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露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露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露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商品性好,抗寒抗病性强、丰产稳产、耐弱光、适于密植和品质优良的
品种,如杭茄一号、引茄一号等。


杂长1号:

属早熟品种,植株高度90㎝,株幅60×55㎝,分枝力强、生长势壮旺,叶形为
卵圆形,叶色为浓绿浮有紫晕,茎杆紫黑色,一般在8节出现第一雌花,果实生
长速度及再结果能力强,果实形状为长棒形(果长32㎝,果经5㎝),果色为
紫黑色,单果重178g,该品系对肥水要求条件高,适宜大棚种植,667㎡ 产量
高达4500公斤以上。2007年、2008年分别在三坪农场、昌吉、乌鲁木齐、吐
鲁番等保护地试种,种植面积累计有100亩。

新杂长2号:株高55--75cm, 植株开展度45--55cm,植株生长势较强。茎及叶绿
色少浮有紫晕,叶形为椭圆形,一般在6节出现第一雌花,果实为短棍棒形,商
品成熟果皮为紫红色,有光泽,平均单果重为150克左右,亩产量达3500公斤
以上。

2、育苗及栽培方式
露地茄子一般采用改良阳畦电热线育苗,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下
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收获。
3、播种育苗
3.1、种子处理:浸种前晒种1~2天,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分钟,捞出淘洗干净。然后用种子体积5~6倍的50℃~55℃的温水浸种
10~15分钟,不断搅拌,降至30℃左右时浸泡8~10小时,捞出用细沙
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液,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30℃左右条件
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净水冲洗一遍,一般5~7天即可发芽。当有70%
以上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3.2播前准备:用60%的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水稻土和40%的猪粪混合
均匀作为培养土,再加适量的三元复合肥以及25%的多菌灵1两。然后做
苗床,床宽1.2米,需要的时候每亩铺地热线80~100瓦,然后在上面铺
10厘米厚的营养土,浇透水以备播种。
3.3播种:播种选晴天的上午进行,将出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上
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后盖地膜。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
夜间16℃~20℃,地温20℃左右,一般5~6天可出齐苗,70%出苗后撤
去地膜。
3.4苗期管理:齐苗后适当降低室温,白天20℃~25℃,夜间15℃,并且
向苗床撒一次干营养土,防止带帽出土,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后再撒一次,
每次厚度0.3~0.5厘米。当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方法是10~
15厘米行距开小沟,沟内浇水,按10厘米株距摆开,然后盖营养土。分
苗后加强保温,白天28℃~30℃。夜间16℃~20℃。当幼苗心叶开始生
长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3℃~15℃,防止徒长。定植
前10天左右进行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2℃左右。
4、定植:
定植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多元复合肥50公斤,在晴
天进行定植,沟内浇足水,水渗后栽苗。株距30~35厘米,亩栽2500~
3000株,后覆土。
5、大田管理
5.1中耕:定植后3天进行一次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缓苗。
5.2肥水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如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到门
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公
斤。当茄子坐果后,每5~7天浇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亩施
尿素10~15公斤。
5.3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后,保留二杈状分枝,并将门茄下的腋芽去除。

六、茄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1、茄子主要病虫害诊断
主要病害:茄子黄萎病
主要虫害:叶螨(红蜘蛛)
茄子黄萎病:发病初期,先在叶脉间发生褪绿,后褪绿斑变褐
而枯死。在白天温度高时,大部分叶片萎蔫,但夜间恢复正常。
严重时,可造成落花、落果、落叶和僵果。剖茎观察维管束变
为褐色。
(2)、叶螨:体发红,如针尖大小,肉眼可见。
茄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1)、茄子黄萎病:属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
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次年从根部伤口、幼根表皮
及根毛侵入。病菌在种子中越冬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在田间
主要靠灌溉水传播。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9-24 ℃。田间湿度大、
重茬地、缺肥或偏施氮肥发病重。
2)、叶螨(红蜘蛛):在露地茄子和周年生产的温室茄子上全年
均可发生。
以有性生殖为主,也可孤雌生殖。靠爬行、风和农事操作进行
扩散、传播。
茄子主要病虫害害综合防治
(1)、种子处理:将温汤浸种和多菌灵液浸种结合使用,即先
进行温汤浸种,再进行多菌灵液浸种。
(A)、温汤浸种:将茄子种子放入55℃恒温水中均匀浸泡
20-30min。
(B)、多菌灵液浸种:将茄子种子放入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液中浸泡2.5hr。
)、苗床土处理:在配制好的营养土中按每100kg干营养土加入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各30-50g并
充分混匀。苗床育苗的则在播种前先铺5-8cm厚的消毒营养土,
播种后再覆2cm消毒营养土;营养钵育苗则在营养钵中直接填
入消毒营养土。
苗期管理:苗期主要以提高地温、控制浇水和降湿,减少苗期
病害的发生。
(4)、培育壮苗:壮苗是番茄抗病、丰产的基础,也是辣椒病
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指标:幼苗4叶1心,叶片
肥厚,叶色浓绿,株高15cm,茎粗0.6cm~0.7cm,现花蕾,
无病虫害。
5)、田间管理
(A)、高垅栽培、小水细灌:高垅栽培、小水细灌,防止灌溉
水淹到茄子植株的根茎部和田间积水,阻断茄子黄萎病的传播
途径,对防治茄子黄萎病有重要意义。保护地栽培实行高垅覆
地膜、膜下灌水或滴灌。
(B)、培土护根:在茄子植株封垅前,每浇一次水后要进行中
耕培土,保护茄子根茎部,防止下次浇水淹到根茎部。
)、嫁接防病:利用茄子与野生茄子进行嫁接,可有效防治茄子
黄萎病。
(D)、及时拔除病株: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移至田外
深埋或烧毁。在病穴及其周围撒一小把熟石灰或浇灌4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消毒。
(E)、清理田园:番茄收获完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残枝败叶
集中销毁,减少田间病原。
轮作倒茬:茄子黄萎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与非茄科
作物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数量。一般与非茄科作物轮
作3年以上。
(7)、药剂防治
以选择生物药剂防治为主
A、叶螨:用1.8%齐螨素(系列品种有爱福丁、虫螨克、阿巴
丁等)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喷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