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个不是授权必须遵循的原则( D )。
A 重要性原则 B适度原则 C权责一致原则 D控制幅度原则 E 级差授权
原则
2、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将1.1型管理方式称为( C )
A 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B 中庸之道型管理 C 贫乏型管理 D 团队型管
理
3、管理方格理论中位于(1,9)位置的管理类型是( A )。
A 乡村俱乐部型 B 贫乏型 C 中庸之道型 D 任务型 E 团队型
4.管理方格图中,团队型管理的方格是处于( B )
A.9.1型 B.9.9型 C.1.9型 D.1.1型
5、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权力基础应是( C )
A 超凡权力B 传统权力 C 理性-合法权力 D 三者的结合
6、 在领导者的多种权力来源当中,其中有一种来源是建立在下级对上
级的恐惧感上的,下级认识到,如果不按照上级的意志办事,就会受到
惩罚。这种权力来自于__B___
A 强制权 B 法定权 C 专长权 D 个人影响权
7.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
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作为该研究所所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
是( D )
A.尽力满足各个非正式群体的不同需求 B.协调各个非正式群体的分
歧
C.禁止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D.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8.菲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高LPC型领导而
言,比较重视( A )
A.人际关系 B.完成工作任务 C.满意度 D.绩效
9. 豪斯(Robert House)的路径—目标理论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它
们是( D )
A.指导型、民主型、参与型、成就型 B.指导型、集权型、参与
型、成就型
C.指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成就型 D.指导型、支持型、参与
型、成就型
10.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
职工的关系很差。该领导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 C )
A.贫乏型 B.俱乐部型 C.任务型 D.中间型
11. 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年骨干职工,领导
风格宜采取( D )A.命令型 B.说服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12.在领导行为理论中,密执安大学的研究(即利克特Likert的研究)
结论表明,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与( C )成正相关。
A.高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 B.低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
度
C.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 D.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
度
13.在领导行为理论中,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在两个维度方面
皆高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 C )
A.高绩效和低满意度 B.低绩效和高满意度 C.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D.
低绩效和低满意度
14.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论所依据的两个坐标维度是( A )
A.对生产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 B.对生产的关心与对绩效
的关心
C.对生产的关心与对组织的关心 D.对绩效的关心与对人的
关心
15.某位领导很关心下属,对下属提出的需要尽可能给以满足,经常批
条子,但效果并不好,群众反映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会哭、不
会闹的乖孩子望奶兴叹。”这说明(C )。
A.满足需要必须是全体下属人员的共同需要,而不能是个别人的需要
B.满足需要不能采取批条子的形式 C.满足需要应经过组织程序,防
止偏听偏信
D.A和C
16.于先生受命前往一家多年亏损的企业担任厂长。到任之后,他待人
热情,早上早早地站在工厂的门口迎候大家,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不
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原因,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一周下
来,大家看到厂长每天都提前到厂,而且又待人热情,原来习惯于迟到
的员工也不迟到了。从这件事情来看,是什么权力使于厂长产生了如此
大的影响力?( C )
A.个人影响权 B.专长权 C.法定权 D.A和C
17.你的部门因预算的限制,有必要进行整编。你请了本部门中一位经
验丰富的人负责这项工作。他在你部门的每个领域都工作过,你感到他
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可他却似乎对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反应漠然。此
时,你应当采取哪种领导方式?( C )
A.高任务、高关系 B.高任务、低关系 C.低任务、高关
系 D.低任务、低关系18、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 ABC )。
A 法定权 B 奖赏权C 惩罚权 D 模范权
19.下面关于领导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BC )
A.领导性格理论认为,具有特定性格特征的人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
B.领导行为理论认为,判断领导是否有效关键看他做什么
C.领导权变理论关注领导者能力和环境的匹配
D.领导权变理论优于领导行为理论 E.领导行为理论优于领导
性格理论
20.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把管理中领导者的行为概括为
(BC )
A.对利润的关心 B.对生产的关心 C.对人员的关心 D.对制度
的关心
21.领导方式情景理论主要有( BCD )
A.管理方格理论 B.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菲德
勒权变理论
22.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下属成熟度高的话,不合适的领导方式是
(ABD )
A.指导型 B.参与型 C.授权型 D.推销型
2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D)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行为理论 C.领导周期理论 D.
领导权变理论
1、简述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答:①制定目标。②明确组织的作用。③执行目标。④评价成果。⑤实
行奖惩。⑥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2、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
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
成功。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
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
尊心。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
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指导型
领导(高任务-低关系);(2)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
(3)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4)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案例1 通用电气公司管理制度的变 五十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公司规模大了。权力完全集中于美国纽约总部,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改良组织结构。于是公司总裁卡迪纳先生决定实施分权制度。该分权制度由斯密迪一手策划,斯密迪行伍出生,非常强调纪律的作用,他认为,实施新的制度时,肯定有阻力,所以,必须由他说了算,基层人员要绝对服从,不能有异议。 斯密迪的制度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一个经理自己所能管理的企业规模是有界的。 他认为,一个经理自己所能胜任的经营规模,最大不能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再大就管不了了,按照他的观点,通用电气公司拆成了150个部门,各部门的经营规模不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各部门相对独立,各有各的经营业务,由各部门的经理负责管理,每个部门的经营直接对总裁负责,这样,通用电气公司就等于分成了150个"小公司"。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格局:当某部门的经营业务超过5000万美元时,按照斯密迪的观点,必须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 第二点,以部门经营的好坏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斯密迪在测评一个部门经营好坏时,设计了8项指标,其中,两个较为典型:一个是利润:一个是部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稳。可实际工作中,利润是很容易测定的,是多少就是多少。而长期利益的平衡怎么测定呢?当时无法测定,实际情况也测度不了。 第三点,管理是一种职业,直正懂得管理的人,什么都能管理好。 他认为,能管理好一个钢铁厂的人,也能管理好一个大菜市场。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特别注重流动能力的训练。一个管理人员应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做许多方面的工作,要训练他做市场工作、工程工作、制造工作等。这样,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这3年可能在做洗衣机生意,另外3年可能又去做核能的生意;让这些经理们流来流去,以训练他们的流动能力。 后来,斯密迪制度在公司的系统经营方面碰到了困难。1966年通过竞争,通用电气获得了新加坡一发电厂的承建权。该业务要求电厂的设计、基建、设备和安装等所有业务全由承建方一家公司承包下来,搞系统经营。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分成150多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承包所有这些发电厂的业务,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公司不得不必须成立一个协调部门--通用电厂公司,来组织各个业务部门共同承接下这种系统业务。但是,由于各业务部门已经有了自己的责权利,互相独立,其开展工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当通用电厂公司到各部门去购买各种设备时,各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本部门的利润,就尽量提高设备的售价。最后,通用电厂公司发现,各部门提供设备的价格,往往比外公司的价格还高。 1970年博希当上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进,采取有关措施对分权制度进行了完善。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斯密迪的改革措施,其目的是要在通用电气公司建立 A.事业部式结构 B.矩阵式结构 C.直线--职能式结构 D.混合式结构 2、斯密迪把管理看成一种职业,对于这种观点你的看法是: A. 更适合于高层管理者; B. 更适合于一般管理者; C. 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管理者必须精通本项领域的具体业务; D. 是否正确,取决于组织业务的复杂程度。 3、从斯密迪改革的措施中可以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 A.管理的系统原理 B.管理的权变原理 C.管理的责任原理 D.A+B 4.以下各项,哪一项在实行分权后可能会出现: A.销售额有可能不断地增加 B.部门经理的积极性受到压制 C.由于内耗,导致各小公司中是亏损 D.总公司总裁失去权威性 5、以上案例说明: A. 通用电气公司在分权制度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其实,分权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式,关键是其它方面也要配套进行。 B. 企业管理中有分权制度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公司的总裁要用人得当。 C. 分权制度不符合管理的一般原理,对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利。 D. 本案例所体现的并不是真正的分权。 参考答案:1.A 2.A 3.D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