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困境与前景
作者:*** 班级:汉语B131班 学号:************ 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困境与前景 作者:张婷 班级:汉语B131班 学号:201306014123
摘要:目前,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趋紧密。其中尤以中日韩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作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中日韩三国在世界上也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东亚经济的区域化实际上就是中日韩经济的区域化。当下,中日韩的经济区域化合作既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围绕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 中日韩 经济区域化 困境 前景 东亚,亚洲东部的简称,广义上包括东南亚与东北亚,狭义上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5个国家,我们在这里讨论上的是狭义上的东亚。因为蒙古和朝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与其他国家联系不紧密,因此,我们谈论的东亚经济区域化,实际上就是谈论中日韩经济的区域化合作。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谈一下东亚经济区域化问题,其中着重谈一下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困境与出路
一、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必要性 1、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经济资源跨国界的流动和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间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由于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合作,建立共同的商品贸易市场和生产要素贸易市场,实现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并协调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对区域外国家更加优惠的贸易、投资政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组织或国家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此类区域组织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东亚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上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相互依存度迅速加大,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投资推动贸易、贸易又拉动投资的互相促进格局。东亚已经具备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但可惜的是,中国、日本、韩国虽同处于东亚,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共同体。这不仅将使东亚地区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将在世界经济板块化的风险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日韩三国,应该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更多的努力。 2、亚洲缺少代表亚洲利益的区域合作组织 APEC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现有成员21个,成员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及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决定了各自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不同立场和态度。美国的目的是:依托北美贸易自由区,以APEC为纽带,联合澳、新、加等传统盟友,以美日同盟为中心,以同韩国、东盟原有的双边条约为基础,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太平洋沿岸国家组成扇形结构,把APEC建成可以与EU抗衡的经济集团。由此可见,APEC的成立虽然大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的进程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但从APEC至今所取得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成果主要代表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利益,不能真正代表亚洲的利益。因此,东亚经济要想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极,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紧密经济合作至关重要。 3、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截至2014年,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五大和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日本和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韩则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三国之间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使得三国彼此之间的经济依存度不断上升,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区域化成为必然趋势。 4、中日韩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中、日、韩三国都是东亚的重要国家,三国的经济总量占亚洲的重要位置,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特别是近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中日韩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强,中国可以提供广阔的市场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日韩则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彼此之间各取所需,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因此,必须加强三国合作,共同推进建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进程。
二、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困境与阻力 1、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政治制度因素 中日韩之间政治体制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造成三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韩则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模式的不同,导致三国追求的经济发展目标也不相同。而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其政治野心也不断膨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频频显露身手,甚至与中国唱对台戏,严重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因素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问题。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中日韩三个国家为三个不同的层级。首先,最上面一层也就是最发达的一层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前后,日本抓住美国经济衰退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短时间内使本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中间一层是韩国,韩国借助20世纪90年代历史机遇,缔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水平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最下面一层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经济仍以资源密集型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仍旧处在较低水平,与日韩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在构建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该区域内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无疑是决定该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始终保持对其成员具有足够约束力以及能否使其成员国(地区)充分享受到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差距极大制约了东亚经济的区域化。 3、美国在东亚的地区影响力 美国的抵制、反对态度势必影响到东亚的整合。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向东亚转移生产技术和开放本国市场,虽与其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目的,它试图通过扶持中苏周围的中小国家经济增长来遏制中苏的发展壮大。而冷战结束后,则主要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二战后东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安全关系是在美国霸权主导下塑造的,美国通过双边同盟的构筑来控制东亚地区,至今日韩仍与与美国仍保持着安全同盟和密切的军事关系,并且美国在日韩都有驻军,每年都举行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使美国在东亚地区保持着强大的政治、军事影响。为了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它必然不想看到中日韩之间合作的高度密切。 4.双边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问题 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问题影响了各国互信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到经济合作的深化。日本一些政治家坚持错误的历史观以及日本的政治大国野心和依附西方的本性,使它同中韩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波动,特别是本近些年来进一步依附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了与其技术、军事联系,通过了《日美防务合作指针》和与美合作建立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最近又以帮助美国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出兵海外,进一步引起东亚国家的反感和舆论谴责,使得中韩对日本保持警惕,不信任感加强。日本不能正视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韩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企图篡改历史,经常做出伤害中韩两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同时中日、日韩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形势也日益严峻,如日韩独岛、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解决领土争端唯一可行的方法是谈判协商,即使暂时无法解决,也应该达成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共识。但近些年来,三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日益公开和激烈,甚至引发军事对峙。这些都使东亚地区的合作蕴涵着不稳定的因素。 5.缺少一个能够推动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核心国。 众所周知,法德轴心是推动欧共体乃至欧盟建设的主导力量,而在东亚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有力的核心:日本近年来经济低迷,加上其他问题很难担当领导经济发展的重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尚不足。而韩国由于自身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无法根中日相比,自然也不能担当核心地位。由于缺少核心国,中心货币(亚元)一直没有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东亚经济对外贸易结算中70%都用美元,所以美元稳定与否对出口影响很大。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日益明显,制约了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潜力。另外由于各国都希望在东亚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过程中寻求最大利益,如何处理东亚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关系到东亚经济合作能否深化的重要因素。各国之间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谋求双赢和共赢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拖合作的后腿。 虽然,中日韩之间经济区域化存在诸多障碍,但也并不是没有化解之策,接下来我就谈一下东亚经济区域化的前景与出路。
三、中日韩经济区域化的出路 1、进一步加强贸易与投资合作,共同促进东亚经济发展 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内贸易进一步扩大。东亚各国贸易的相互依存度很高。对中国而言,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与韩国的贸易额居中国外贸总额的第六位。对日本而言,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国。对韩国而言,中国和日本分别是它的第一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仍有较大空间,因此,进一步加强三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必将使三国之间的贸易额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 2、中日韩三国要营造安全的经济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和平对东北亚地区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中日韩因历史问题、领土纷争等问题,而持续影响三国的经济合作,则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三国之间必须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妥善解决领土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日本要正视历史,勇于对过去犯下的罪行负责,不做伤害中韩人民感情的事情,为东亚。经济区域化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3、中日韩三国应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将随着其经济规模的扩大持续增加,日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