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塞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脑梗塞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脑梗塞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梗塞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
组,两组都进行血脂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的tc、tg与
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2 血脂检验
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采血5ml,抗凝后,3000r/min离心取血清
2-3ml,采用日本olynmpusau640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严格按
照操作说明书上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的指标主要为血脂相关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同时
具体分析了血脂与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13.0软件进行分析,血脂相关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相关分析采用传统回
归分析,采用两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脂对比
经过观察,观察组的tc、tg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脂与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
在观察组中,高胆固醇血症1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9例,高低
密度脂蛋白血症1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2例。经过分析,tc、
tg、ldl-c与hdl-c含量与脑梗塞发病都有明显相关性(p<0.05)。
3 讨论
脑梗塞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3]。
其临床症状复杂,与脑损害的部位、缺血的严重程度、合计疾病等
有关。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脑梗塞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约占脑
梗死的30%,病死率约为12%,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
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4-5]。
脑梗塞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包括脂肪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和血
小板聚集学说、损伤反应学说等。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
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龄以及具有家族史等,但是很多脑梗
塞患者并无上述传统的危险因素,为此需要寻找新的危险因素。血
脂是一项比较方便的可检测因素,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视的因
素之一[6-7]。血浆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
高是脑梗塞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
较小,易透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内膜下,其炎性分子的强力诱
变剂。而高胆固醇血症时,吞噬细胞内胆固醇脂化作用增强,促进
泡沫细胞生化聚集,降低了脑梗塞斑块的稳定性[8]。在血脂紊乱
中,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脂蛋白是一
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而抗动脉硬化的hdl-c水平明显下降,
可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形成脑梗塞。甘油三酯也是脑梗塞
的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升高可促进脂蛋白课题转化,参与脑梗
塞形成[9]。本文观察组的tc、tg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观察组中,高胆固醇血症1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9例,高低密
度脂蛋白血症1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2例,且tc、tg、ldl-c
与hdl-c含量与脑梗塞发病都有明显相关性(p<0.05)。
总之,脑梗塞患者多伴随有血脂紊乱,tc、tg、ldl-c与hdl-c
含量与脑梗塞发病都有明显相关性,为此在预防中要积极控制血脂
水平。
参考文献:
[1] 沙杜娟.脑卒中与高脂血症和糖代谢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
用内科杂志,2000,20(3):145.
[2] gotto am jr.triglyceride:the forgotten risk
factor[j].circulation,1998,97(11):1027-1029.
[3] 钱学贤.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与代谢综合征[j].中华内
科杂志,2000,39(2):79-80.
[4] gerdon t,castellup,hortland mc,et a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med,2007,95(1):69-75.
[5] saely ch,koch l,schmid f,et al. lipoprotein(a),
type 2 dia-betes and vascular risk in coronary
patients[j].eur j clin invest,2006,36(2):91-97.
[6] shi w,haberland me,jien ml,et al. endothelial
responsens to oxidized liproteins determin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atherosclerosis in mice[j].circulation,
2010,102(1):75-81.
[7] 赵水平.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干预新动向[j].中国动脉
硬化杂志,2009,17(3):169-171.
[8] spencercg,martin sc,felmeden dc,et al. relationship
of homocysteine tomarkers of platelet and endothelial
activation in“high risk”hypertensives: a substudy of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1[j].int j cardiol,
2007,94(2):293-300..
[9] 于小妹,李铎,谢海宝,等.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磷
脂膜脂肪酸与血栓危害因子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9,
87(2):105-1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