。阳 和汤温 阳气 、 营 补 血、 通经脉 , 使体 内阳气得到回升 , 卫气得 以护 卫 肌肤 、 煦 四肢 百 骸 。故 四肢 寒 冷 温 厥 逆 症 状 可 以消 除 。
1 2 中国社 区 医师 ・ 4 医学专业 2 l o o年第 1 7期 ( 2 总 第2 2 第1卷 4期
脉无充盈 , 心尖搏动于第五肋问左锁骨 中 线上 , 心率 10次/ , 不齐 , 音 稍 减 , 0 分 律 心 双下肺可闻及密集细小湿 哕音 , 下肢 浮 双 肿 , 暗红 少津 , 细弱 。心 电 图 示 : 性 舌 脉 窦 心 律 H 0 R 10次/ , 发 室 性 早 搏 , 泛 分 频 广 T波 低 平 。 诊 断 : 毒 性 心 肌 炎 , 律 失 病 心 常, 心脏扩 大 , 功能 Ⅲ级。 中医诊为心 心 悸, 证属气 阴双亏 , 血阻络 。治 以清热 瘀 滋 阴, 益气 活血 。处 方 : 黄芪 3 g 西洋参 0, 1g 麦冬 1 g 五 味子 6 , 0, 5, g 丹参 2 g 苦参 0, 1g 泽兰 1g 赤芍 1g 甘草 6 , 0, 5, 5, g7剂。1 周后再 诊 , 精神好转 , 自觉胸闷 、 气短诸症 均有好转 , 心率 下降为 8 O次/ , 分 双肺 呼 吸音粗 , 未闻及湿哕音 , 饮食增加 , 原方继 进 7付 , 症悉平 , 诸 心电图基 本正 常, 未见 早搏 。2 4小 时动 态 心 电图 示 : 心 率 16 总 0
寒 痹
灰 暗 虚 浮 , 唇 紫 绀 , 末 不 温 , 肢 浮 口 肢 下 肿 , 之 凹 陷 没指 不 易 恢 复 , 呆 脘 胀 , 按 纳 便 溏溲少 , 舌淡 暗有瘀斑 , 大边有齿 印, 胖 苔 薄白滑 , 脉沉 细结代 。证属 阴水 ( 肾阳 脾 虚 , 湿 泛 滥 , 凌 心 肺 ) 治 宜 温 补 脾 水 上 , 。 助 阳 化 气 , 水 消 肿 , 用 阳 和 汤 加 肾, 利 方 味。方药组成 : 熟地 1g 白芥子 6 , 角 5, g鹿 胶 9 ( 化 ) 肉 桂 3 , 黄 6 , 姜 炭 g烊 , g麻 g炮 3, g 党参 1g 丹参 各 1g 生芪 5 g 茯苓 5, 5, 0, 3 g淡 附片 1 g 紫石英 1g 益母 草 3 g 0, 0, 5, 0, 炒 白术 1g 车 前 子 3 g 包 ) 泽 泻 3 g炙 5, 0( , 0,
护心阴 , 重用用 黄芪 、 人参 、 炙甘草、 黄精 、 病情 , 即所谓虚可致瘀 , 瘀亦可夹虚 , 以 所 玉竹、 生地黄、 门冬 、 麦 五昧 子、 虫夏 草 瘀血在急性期 、 冬 慢性期和后遗症期均可见 等 药物 。 到, 但以中后期 为显著 。根据中医学久病 瘀血阻络 : 淤血阻滞脉络是本病病 程 人 络 之 观 点 , 理 应 活 血 化 瘀 而 通 心脉 。 也 从 以上 三 方 面 可 以 看 出 , 毒 稽 留 , 热 中的重要产物 。中医学认 为 , 宗气积于胸 中而行 于 血 脉 , 宗 气 不 行 , 为 之 泣 ”, 气 阴耗伤 , “ 血 血瘀阻 络 , 是慢 性心肌 炎迁 延 故可认为宗气 实质上 是心脏泵血 功能 的 不愈 出现心肌纤维化 , 发展成 扩张型心肌 主要体现 。疫毒伤心之后 , 一方面耗气 损 病 的重要病理机理。多年来 , 导师致力 于 阴, 宗气不足 以行血 通脉而 营运周 身 , 以 病毒性心肌炎慢 性期 心肌纤维化的研究 , 致血行滞涩 , 心脉不畅 ; 另一方面 , 若热毒 在辨病辨证论 治相结合 的原则指导下 , 针 留恋 不 去 , 壅滞 于 心 , 可 造 成 心 脉瘀 阻 。 亦 对 气 阴 两 虚 、 毒 瘀 血 、 失 所 养 的 病 理 邪 心 而瘀血 是形 成心 肌纤 维 化 的原 因之 一 。 机制 , 出益气养阴 , 以活血通络 、 提 佐 清热 可 见 , 脉 瘀 阻 是 心 肌炎 病 理 中不 可 忽 视 解毒的重要治法 , 心 拟方 心肌康 , 临床 上 在 之 重 要 特点 , 是慢 性 迁 延 性 心 肌 炎 所 表 已得 到很 好 的验 证 。 也 现之心肌供 血不 足、 心脏 扩大 、 固性 心 顽 例 1 患者 , ,3岁 , 部 。2 0 : 女 2 干 03年 律失常之重要原 因。瘀 血不仅 是病 毒性 1 5 1就诊 。有心 肌 炎病史 3年 , 0月 3 患 心肌炎病程 中的重要病理产 物 , 同时亦是 者 近 5天活动时感胸闷、 气短、 出汗 , 息 休 致病 、 加重病情 的重要 因素 。瘀 血既成 , 2 0分钟左 右可减缓 , 心烦 , 伴 尿少 , 腹胀 , 阻滞脉络 , 进一 步使气血窒塞不畅而加 重 食 欲减退 。查体 : 血压 9/ 0 m g 颈 静 06m H ,
94次/ , 发 室性 早 搏 , 发 房 性早 5 分 单 偶
搏 , 明显 s 无 T—T改 变 。
咳 嗽
3 g 桂枝 1 g 炙麻 黄 6 , 0, 0, g 白芥 子 1 g 鹿 0, 角胶 1 g 烊化 )炮 干姜 1g 甘草 1g 葶 0( , 0, 0, 苈 子 2 g 包煎 ) 细辛 1 g法半夏 1g 地 0( , 0, 0, 龙 1g 射干 1g 生 姜 1g 五 味子 6 0, 0, 5, g大 枣 6枚 。药后咳 嗽症状 缓解 , 夜卧 能寐 。 效 不 更 方 , 服 6剂 , 继 咳痰 大 为 减 少 , 喘平 咳止 。但该方辛温燥 热有余 , 恐有伤阴之 弊, 故用 百合 固金汤间隔服用。由于调 养 得 当 , 今 未 发 生 急 剧 的 咳 嗽 喘 息 之症 。 至
患者 , ,0岁 ,06年 初 诊 , 男 5 20 自诉 l 0余年来腰骶 酸痛 。活动不 利且 动后更 痛, 遇寒则加 剧 , 得热则 疼痛 减轻 。小腿 至足部时有麻木 感 , 体不温 , 肢 且症 状有 1益加重之势 。舌淡 紫 , 3 脉沉 细, 属寒 证 痹 , 宜 温 通 经 络 , 寒 止 痛 , 阳 和汤 加 治 散 用 减治疗。方药组成 : 熟地 3 g 肉桂 6 , 0, g 炙 麻黄 6 , g 白芥 子 1g 鹿 角 胶 1g 烊 化 ) 0, 0( , 炮干姜 1 g甘草 1 g制川乌 1 g淮牛膝 0, 0, 0, 1 g 当 归 1g 白花 蛇 1条 , 活 1g 细 0, 0, 独 0, 辛 1 g金 毛 狗 脊 3 g 焦 杜 仲 lg 千 年 健 0, 0, O, 3g 0 。水 煎 服 , 1剂 。笔 者 还 嘱 咐 患 者 日 不要将 中药药渣倒掉 , 而是将药渣再煎一 遍, 在盆 中用药水 进行 足浴 , 的温度 不 水 要偏低 , 注意不要烫伤脚掌 为宜。药用 1 个月后 疼痛消失 , 畏寒 、 麻木等诸 症也 随 之消除 , 随访未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