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组成〗
柴胡 白术 当归 茯苓 白芍各10g甘草5g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 【症状】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 痛目弦,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 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主治
风寒霍乱
病机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脾胃不和
症状
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 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方解
外散风寒,内化湿浊, 藿香三两(15g) 君 理气和中,升清降浊 半夏二两(10g)
调和营卫,调和药性, 调和脾胃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组成〗茵陈30g 栀子15g 大黄9g 〖主治〗湿热黄疸。 【症状】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橘如色, 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 脉沉数者。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三、方 剂的剂
型
传统剂型:汤、丸、散、 膏、丹、酒、露、茶、锭。
现代剂型:流浸膏、浸膏、 片剂、冲剂、糖浆、注射剂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二 常用方剂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组成〗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6g 甘草5g 荆芥穗5g 牛蒡子9g 淡豆豉5g芦根15g 〖主治〗 风热表症,温病初起。 【症状】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 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症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量汗出,口 渴,咳嗽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舌尖红,脉浮数。
一 方剂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 (2)熟悉常用代表方的组成、功用(7首:
银翘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逍遥散、
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
(3)了解方剂方的剂基组本知成识学时变化及剂型
一、概述
方
剂
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 上,按照组成原则,选择
适当的药物,确定用量,
苍术一钱(10g) 臣
苦参一钱(10g)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疏风止痒
祛风燥湿 清热燥湿
木通五分(5g) 佐 渗利湿热 知母一钱(10g)
佐 清热泻火 石膏一钱(10g) 当归一钱(10g) 生地一钱(10g) 佐 养血活血 胡麻仁一钱(10g) 甘草五分(5g) 使 调药和中
功用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君:针对主病或主证(病因、病理) 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①一个方中的君药,是该方功 用的具体体现,如黄连解毒汤。
②君药一般药力宏厚,作用较全 面——麻黄汤之麻黄:发汗解表
③君药是方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成份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臣药(辅药):含义有二,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 证或主要病因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兼证或次要病因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下一页
柴胡(半斤)24g 君 和解少阳
黄芩(三两)9g 臣 清泄少阳之热
二者合用,一散一表,散不透表,清不 走 里,恰入少阳,和解(清解)少阳之邪
人参(三两)9g
佐 补益中气
①补气以祛邪; ②扶正以御邪
半夏(半升)9g 佐 降逆和胃止呕
甘草(三两)9g 使 调和药性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 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作 用的药物;
三是矫味药,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 服用的药物。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二)方剂的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 大的灵活性。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1.随证加减的变化: 2.药物配伍的变化: 3.组方的变化: (二)药量加减的变化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佐药:含义有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 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某 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 峻烈之性的药物;
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 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 相成作用的药物。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使药:含义有三。
恰当配伍而成,是临证治
法的具体运用。
方剂学是研究药物配方剂组 成原则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方剂与 治法
方从法立,以法统方
方剂与 药物
“药有个性之专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 “药有益亦有害,方有利而无敝”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 一)方剂的组成 2部分: 主药 辅药 4部分: 君 臣、佐、使
臣 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陈皮二两(10g)
白术二两(10g) 臣 健脾益气,祛湿止泻
茯苓二两(10g)
厚朴二两(10g) 佐
大腹皮一两(5g)
桔梗二两(10g) 佐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行气化湿 宣利肺气
调畅气机
紫苏一两(5g) 白芷一两(5g)
佐 发散风寒,芳香化湿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佐 使
炙甘草二两半(10g)
生姜 三两 大枣 四攻
①调和表里 佐
②生姜和胃止呕助半夏
③大枣助人参益气补脾, 助甘草和药性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பைடு நூலகம்
1.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证),口 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
2.热入血室:月经适断,往来寒热。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返回
玉屏风散录自《医方类聚》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消风散《外科正宗》
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主治
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 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 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解
荆芥一钱(10g) 君
防风一钱(10g)
牛蒡子一钱(10g) 蝉蜕一钱(10g) 臣
方剂基本知识学时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晃
主治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
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