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整理

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整理

1、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

2、纪录片:(电视专题) 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3、电视专题片: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真实地记录客体对象,并对主题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对客体对象运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段进行表现的电视片。

4、电视专题片的功能与特征(一)电视专题片的功能1、记录历史,2、认知功能(二)电视专题的品格、特征1、纪实性对于电视专题是具有质的规定性之品格(真实性)2、电视专题还应该具有思维的品格(思考性)3、电视专题应具有审美的品格(艺术性)5、电视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鲜明、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特征: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它要求节目的内容、类型系统化,时间长度规范化,节目编排条理化:它要求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固定的片长、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的播出时段、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栏目主持人,以便观众定期、定时收看;它可以是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表现形式的综合,及现场与北京报道的综合,或是纪实报道与谈话节目的综合。

6、电视节目栏目化:将反映同一内容和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栏,使它有固定的名称、标志、开始曲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固定的时间播出。

栏目化主要优点:1、有利于电视观众记忆和收视.2、有利于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管理、电视节目的运作和节目的编排。

7、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形成由文艺、新闻和社会教育节目构成的三大支柱。

8、电视栏目与电视节目即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电视节目:新闻栏目、娱乐栏目、社教栏目(生活服务栏目);功能:传播新闻、文化娱乐、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电视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依次变化,就像竹竿一样,有着一个个的节,每个节代表着一个时间段,每个不同的时间段播出不同的内容,于是这种不同的时间段为节目。

电视栏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节目的编排形式,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单位。

因此人们习惯上把栏目叫做节目。

9、电视栏目的发展:多样化发展阶段(1958—1983):从电视节目向电视栏目发展:从社教节目为主向各类专栏发展:从封闭制作向开放协作发展。

这时电视节目由新闻、文艺和社会教育构成三大支柱,专栏节目得到发展:1979年8月开办的《为您服务》专栏,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栏目化的形成阶段(1984—1999):栏目规范化、栏目类型化(CCTV9《青岛要塞》、1993年上海台《纪律片编辑室》)和栏目的个性化发展,专业化发展阶段(2000年起):从专业频道的特色栏目、品牌栏目发展到系列栏目的设计。

制播分离:就是将节目制作的只能从电视播出机构内剥离出去,成立专门的制作公司,电视台主要负责节目的评估、收购和编排播出,它与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是一种买卖关系。

10:电视栏目的策划与设置,是在当今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为应对媒体的竞争而对电视栏目进行准确定位的一种应用性研究。

它涉及受众对象的划分、栏目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媒体环境的分析因素,其最终目的应该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1、电视栏目设置的类型:A、栏目表现对象:对象型栏目(指面向特定对象播出并侧重表现特定范畴或兼而有之的专栏节目形态);公共型栏目(指无特定对象,面向全社会广大观众的栏目);B、按栏目的表现内容分:1、新闻信息专栏2.社会教育类栏目(社会政治类、文化教育类、经济类、科技类)3.娱乐类栏目(也称文艺类,包括欣赏性、综合性、竞赛性栏目)4.服务类栏目(分单一型、综合型,指导型、公益型、广告型)C、按栏目的表现形式:1.电视纪录片式——电视栏目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如央视《见证》北京台《纪实天下》上海台《纪录片编辑室》93年至今)2.电视访谈式(讲座式、辩论式、对话式)3.电视杂志式:电视杂志节目的创立。

电视杂志节目的定义:在统一名称的栏目下,由几个相对独立的节目单元组成。

电视杂志节目的特点: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12、电视栏目定位:电视栏目定位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受众定位、内容定位和形式定位)1.定位的含义:是指从为数众多的商品概念之中,发现或形成有竞争力,差别化的商品特质及重要因素。

2.定位的意义:定位是策划的基础,是对受众对象的认同,也是对媒体风格的认同。

3.定位的内容:栏目的对象定位:即受众定位,就是确定栏目的目标受众(《半边天》的受众定位是妇女)内容定位:包括栏目的宗旨、性质、文化品味、地方特色形式定位:包括栏目的结构形态(杂志型、专题型)、表达方式、时段选择13、电视栏目设置的依据(一)栏目设置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因素除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主要有媒介的接受对象、媒介的竞争者和控制者)1.栏目的接受者因素——媒介的接受者如何影响到媒介的定位?电视栏目的竞争,说到底是对目标受众的竞争。

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在现代社会,受众的主权得到了强化,受众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受众的细分化已成为必然,受众群体的变化也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媒介产品市场的变化。

(受众的细分标准:受众环境、受众状况、受众兴趣和受众习惯)2、媒体的竞争者因素(1)引进中的模仿;(2)相似中的差异;(3)跟进中的超越3.媒体的控制者因素:即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对媒体进行控制的组织和个人。

(1)政治组织对媒体的控制;(2)经济组织对媒体的控制(二)栏目设置的内部影响因素1.软件资源(人才资源)栏目的策划与制作,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合适人选投入实施。

其次,也可依据现有人才的优势与长处,因人而设立栏目。

如凤凰卫视中文台因人而设立的系列栏目:鲁豫系列:《凤凰早班车》、《鲁豫有约》、《鲁豫新观察》;文涛系列:《锵锵三人行》、《文涛拍案》吴小莉系列:《小莉看时事》2.硬件资源即媒体的资金、设备、技术条件,这是媒体新创办或改版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媒体技术、设备的支撑,如《南京零距离》的百台市民摄像机的充分利用,湖北《经视直播》的大量投入。

3.节目(信息)资源任何一个媒体,要维持每天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要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创办新的栏目:如气象资源的充分开掘。

·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有许多栏目是信息资源再度开发应用的典范,因此,有人总结凤凰卫视的办台特色是“剪刀+唾沫”:“剪刀”是对电视信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作方式。

“唾沫”即讲述与解说。

14、电视栏目创新的方法为什么要进行电视栏目创新?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电视媒体品牌建设的需要。

1、抢占先机;2、抓住市场;3、重视原创几种创新模式模仿式(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开心辞典、非常6+1、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组合式(《往事》:谈话+专题;《娱乐现场》:新闻+娱乐、《媒体大拼盘》:内容组合)独创式(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凤凰早班车:说新闻;有报天天读:读报新模式等)电视栏目策划设置的程序1.明确目标:办既有价值、又有卖点的栏目2、收集信息(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意见或建议、个别交谈、文献研究)3、创意构思《东方时空》几种创意方法:头脑风暴法、核对表法、借用法、改变法、变大法、减小发策划方案(文本)撰写方法基本格式⑴标题;⑵策划的动机、背景;⑶栏目的宗旨(目的和目标);⑷栏目的定位(内容的定位、受众的定位);⑸栏目的内容、选题;⑹栏目的版式(通版型、杂志型、大时段型);⑺栏目的风格与样式(内容、包装、主持人、拍摄制作等方面体现);⑻运作方式(编导核心制、制片人核心制、主持人核心制);⑼经费预算(效益预测);⑽活动与宣传;⑾时间安排和进度15、纪录片:(电视专题) 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或追随采访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16、纪录片的本体特征1.无假定性的真实2. 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3. 情境化的叙事方式17、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或风格:格里尔逊式、真实电影式、访问式和反射式17、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1.创作思维不同:纪录片: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创作者的思想隐蔽渗透在对生活的展现之中;专题片:允许采用“表现”的手段,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可直接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和主张,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渗透。

2.表现生活的手法不同:纪录片:多采用长镜头或同期声展现生活的真实,多反映“一般现在时”的生活,较多运用跟拍、抓拍、偷拍等拍摄方法;专题片:从运用象征、联想、烘托、对比等艺术手法,甚至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扮演、补拍和摆拍。

3.结构形态不同:纪录片:以“时间”变化为依据的“纵向结构”;专题片:以“空间”变化为依据的“横向结构”,往往依主题的需求而选材,材料与材料之间都是破碎的,不连贯的材料组合。

18、电视纪录片的策划要点:一、纪录片的选题1. 时代性题材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它是。

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流倾向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2.新鲜性题材具有人们所不熟悉的,又普遍感觉兴趣的有别于事物常态的性质。

善于发现新视角3.人文性题材具有人文价值内涵,能够引起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要关注民生(下岗问题、移民问题、土地问题、养老问题、环境问题等)《三峡移民》从感和人性角度去关注一个特殊群体的命运。

要关注自然(《回家的路有多长》《英和白》《平衡》《帝企鹅日记》;要关注科学教育4、复杂性纪录片要有一定的容量,它所涉及的材料要足以支撑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相应的时间长度。

选取的题材要有;曲折的人生经历;深刻的思想内容;广泛的涉及面二、纪录片的结构1.珠串式2. 逐层递进式3. 辐射式4、漫谈式三、纪录片的采访与摄影(一)前期的准备工作(二)纪录片的采访(三)纪录片的拍摄(四)后期制作19、纪录片栏目化一、纪录片栏目化的意义(一)、纪录片是电视栏目之母(二)、纪录片靠栏目融入市场(三)、纪录片带动了栏目繁荣二、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前景一是选题范围越来越广;二是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三是走向市场;四是播出频道化、栏目化(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探索CETV3改版后主推纪录片湖南台推出金鹰纪实频道)20(一)电视新闻栏目化:即指把电视新闻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排方式和播出方式,并在电视媒体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