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特性
与其它病原微生物相比病毒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测量单位nm),需电镜观察 2.非细胞结构:核心与衣壳 3.基因组:仅含一种核酸;DNA/RNA 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 5.以复制的方式增殖; 6. 特殊的抵抗力: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 扰素敏感。
病毒性疾病的特点
一、病毒复制周期
病毒的增殖方式是复制:病毒进入细胞,由病 毒基因组引导,指令宿主细胞停止合成细胞自 身的蛋白质与核酸,转为合成子代病毒的成分, 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到宿主细胞外。 病毒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 病毒基因组复制到子代病毒释放为一个复制周 期。复制周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吸附、 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五个步骤。
3、脂类和糖 主要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跟病毒体 吸附、穿入宿主细胞以及病毒的抗原特 异性有关。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病毒的结构简单,缺乏代谢所需的酶类,必须 借助宿主细胞代谢系统提供原料、能量和场所。 病毒的增殖必需有合适的宿主细胞(容纳细 胞)、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毒力)和宿 主细胞的状态。 满足上述条件,经过复杂的生物合成过程,病 毒产生增殖性感染,同时宿主细胞代谢受到抑 制。 病毒感染的结局取决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 用的结果:有的不能产生子代病毒;有的宿主 细胞可继续分裂而病毒基因呈整合状态;有的 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 病毒释放。
2、穿入
指病毒核酸或感染性核衣壳穿过细胞进 入胞浆,开始病毒感染的细胞周期。主 要有三种方式:融合 、胞饮 、直接进入
3、脱壳
穿入和脱壳是连续的过程,失去病毒体 的完整性被称为“脱壳 ”。从病毒脱 壳到出现新的感染病毒之间的时期叫病 毒的“隐蔽期”。
4、生物合成
在此过程中,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 酶、能量及场所进行核酸的转录、翻译 与生物合成有关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 并复制出大量子代病毒核酸。因没有完 整病毒体出现,此阶段也为病毒的隐蔽 期。
埃及孟非 思壁画中 长老患小 儿麻痹症
1973年以来新现的主要病毒
1973: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1975: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 1976: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 1977:汉坦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198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 1988:戊型肝炎病毒;1989:丙型肝炎病毒 1986:HHV-6;1990:HHV-7;1995:HHV-8 1995:庚型肝炎病毒 1996:朊粒;新型克-雅氏病 1997、2004:禽流感病毒(H5N1) 1999:尼帕病毒;脑炎 2003:SA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2、病毒蛋白质 结构蛋白:是指组成病毒体的蛋白成分, 包括: 病毒的衣壳蛋白:构成衣壳的亚单位--壳 粒。 基质蛋白:连接衣壳蛋白与包膜蛋白的部 分。 包膜蛋白:是有跨膜功能区的糖蛋白,多 在病毒体外
非结构蛋白:可存在于病毒体内或感染细 胞内,包括: 具有酶功能的蛋白:逆转录酶、蛋白水 解酶、DNA多聚酶等为复制子代病毒所必 须,同时作为抗病毒药物作用的靶部位 而备受重视。 抑制细胞生物合成及病毒抗原呈递的蛋 白:这类蛋白可存在于感染细胞内,不 仅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并有转化细胞作 用、抗细胞因子及抗细胞凋亡作用。
病毒复制周期
吸附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穿入 脱壳
复 制 周 期
生物合成
组装 成熟与释放
病毒复制周期
1、吸附 是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过程 病毒吸附率:病毒无运动能力,是随机运动与 宿主细胞接触,吸附率取决于病毒的浓度。 影响吸附的因素:钠、镁、钙离子;pH;温度 病毒受体:具有某种病毒的受体方能发生相应 的感染,此细胞就是这种病毒的易感细胞,无 相应受体则为此病毒的抵抗细胞。
(三)病毒基因组与宿主基因组的整合
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基因组的某一片段可 插入细胞染色体DNA中。如逆转录病毒。

谢谢!
对称结构
螺旋对称 20面体立体对称 复合对称

20面体立体结构病 毒衣壳结构最稳定、 坚固,内部空间容 积最大,最有利于 对基因组的保护的 结构。
3、病毒的包膜
包膜的形成是在病毒成熟后期以出芽方式穿过 宿主细胞特殊区域而获得的,是由宿主细胞膜 和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糖蛋白(刺突)所构成。 病毒包膜的生物学作用: 1.维持病毒结构的完整性。根据包膜的有无可使 病毒分为包膜病毒体和裸露病毒体两大类。 2.包膜与病毒的感染性有关,破坏病毒的胞膜可 使病毒灭活; 3.包膜构成病毒表面抗原,可诱发机体免疫应答 4.包膜可作为病毒分型的依据。
第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检验教研室 王瑾
概述
病毒一种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物质形式, 是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自我复制和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否表现有生命取决于它的生存状态,病 毒游离于宿主细胞之外时,不能生长、繁殖, 不表现任何生命特征;一但进入细胞内,可复 制大量子代病毒并感染邻近细胞。 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人类疾病的历史 悠久,近几十年来有大量新现和再现的病毒威 胁人类生存。
7、释放 指成熟病毒体从宿主细胞游离出来的 过程
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因宿主细胞 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使病毒在其中 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不能组装成完整的病毒 体的过程称为顿挫感染。 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 缺陷病毒。当缺陷病毒不能复制,但却能干扰 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时则被称为缺陷干扰 颗粒(DIP) 。 辅助病毒:一种病毒与缺陷病毒共同培养,前 者能弥补缺陷病毒的不足,使缺陷病毒复制出 完整的病毒体,则为辅助病毒。如HBV和HDV。
病毒增殖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的概念: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 可发生一种病毒干扰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干扰现象的种类:异种病毒之间的干扰;同种 病毒的不同型或不同株的干扰;灭活病毒对活 病毒干扰;缺陷病毒干扰完整病毒。 干扰现象的机理:病毒作用于宿主细胞,诱生 干扰素;一种病毒破坏了细胞表面受体,阻止 另一种病毒的进入;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 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过程。 干扰现象的意义: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能使感 染终止;应用疫苗时应避免干扰现象发生(病 毒类疫苗的互相干扰)。
(二) 基因的重组与重配
基因重组:是两种不同病毒感染同一宿主 细胞时发生核酸片段的互换,导致病毒的 变异 基因重配:分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的重组, 由于基因片段的交换使子代病毒基因组改 变。 基因交叉复活:一种活病毒与另一种相关 的灭活病毒之间发生基因重组,使灭活病 毒可产生子代病毒。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是指某种条件下能增殖, 在另种条件下不能增殖的病毒株。如温度敏感 突变株,低温培养能使病毒迅速减毒。目前许 多减毒活疫苗均为该突变株。
宿主范围突变株:某些病毒由于突变,使其对 宿主的感染范围发生改变,可在野生型病毒不 能感染的细胞中增殖。可利用此特性制备疫苗。 耐药突变株:因编码病毒酶基因的改变降低了 靶酶对药物的亲和力,导致对药物不敏感。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核心
衣壳 壳粒 包膜 包膜子粒or刺突 DNA or RNA
裸露病毒体
(核衣壳)
包膜病毒体
裸露病毒体
包膜病毒体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1、病毒核酸 每种病毒仅含一种核酸,可以是 RNA或DNA
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 ①指导病毒复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 释放核酸,自我复制同样的子代核酸 ②决定病毒特性:病毒核酸携带病毒的全 部遗传信息,决定病毒的全部生物学性 状 ③具有感染性:有的病毒核酸进入宿主后 能引起宿主感染,但是其感染性比病毒 体低。因为它不易被细胞吸附,易被体 液中及易感细胞膜上的核酸酶降解。
病毒衣壳的排列方式 根据壳粒排列的不同可分为: 二十面体对称:病毒核酸浓集在一起成 球形或近球形,壳粒呈20面体对称排列, 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 毒等; 螺旋对称:病毒核酸呈盘旋状,壳粒沿 核酸链走向排列成螺旋对称型,如流感 病毒等; 复合对称:既有螺旋对称又有立体对称 的病毒,如痘病毒、呼肠病毒和噬菌体。
5、装配 指将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及其他构 件,组装成子代病毒的过程。 病毒种类不同,装配部位也不同,DNA 病毒多在胞核中装配,RNA病毒多在细 胞质中装配。
6、成熟 指病毒核衣壳装配完后,病毒发育成为 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的过程。 成熟的标准为:形态结构完整;具有成 熟病毒的抗原性;具有感染性。
(一)病毒的结构
1、 病毒核心 病毒核心是病毒体的中心 结构,由一种核酸 (DNA或RNA)与少量 非结构蛋白组成。 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 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变 异提供遗传信息。
2、病毒衣壳 是包围在病毒核心外的蛋白质外壳,由一 定数量的壳粒组成。 壳粒是组成衣壳的蛋白质亚单位,结构一 致,由非共价键连接。 病毒衣壳的生物学作用: 1.保护病毒核酸; 2.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参与感染过 程; 3.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4.是病毒分类、分型的依据。
1.传播广泛:流感,乙型肝炎; 2.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狂犬病,AIDS 3.部分病毒感染与肿瘤,免疫缺陷,胎儿畸 形,老年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 4.部分病毒可引起持续性病毒感染; 5.部分病毒性疾病缺少特异、敏感、快速的 诊断方法; 6.目前仍缺少特异的抗病毒药,对抗生素不 敏感,以预防为主。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nm 病毒的形态:根据病毒的寄生宿主不同可将 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 球形或近似球形,可呈砖形(痘 病毒 )或子弹状(狂犬病病毒 ); 植物病毒:杆状或长丝状; 细菌、真菌的病毒(噬菌体) :蝌蚪形。
病毒的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