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超声诊断
二、病理妊娠
死胎:胎心搏动消失 胎位:超声检查可根据胎头或胎臀在盆腔的
位置来判断胎位。 胎盘:超声检查可判断胎盘的位置(前置胎 胎盘 盘)、功能情况及有无胎盘早期剥离。 胎儿畸形:无脑儿、脑积水 胎儿畸形
死胎。若胎儿死亡时间过长,可见胎儿 头颅塌陷、脊柱变形甚至胎儿纤维化。
胎儿心脏房间隔缺损
无脑儿:胎儿头端未见圆形的胎儿头颅 光环,可见一瘤形的结节状物,为胎儿 的颅底和颜面部,两眼如青蛙状突出。
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二)畸胎瘤
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多胚层组织进人卵巢 中,在青春期逐步随之发育而形成,以 多胚层组织中外胚层组织为主,如皮肤、 皮脂腺、毛发、牙齿、骨骼等。 声像图上在子宫的某一侧见一个类圆形 无回声暗区。
畸胎瘤声像特点
分成: 分成: 一分界,上层为均匀密集的细小光点, 一分界,上层为均匀密集的细小光点,是 脂质回声,下层为无回声暗区。 脂质回声,下层为无回声暗区。 强光团.是毛发、脂质等紧密相裹所致。 强光团.是毛发、脂质等紧密相裹所致。
(二)成年妇女正常子宫参考值:
纵径:7.0~8.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 宫颈长度:2.5~3.0cm
(三)卵巢及输卵管的声像图和正常值
卵巢:位于子宫体部两侧外 上,多有变异。多呈椭圆形, 内部回声略高于子宫。 成人妇女卵巢大小约 4X3X1cm。 卵巢大小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绝经期后则变小 输卵管:一般不易显示。
四、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经血量增多。 声象图显示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出现局限性 隆起,肌瘤结节可呈圆形低回声区、分布不 均的强回声区,与正常肌层的分界不甚清晰。
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 粘膜下肌瘤
子宫肌壁间肌瘤
子宫粘膜下 肌瘤
子宫浆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血流
五、子宫体癌
(一)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期后妇女,80%以 上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 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阴道排出脓血性分泌物及烂肉样物
(二)超声表现
早期声像图多无特异性改变 子宫增大,内膜增厚 宫腔内不规则强弱不等团块状回声 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透声度减弱或无回声 区。 子宫体癌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应结合临床综合分 析,目的不是进行超声诊断,而是判断癌瘤进展速 度以及有无其他脏器转移
正常子宫内膜
子宫体癌早期
子宫体癌
六、卵巢肿瘤:
根据其病变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声象图 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①囊性 ②实质性 ③混合性肿块
(一)囊腺瘤(卵巢囊肿) 囊腺瘤
是卵巢最常见的液性占位性病变。 可分为:浆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若无蒂扭转,则临床无症状。一侧多见,两 侧少见。
(一)囊腺瘤(卵巢囊肿) 囊腺瘤
三、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盆腔分为前、 盆腔分为前、中、 后三部分: 后三部分:
前部:主要为膀胱 前部: 中部: 子宫、宫颈、 中部 : 子宫 、 宫颈 、 阴道, 阴道 , 两侧为子宫 附件。 附件。 后部: 直肠、 后部 : 直肠 、 乙状 结肠。 结肠。
(一)女性内生殖器官
包括阴道、子宫、输 卵管及卵巢,后两者 常称为子宫附件。 子宫:子宫体 底 颈 子宫外层:浆膜层 中层:肌层 内层:子宫内膜 (子宫腔)
妇产科超声诊断
一、仪器和检查技术
常规B型超声仪
凸阵探头 3.5MHz~5.0MHz ~
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腔内超声
经阴道探测
( 5MHz~7MHz ) ~
经宫腔探测
( 7.5MHz~20MHz ) ~
经直肠探测
( 5MHz~7MHz ) ~
三维超声成像 妇科超声造影 介入超声
二、妇科图象观察和分析的内容
检测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位置、内部结构 及与周邻的关系。 判断盆腔是否有肿块 判断肿块形态、轮廓,边界,边缘 确定肿块内部结构、肿块的物理特性、内部结构 的细节、后方的特征 了解肿块的位置以及与子宫、附件的关系,单侧 或双侧,单发性或散发性,有无融合连续性。 测量肿块的大小 肿块对周邻和远处脏器有无影响 有无腹腔积液征象 病变部位的血供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研究
葡萄胎的声象图改变: 葡萄胎的声象图改变:
1) 迅速增大,常超出同月份妊娠子宫。 2) 宫内既无妊娠囊,也无胎儿轮廓、 胎心搏动、胎盘、羊水的附属物。 3)宫腔内见密集不均匀散在片状光点及 大量形似葡萄的小圆形无回声区。 4)可见黄素囊肿。
恶性葡萄胎
残角子宫腹腔内妊娠:孕3月胎心搏动规律, 孕囊周围见一线状强回声于子宫角相连
右侧输卵管妊娠
(三)滋养细胞疾病
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葡萄胎--病理
是一种良性滋养上皮肿瘤 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侵入肌层,不 转移到远处 主要是由组织胎盘的绒毛发生水肿变性, 变为无数个水泡,形如成串的葡萄 而胚胎早已停止发育并被吸收 体内大量绒毛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可使 双侧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
胎盘位置
正常位于宫体部位,亦可在宫底、前、后、侧壁
(四)正常中晚期妊娠声像——羊水
羊水:超声图像为无回声区,是超声 监测良好对象。 羊水量估计(测羊水池的垂直水平的 最大前后径,即深度):一般为 4~6cm深,<3cm羊水偏少,>8cm为 羊水偏多。
(五)正常中晚期妊娠声像——脐带
羊水中见一条绳索状结构,脐动脉围绕脐静 脉螺旋状行走。彩色血流可见红蓝相交的索 状带 两条脐动脉、 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一端连于胎儿脐部, 一端连于胎盘子面
(1)脂液分层征:无回声暗区内有 脂液分层征: 脂液分层征 (2)面团征:无回声暗区内见一附壁 面团征: 面团征 (3)瀑布征:无回声暗区内附壁强光 瀑布征: 瀑布征
团后方逐步衰减变暗,形如瀑布, 团后方逐步衰减变暗,形如瀑布,是毛发 与脂质相裹的松散结构。 与脂质相裹的松散结构。
暗区内可见强光团、光斑, 暗区内可见强光团、光斑,扭曲乱绕的细 光条、光点,后可伴声影,可有衰减, 光条、光点,后可伴声影,可有衰减,是 毛发、骨骼、牙齿、 毛发、骨骼、牙齿、脂质等结构散在的回 又叫复杂型。 声,又叫复杂型。
(二)异位妊娠(宫外孕)
输卵管妊娠(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伞端) 宫颈妊娠 宫角妊娠 残角子宫或双角子宫一角妊娠 阔韧带内妊娠 卵巢妊娠 腹腔妊娠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同时存在 双输卵管妊娠
宫外孕
(1) 子宫略大或正常,内膜增厚; (2) 宫内无胎囊; (3) 附件混合性包块—存活胎心; (4) 破裂—腹腔、盆腔积液 (5) 其他—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 高,停经,腹痛等。
宫内早孕
原始心管搏动
(二)中晚期妊娠声像——胎儿
胎头:12周显示清晰 脊柱 胸部(胎心、胎肺) 腹部(胃、肝、肠曲、肾、膀胱) 四肢 性别:除了为诊断某些遗传病,不允许做性 别鉴定
(三)正常中晚期妊娠声像——胎盘
胎盘:
正常妊娠胎盘12周超声可清晰显示
正常厚度2—4cm,一般不超过5cm
过大:母体贫血、缺氧性疾病、母儿血型不合、糖尿病等。 过小:胎盘功能不良,常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一)早期妊娠声象图ຫໍສະໝຸດ 变: 早期妊娠声象图改变:①子宫增大,其中光点增多。 ② 宫腔内出现妊娠囊,表现为圆形或椭 圆形的小光环,内部为无回 声区。
妊娠囊—最早在妊娠第五周可见,一 妊娠囊
般在第六周可见。在第八周 第八周后,在胚芽内可见 第八周 有节律的胎心搏动,为 原始心管搏动 ,是 早期胚胎存活的重要标志。
声像图: 声像图:附件区某一侧或两侧见一个类圆形无回声暗 可大可小,壁纤细光滑。 区,可大可小,壁纤细光滑。 浆液性囊腺瘤(单房性):暗区内可清亮无物, 浆液性囊腺瘤(单房性):暗区内可清亮无物,也可 ):暗区内可清亮无物 有少许小乳头状实质回声向腔内突起, 有少许小乳头状实质回声向腔内突起,也可暗区内有 光带分隔。 光带分隔。 粘液性囊腺瘤(多房性):壁稍厚, 粘液性囊腺瘤(多房性):壁稍厚,暗区内可见散在 ):壁稍厚 低回声细小光点,常有光带将暗区分隔成多房。 低回声细小光点,常有光带将暗区分隔成多房。 CDFI示壁上和瘤内均无血流信号 CDFI示壁上和瘤内均无血流信号
(4)紊乱混合结构征:无回声 )紊乱混合结构征:
)、卵巢恶性肿瘤 (三)、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的实质性肿瘤多为恶性。 为实质不均匀肿块,边界不规则,界限 不清晰,内部光点分布紊乱,有时可出 现不规则坏死液化的无回声区。 多数病例伴有腹水。
二、产科超声检查
一、正常妊娠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 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 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 临床妊娠分为三期(40周) 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前 中期妊娠:妊娠第13周—第27周末 晚期妊娠:妊娠第28周及以后的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