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体疗法-本科_【PPT课件】

液体疗法-本科_【PPT课件】


2、定性:
低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1/3张含钠液
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 等渗性脱水处理。
3、定速:
累计损失量应于8-12小时补足,约每小时 8-10ml/kg。
注意:重度脱水伴休克需先扩容
适应症:重度脱水有周围循环衰竭者 补液量:20ml/kg(总量<300ml)
对新生儿而言,Na+的浓度较高,不宜采用
ORS补充累积损失量及预防脱水
口服量的计算:
预防脱水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20~40ml/kg 50~80ml/kg 80~100ml/kg
自由饮用
8-12小时
8-12小时
每5-10min一次,每次10-20ml
在无静脉输液条件的紧急情况下,也可用 于重度失水,按100~120ml/kg补给。
后两者需要适当稀释。 3.可用于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
相对禁忌症: 1. 重度脱水或呕吐剧烈者 2. 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3. 新生儿
ORS特性
优点: 渗透压接近血浆 Na+ 、K+ 、Cl-的含量浓度可纠正丢失的量 碳酸氢钠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口味易被小儿接受
缺点: 液体张力较高(2/3张),补充继续损失和 生理需要量时宜适当稀释
ORS注意事项:
ORS含电解质较多,久用易引起电解质过量,脱 水纠正后如还需补充继续损失量,应加入等量水 稀释使用。
如发现眼睑水肿可改为白开水口服。一旦脱水被 纠正,即停服。
ORS补液时,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 加重,则随时改用静脉补液。
(4)静脉补液
补液适应症:
1)中度以上脱水 2)呕吐频繁者
注 意:
2.累积损失量一般为总量的1/2,余下的 1/2为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3.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部份,能口服尽 量口服
4.若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按等 渗脱水补给.
第四步: 纠正酸中毒
1、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处理 2、重度酸中毒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气测定结果每用1.4
补液种类:2︰1等张含钠液 或 NS,合并有重 度酸中毒可直接用1.4% NaHCO3扩容
速度: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
注意:重度脱水伴休克患儿扩容后补充累积 损失量应减去扩容时的20ml/kg
第二步:补充继续损失量(又称为维持阶段)
定量:原则是量出为入(一般按照每天丢失 10-40ml/kg计算)
急性腹泻的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 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治 疗方法。
途径:
口服
静脉
液体疗法目的: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紊乱
恢复和维持体液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
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
(1)关于溶液的两个概念:
①溶液的渗透压:代表溶液中所含溶质颗粒的数 量,所含溶质颗粒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
通常定义血浆的渗透压为等渗,高于血浆渗透压 的液体称为高渗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液体称为 低渗液。
儿科临床一般选用等渗液,常用的等渗液包括: 0.9%NaCl、5%GS、1.4%NaHCO3等。
②液体的张力:是指溶液进入到体内后的渗透压 与血浆渗透压之比。
由于葡萄糖进入体内后,逐渐被氧化成CO2和 H葡2萄O,糖失,去溶其液渗进透入作体用内,后因,此渗等透渗压溶会液降中低若。含有
而电解质不会被分解,其渗透压恒定,所以液体 张力是指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
液体张力计算是等渗的电解质溶液份数占总溶液 份数的比值。只有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也就是说 把糖除去,其他等渗电解质液体的份数除以总溶 液的份数就是该液体的张力。
等渗的电解质溶液份数 液体张力=
等渗的电解质溶液份数+葡萄糖液份数
例如:100ml 0.9%NaCl、100ml 1.4%NaHCO3、 200mlGS,张力= 1/2
又如:100ml 0.9%NaCl、100ml 5%NaHCO3、 200mlGS,张力= 9?/13 5%NaHCO3加2.5倍糖水变成1.4%NaHCO3
一般等渗性脱水补充1/2张的电解质溶液 低渗性脱水补充2/3张的电解质溶液 高渗性脱水补充1/3张的电解质溶液
补液原则: 三个“三”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三见(见尿补钾、见惊补钙、见酸补碱)
补液方法:
首先确定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 然后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决定 补液量和溶液的性质 最后定补液的速度
补液步骤:
第一天补液步骤: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 维持量
第一天实施方案
补液步骤
补液量(ml/kg.d) 轻度 中度 重度
补液 张力

补液 时间 (小时)
扩容阶段 0
0
20 等张 0.5~1
快速阶段
总量的1/2
1/3~2/3 8~12
维持阶段
总量的1/2
1/2~1/5 12~16
总 量 90~120 120~150 150~180
24
1. 在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 快速扩容(该部分液体属于累积损失量)
③常见的混合溶液
简称
NS
5%GS
1.4%NaHC O3
张力
2:1等张 2
1
等张
4:3:2
4
3
2
2/3
2:3:1
2
3
1
1/2
2:6:1
2
6
1
1/3
1:2
1
2
1/3
1:4
1
4
1/5
④口服补液盐(ORS)
口服补液盐渗透压为等渗,张力为2/3张
(3)口服补液法
适应症: 1.轻、中度脱水、呕吐不严重的患儿。 2.可用于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及生理需要量,
定性:1/2-1/3张含钠液
定速:在补充完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 内均匀滴入,约每小时5ml/kg
第三步:补充生理需要量(又称为维持阶段)
定量:原则是根据患儿进食情况作调整(进 食差的患儿按照每天60-80ml/kg计算)
定性:1/3-1/5张含钠液
定速:补充完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内, 在继续损失量输完后滴入,约每小时 5ml/kg
累积损失量:发病后到补液前水和电解质总的 丢失量
继续损失量:补液过程中若腹泻和呕吐继续存 在,继续丢失的水和电解质的量
生理需要量:患儿进食量达不到基础代谢需 要时,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
第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又称为快速阶段)
1、定量:
轻度脱水:50ml/kg 中度脱水:50-100ml/kg 重度脱水:100-120ml/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