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b
d
N
c
6、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B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山体的不同部位
缓坡 200
300
山顶 400
400
鞍部
500
陡坡
山顶
陡崖
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是闭合曲线 (4)不相交(除陡崖) (5)疏缓密陡
高密低疏
高疏低密
凹坡 可通视
被阻挡
凸坡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D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在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中,能 体验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的是D ( )
5° 10° 15°
B 10°
20°25°
5° D 0°
例尺最大的一幅
是:( C )
下列四幅经纬网地图,图幅一样大,那么比例尺
最大的是:
D
100 200 200
500 550 100
800 1000 780 790
300
160
100
50
100
150
A
B
C
D
读图1.1.7经纬网示意图
区 (图D中甲)、乙、丙三个阴影
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 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B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 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
★比例尺增大为原来的2(或4)倍,图幅面积需为原来的4( 或16)倍,即图幅边长需扩大1(或3)倍;比例尺缩小为原 来的1/2(或1/4),图幅面积需为原来的1/4(或1/16),即图 幅边长需缩小1(或3)倍。
单位距离的高差越大,坡度越大
练习: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C
地形剖面图(下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上图)中的哪
条剖面线画出来的?
A.AB B.CD
C.EF
D.GH
3、图中A为 盆地 地形区,理由是 从等高线的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
300 400
200
600

500
100

(2)欲在图中此处建大坝,如图所示坝高可能有多 少米?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等深线
-300m-200m
等高线
A
-100m 0m 100m200m300
B
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A
B
步骤1:定剖线
180
210 240
解决问题
判定得知:G点能观察到经过H处的车辆。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 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 的视线。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1、工作内容与地图配置恰当的是:( C ) A、国土规划用大比例尺地图 B、城市规划用小比例尺地图 C、修建公路用大比例尺地图 D、指挥作战用小比例尺地图
2、在两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若甲图的比例尺 是乙图的1/3,那么 ( A )
A、甲图1cm代表的实地距离为乙图的3倍 B、甲图1cm代表的实地距离为乙图的 1/3 倍 C、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乙图的3倍 D、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乙图的1/3倍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A_
A
B
C
D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 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 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 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D 1.DC和AB相对高度?
A
2.区域内最大高差?
3.崖顶海拔?
B
4.崖底海拔?
5.陡崖相对高度?
6.D点气温15℃,C点气温?
7.甲、丁地的温差是多少?C
鞍部



山谷


陡坡


缓坡
山顶 山脊
山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为▲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

侧,坡度向外降低
放射状水系
四周低,中部高
800
平原
丘陵
等高线稀疏,值小 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
类似山地,值小 海拔在200-500米,起伏小
E




W

梯田
火山口
等高线近圆形,自里往外,数
等高线平行,稀密分组明显 值先增大后减小。海拔较高,
海拔较低,等高距较小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外两侧
峡 谷
500

400 流
300
300 400



400
400 300

线
200


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A:100m<HA<150m B:0m<HB<50m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100
100 50
50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等高距为200m)
C
A.100、10
B.100、500
C.500、250 D.500、350
例题:A处潜水的流向为 ( C)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南向北
图中河流流向为: 自东向西
5、有关右图(圆心为极点)四个箭头所示方向的叙述,正确 的是: D
A、a、c相同,b、d不相同 B、b、d相同,a、c不相同 C、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相同 D、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不相同
a
a
A、a、c相同,b、d不相同
B、b、d相同,a、c不相同
C、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相同
b
d
D、四个箭头所示方向都不相同
N
c
3.指向标指向法 在无经纬线指向的 图上,常用指向标 法,指向标的箭头 一般指向北。
图例:符号
注记:数字和文字
首都
省级行 政中心
一般 城镇 洲界
国界
未定国
· ·省直,辖自市治界区,
(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比 较,最好先转化为同一方式, 即数字式来比较。)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 确度越低。
比例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内容最详细是 ,最简略的是 。
这就需要在图的中间有一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周围山峰较之矮。 本题中A所示是一处悬崖,B所示是鞍部,C所示是山顶,同学们在 做这一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形。
1.根据等高线判断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 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 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 小为C>A>D>B。

乙 甲
8 、判断气候特征: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如火洲 吐鲁番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A
h AB坡度 = h
D
B
D
(1)河流流向 西北 东南 乙
2.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
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
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B>D>A>C。
3.根据比例尺判断
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 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C>D>B。
实地范围相同: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比列尺越小;
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
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 就越大。
3° 4°
26° A 25°
25°29′25°30′
11°26′ C
11°25′
下列四幅图幅相 同的地图中,比
N
(2)桥梁走向 东北——西南
(3)桥梁长度
(4)画出乙山的 1100 山脊线,并判断 走向。
甲 河流
500
1:50000
(5)假如某考察队在甲地测得气温为15℃, 那么乙地的气温约为——℃
7.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75 80
65 60
55
70 65
900 ⑤
800
700
⑥ 500 400
1、按地表形态来看,A处是 山脊 ,C处是 鞍部 , E处是 陡崖 。
2、甲、乙、丙三条支流的画法中不合理的是 。理 由是? 丙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丙 甲

3、图中最适宜修建水库的拦河坝的地点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