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讲课教案

SP-MF-2103-01-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讲课教案

*****制药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程序 题 目 注射用头孢他啶工艺规程 编 号 SP-MF-2103-01 复 印 数 页 数:共 9 页 第1页

编制部门 制 造 部 QA审核 年 月 日 起 草 年 月 日 批 准 年 月 日 部门审核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文件发至 制造部、车间、质监部、办公室

目 的:建立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工艺规程,以保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工艺步骤按规定执行。 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全过程。 责 任 人:制造部经理、粉针车间主任、粉针车间管理员、质监部经理。 内 容:见附件 注射用头孢他啶生产工艺规程 目 录 1.产品概述 2.处方和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工艺洁净级别划分、工艺监控点 4.工艺条件与操作要点 5.质量标准(原料、包装材料、成品的法定标准、企业标准) 6.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7.技术安全工艺卫生与安全环保 8.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产品概述: 【品名】中文名:注射用头孢他啶 英文名:Ceftazidime for Injection 【规格】1.0g、0.5g、0.75g、1.5g、2.0g(按C22H22N6O7S2计) 【剂型】本品为注射用粉末。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H、H、H、H 【作用与用途】用于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 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对于由多种耐药革 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免疫缺陷者感染,医院内感染以及革兰氏阴性杆 菌或铜绿假单细胞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为适用。 【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等,一日4~6g(2~3瓶),分 2~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日。 2.泌尿系统感染和重度组织感染等,一日2~4g(1~2瓶),分2次 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7~14日。 3.对于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可酌情增量至一日0.15~0.2g/kg,分3次静脉滴注。 【贮存条件】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规格】西林瓶装,1.0g×10瓶/盒、0.5g×10瓶/盒 0.75g×10瓶/盒 2.0g×10瓶/盒 1.5g×10瓶/盒 【有效期】2年

2.处方和依据: 本品系由头孢他啶和碳酸钠无菌混合粉按无菌分装工艺分装而得,分装规格为1.0g、0.5g、0.75g、1.5g 2.0g(按C22H22N6O7S2计)。处方依据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国药典》。 3.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划分、工艺监控点 3.1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划分

3.2工艺监控点: 3.2.1胶塞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洗涤前胶塞外观 无胶屑等杂物,颜色均匀, 胶边齐整 目视 每批一次

原料称量 分装压塞

灯 检 贴 签 包 装 入 库 西林瓶、胶塞 标签准备

包装材料准备

器具准备

成品检验 轧 盖 铝塑盖清洁灭菌

一般生产区 十万级区 一万级区 万级区下 2 洗涤用水可见异物 毛点<5个/300ml,无异物 目测 每批一次 3 灭菌后胶塞洁净度 50只中毛、点<10个,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每批一次 4 灭菌后胶塞的细菌内毒素 符合标准规定 鲎试剂法 每批一次 5 灭菌后胶塞的水分 ≤0.5% 干燥失重法 每批一次

3.2.2 西林瓶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 量 标 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洗涤前瓶子外观 无色、无结石、无气泡、无破裂、无油污等、平整光滑、端正。 目测 每批一次

2 过滤循环水的可见异物 无 异 物 目测 每批一次 3 新鲜洗涤水可见异物 毛、点<5个/300ml, 无异物 目测 每批一次 4 洗涤后瓶子的洁净度 毛、点<3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1小时一次

5 灭菌后瓶子的洁净度 毛、点<3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1小时一次

3.2.3铝塑盖洗涤灭菌: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清洁前铝塑盖的外观 无杂质、油斑、松落等 颜色均一、平正光亮 目视 每批一次

2 灭菌后铝塑盖 的洁净度 无杂质、纤毛、油污等 目视 每批一次 3 灭菌后铝塑盖 的外观 无溶塑、变形、变色、 水珠等。 目测 每批一次

3.2.4分装压塞: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分 装 间

尘埃粒子 符合SOP-QC-1030规定 尘埃粒子计数器 每月一次 温度 18-26℃ 温度计 半小时一次 相对湿度 45-65% 湿度计 半小时一次

菌检 符合SOP-QC-1032规定 沉降菌检查法 每周二次

2 分装 压塞 器具

洁净度 目测 每班一次

干燥程度 干燥无水 观察 每班一次 3 西林瓶 参照3.2.1规定 4 胶塞 参照3.2.2规定

5 分装前药粉 可见异物 毛、点<5个/瓶/无异物 可见异物检查法 每桶一次 检斤 符合标示重量 称量 每桶一次 色泽 符合标准规定 目测 每桶一次

6 电子 天平

安放平衡度 水平平衡 观察 每班两次

允许误差 千分之一 观察 15分钟一次 7 分装装量 ±5% 电子天平称量 15分钟一次 8 分装半成品可见异物` 毛、点<7个/瓶,无异物 检可见异物查法 1小时一次

3.2.5轧盖: 序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频次 1 轧盖后铝塑盖的 外观 无松盖、歪盖、脱盖、皱盖 目视 半小时一次

2 卡边尺寸 1.5~2.5mm 测量 每班一次 3 轧盖完好率 >99% 目视 每批两次

4. 工艺条件与操作要点: 4.1原料准备: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分装用原料药粉,并由二人以上对其生产厂家、批号、进厂编号、检验单号、用量等进行核对、签字。原料按照物净程序进入料存间。 4.2 器具准备:操作人员根据器具、材质、用途的不同,分别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1,SOP-MF-2002,SOP-MF-2003对器具进行洗涤灭菌处理,将灭菌好的器具转移到各个使用点。 4.3胶塞洗涤灭菌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胶塞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6对胶塞进行粗洗、精洗及120℃2.5小时烘干灭菌处理,胶塞冷却至50-60℃后在百级层流罩下出箱,盛装于经灭菌的不锈钢桶中,加盖,存于贮存间备用。要求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需回烘处理。 4.4西林瓶洗涤灭菌: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单与仓库交接领取西林瓶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7对西林瓶进行理瓶、洗涤及350℃5分钟干热灭菌处理,西林瓶由灭菌干燥机和输送网带、分瓶转盘,输送带输送到粉剂灌装机输送带上。此项操作要与分装半压塞同步进行,从出瓶到输瓶均要在万级区百级层流罩下进行。西林瓶要求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需重新洗涤灭菌。 4.5分装压塞: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由二人以上复核分装用原料药粉、品名、规格及分装装量范围,确认无误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3对原料药粉进行分装压塞。分装压塞在万级区百级层流罩下进行。分装压塞好的制品由输送带传到轧盖间。装量差异控制在±3%,每15分钟检测一次装量差异。 4.6铝塑盖清洁灭菌: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铝塑盖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08进行清洁灭菌,即先用10目筛筛去异物、杂质后,再进行110℃,2小时烘干灭菌处理。铝塑盖冷却至50-60℃后装于不锈钢桶内,盖好备用。灭菌后需在36小时内使用,否则需回烘处理。 4.7轧盖:操作人员根据生产指令,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4对分装压塞后制品进行轧盖。轧盖与灯检同步进行,轧盖的制品由输送带传到灯检处。 4.8灯检:灯检处设在包装间,灯检台上亮度要求大于1000LX;灯检人员视力要求裸视达0.9以上,无色盲,身体健康。灯检人员进入灯检处后,根据生产指令,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F-2015对轧盖后制品进行灯检,灯检过程中要随时向轧盖处反馈轧盖质量。灯检合格品自传送带传到包装间贴签处。灯检合格品若因故不能连续下道贴签之工序时,必须用蓝色周转筐装好,放于指定地点,并做好标记;灯检不良品集中放好并及时处理。 4.9贴签:贴签处设在包装间,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规定穿载白色工作服进入。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标签后,将标签装在贴标机上,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MP-MF-2016对灯检合格品进行试贴、贴签及检瓶。贴签后制品直接进行包装或装在专用蓝色周转筐里,存放于指定位置,并做好标记。废签及剩余未打印批号的标签按SMP-MF-1023程序管理要求分别处理。 4.10包装:操作人员根据包装指令与仓库交接领取包装材料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MP-2017进行包装操作,先将中盒、大箱打印批号、有效期、进行包装流水作业,其过程为:装中盒→放说明书→贴封签→装箱,放合格证→成品库待检处→抽样送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合格后封箱、打包→入库。 4.11入库:将打包好的成品按成品入库程序入库,分批码放在成品库合格区垫存放。 5.质量标准(原料、包装材料、成品的法定标准、企业标准): 参见SMP-QA-1044、SMP-QA-1045、SMP-QA-1046、SMP-QA-1051、SMP-QA-1052、 SMP-QA-1053、SMP-QA-1054、SMP-QA-1055。 6. 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物料平衡率:洗瓶碎瓶率≤1%,分装合格率>94%,标签损耗率<2%,说明书损耗率<1%,中盒损耗率<0.5%,成品率≥93%,原料总平衡率90~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