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保持气道通畅

第二章保持气道通畅

微弱、无效的咳 嗽
吸气时发
在头后仰或三步法开放气道后,仍不 能有效地进行正压通气,如吹气有阻 力或胸廓不能抬起,此时就应考虑气 道内可能有异物或分泌物堵塞,另外, 当清醒病人突然不能讲话,不能咳嗽, 有窘迫、窒息症状时,也应考虑气道 突然堵塞的可能,需立即进行手法气 道清理。
昏迷而有自主呼吸的,可采用稳定侧卧位 (continuous 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来保持
气道通畅。
图2-1-2 稳定侧卧位的操作法
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异
物,保持呼吸道持续畅通。 开放气道的徒手方法有:1.仰 头举颏法:一手置于前额使 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 指置于下颌骨的颏部,将下 颌抬举起来;2.仰头抬颈法: 一手置于前额使头后仰,另 一手置于病人的颈后,将颈 部托起。注意:开放气道是 一个持续状态,在整个复苏 中应时刻注意;有口内异物 (包括分泌物)时应及时手 法清除。
(肌肉松驰)
用手下颌上提取出异物 (肌肉非常松驰)
• (二)齿后插入法 对牙关紧闭者 可用。操作进可用一食指从病人口 角处手入,经颊部与牙齿间进入口 腔,一直伸到最后上下臼齿之间, 将口张开。
•三)舌一下颌上提法 用于牙关完全 松弛的病人。操作者拇指伸入病员的 口咽部,抬起舌根。
二、拍背法
• (一)如病人尚清醒,发现有气道堵 塞,则鼓励其深呼吸或咳嗽,置头低 位,利用重力将异物或分泌物排出, 或令病人张口,操作者用手指将异物 扣出。如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使病 人立位,操作者一手将病人颈部扶住, 另一手在病人背部,两肩胛连线处, 连续拍击4-5次,然后,双手按压病员 的腹部或胸部4次,以帮助呼吸道内异 物或分泌物排出。
推腹法
图13 侧卧位 背部拍击法 图14 婴儿背部拍击法 图4-3-4 腹部手拳冲击法 图4-3-5 腹部手拳冲击法
婴幼儿拍背法
婴幼儿压腹法
•施以 5 次胸部快速推压 •施以 5 次快速的背击
第三节 咽道通气法
用特殊管道,插入咽部使适用舌根前 移,达到解除呼吸道阻塞的目的,实 际上代替了气道开放三步法中的托下 颌和张口2个步骤,适用于昏迷病人, 避免长时间托下颌的疲劳。
• 卒中患者可由于误吸或合并肺炎而出现呼吸衰竭。
• 气管插管标准: 昏迷:GCS<8 不能自行清除分泌物 咳嗽或吞咽反射消失 由于舌或咽喉部肌肉失张力而致的呼吸道梗阻 呼吸窘迫或衰竭的体征:PO2↓,PaCO2↑,RR↑,附 属肌肉辅助呼吸
插管用品
喉镜 由镜片、镜柄两 部分组成,镜片的 形状有直形和弯形 两种,规格有大、 中、小3类;
气管插管适应证(2)
4、存在着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 塞、气管食道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病人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 立人工气道行机械呼吸和治疗者。
6、各种全麻手术;
相对禁忌症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3、升主动脉瘤; 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有关的解剖学知识
脑卒中患者气管插管标准
二、试作正压通气
• 头后仰完成后,应试作正压通 气、观察胸廓抬动情况,以评 估气道开放的程度。
• 常通过口对口、 • 口对辅助通气 • 器械,慢慢吹 • 张肺。
意识丧失的病人开放气道
• 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 (地)面上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和 正确的头部位置
呼吸道异物判断
无法说话、用力 咳嗽或者哭
二、口咽通气法
用一种特殊的通气管道经口插入,维持气 道通畅。该管一般由塑料或橡胶制成,插 管时,病人仰卧,强迫开口,将通气管插 入口腔,置于舌体上面,凸面先向上,插 入后再旋转180度,使凹面向上直达咽部, 有气流冲出或吹气时胸廓抬起即为位置正 确,插入过深反而阻塞气道,切忌粗暴强 行插入,以免损伤牙齿、舌体及咽后壁 。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 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 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 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 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 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气管插管所 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 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 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 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 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 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 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二)反流和误吸 由于罩囊漏气或 注气不足,使边缘不能有效密封咽喉 部。
第六节 环甲膜穿刺通气
本法主要用于急救现场,当上呼吸道阻塞, 尚有自主呼吸时,在手法开放气道的同时, 为了争取抢救时机,可行紧急环甲膜穿刺 通气。此措施常能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心肺复 苏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最简单的方法是 病人仰卧位,头尽量后仰,用一根粗注射 针头-16号,刺向环甲膜进入气管腔,进入 后即有气流冲出,随即,上呼吸道阻塞的 症状改善或解除。环甲膜穿刺法只能作为 临时应急措施,不能替代气管插管。

一、强迫开口
• (一)双指交叉法 适用于牙关中度松弛病 人,操作者位于病人头顶侧或一侧,两食 指从病人口角处插入口腔内顶住下牙齿, 两拇指与食指交叉顶住上牙齿,利用这一 交叉力打开口腔,便于对气道进行清理。
用手指进入上下齿列之 后用力向前勾,口腔张 口(肌肉松驰困难)
手指交叉法打开口腔 手指取出口腔中异物
• 虽然,本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在 肓视就能完成,但维持气道通畅的效 能不大,又不能控制喉痉挛和进行气 管内吸引,所以临床意义不如气管插 管。它主要用于院外急救,作为单纯 面罩通气的一种变更的方法,只适用 成人,对16岁以下儿童,吞服腐蚀剂 及有食管疾患的病人禁用。
第五节 喉罩
• 1983年由英国麻醉医师Brain研制的一 种维持气道通畅的新方法,完整的喉 罩由一根通气导管和一个硅酸卵圆形 可充气罩二部分组成,两者间夹角30 度,插入喉头后,向罩内注入适量空 气即可形成闭封覆盖喉头,通过导管 即能通气,本法操作简便,对咽喉及 气管粘膜损伤小,又无心血管副作用, 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 抢救中的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的方法
早期给予气管插管 可改善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美 国 华 盛 顿 King County 地 区 对 1991 至 2003年期间的693名心跳骤停患者在入院前 接受了气管插管分组的研究。
• 试验组(从发病到气管插管的间隔不超过 12分钟),存活率为46%。
• 对照组(从发病到气管插管的间隔超过12 分钟),
鼻咽通气法 口咽通气法
一、鼻咽通气法
• 用一根柔软的橡胶或塑料管道,外涂 润滑液或麻醉液,鼻腔充分湿润后,从一 侧鼻孔内插入,出后鼻孔后抵达咽喉部, 按压胸部可见气流从导管内冲出,或从导 管内吹气,见胸廓抬动证明位置正确。导 管过深将进入食管或刺激喉部产生痉挛。 本法适用于浅昏迷病人,插入后比较容易 耐受,但插管技术要求高,鼻粘膜容易损 伤出血造成新的阻塞。
第四节 阻塞食管法气道通气
• 昏迷、呼吸停止而不能作气管插管的病人, 可用阻塞食管法作气道通气。由于食管已 被阻塞,可防止胃液反流。常用的阻塞导 管为一个大口径的圆管,外套一个可移动 的面罩,圆管的口径与气管导管相似,其 远端为一个封闭的肓端,外有套囊,充气 时可阻塞食管,圆管在相当于咽水平上有 许多小孔,正压通气时,由于封闭肓羰的 作用,食管受阻,不能进入食管及胃,于 是经这些小孔进入气道。
存活率为 23%。
气管插管概念
• 将合适的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它 是建立人工通气道的可靠途径。
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 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 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 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 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无论是基 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 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 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呼吸道受阻
10Sec意识丧失
引起呼吸困难/ 甚至停止
身体组织缺 氧
呼吸及心脏停止
30Sec呼吸停止 60Sec瞳孔散大 4Min无氧代谢停止
5Min脑内ATP枯竭 6Min脑神经不可逆 病理变化
常见的气道阻塞原因
(1) 舌根下坠,主要发生于昏迷病员 (2) 呼吸道异物、分泌物或血液 (3) 喉痉挛、系损伤、呼吸道分泌物等对
• 二)如病人已昏迷不醒,则先将其置 于俯侧位,头尽量向下,操作者膝部 顶住病人腹部以保持体位,在病员背 部两肩胛间连线拍击3-5次,接着让病 人仰卧,按压腹部或胸部3-5次,如是 反复多次。
(三)婴幼儿和小儿 拍背时使病人脸
向下,操作者一手托住颏颈部,膝 部顶住其腹部,用另一手轻拍背部35次。
拍背法 哈姆立克法
喉罩在急救复苏中的应用
• (一)保持气道通畅 喉罩的通气效果 比面罩好,操作比气管插管方便,在 保持气道通畅方面有一定优越性,特 别是适用于颈部外伤,不宜作气管插 管的病人。
• (二)困难气管插管的辅助/替代手段
喉罩的并发症
(一)呼吸道梗阻 常见原因是位置不 当,罩囊边缘或会厌覆盖于声门开口 处,阻塞呼吸道,应立即拔出重插。
第四节阻塞食管阻法塞气食道管通法气气道通气
图2-4-1 食管阻塞法通气
A. 拇指深入病员口中提起下颌; B. 将阻塞导管插入病员口中; C. 导管沿舌体上插入食管; D. 紧压面罩作人工通气
• 插管时,先将面罩移向近端,病人 仰卧位,头后仰,操作者一手持导 管,一手提起病人的下颌,在舌背 上顺势将导管插入食管,确定无误 后将套囊充气,并把面罩紧压于病 人口唇上,即可进行正压通气。
其作用有
①任何体位下均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有利于呼吸管理,辅助或控制呼吸。 ③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 ④消除气管、支气管内分 泌物或脓血。 ⑤防止呕吐物或返流物所 致误吸窒息的危险。 ⑥便于气管内给药。
气管插管分类
• 经鼻气管插管(nasotracheal intubation, NT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