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及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座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及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座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及法律风险防范知识讲座

讲座题纲 一、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常见法律纠纷类别及处理方式 三、项目管理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四、常用法律知识一、项目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签订合同工作标准:1.1 有相关的法人授权书存根及授权登记记录。(案例1、####;案例2、####)1.2 对合同相对人必须有调查记录、相关资料(授权书及范围、营业执照、资质、业绩等)及复印件与原件的核对记录。(案例3、#######、案例4、#######) 1.3 有合同评审记录,项目合同评审必须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财务、材料等部门参与,参加部门应在评审记录上签字。(三标认证需要、知悉权、执行) 1.4 签订合同须有招标记录或谈判记录。(二)履行合同工作标准:2.1 履行合同前有项目合同交底记录(含与业主签订总包合同)。 2.2合同履行中合同变更记录。2.3 履行合同物资、设备采购、租赁记录。2.4 履行合同内部承包、劳务分包记录2.5合同履行中期评价记录。2.6 合同索赔记录。

(三)合同完结工作标准3.1保修合同记录3.2工程档案交接记录3.3工程款结算记录3.4 合同纠纷处理记录项目管理认证审核评分标准表

合同管理 (70分)

10.3 劳务分包合同 (20分)

10.3.1 是否组织相关部门与中标单位进行劳务分包合同谈判(1分),是否保存谈判记录(1分)。

10.3.2 工程及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前是否报上级项目管理部门审查(缺少上级审查记录每份合同扣0.5分)。

10.3.3 是否与劳务队伍签订劳务协议(1分),劳务协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使用了集团公司下发的劳务协议范本(2分)。

10.3.4 是否按授权范围由项目经理与中标单位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授权不合规定每份合同扣0.5分)。

10.3.5 补充合同签订是否进行评审并保存记录(未评审签订合同每份扣0.5分)。

10.3.6 劳务合同调整或补充合同每份价值超过20万元,是否经公司审批(越权审批每份合同扣0.5分),同一劳务队伍调整合同是否超过两次(超过两次每次扣0.5分)。

10.3.7 劳务分包人是否有再分包的情况。10.3.8 是否建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台帐。

10.4 物资设备合同 (20分)10.4.1 2万元及以上的物资采购是否签订采购合同(2分),每份合同的审批表签字是否齐全(2分)。10.4.2 采购合同的内容是否齐全规范,明确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0.5分)、包装方式(0.5分)、检验标准和方法(0.5分)、结算方式(0.5分),规定双方权利、义务(0.5分)、违约责任及解决合同纠纷方式(1.5分)。10.4.3 是否建立采购合同登记台帐(1分),是否在物资信息平台上登记合同相关信息(1分)。

10.4.4 合同签订双方是否持法人授权签订物资合同(2分),50万元以上的物资合同是否经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审核(2分)。

10.4.5 设备租赁合同内容是否完善,名称(0.5分)、型号规格(0.5分)、租赁方式(0.5分)、期限(0.5分)、单价(0.5分)、结算方式(0.5分)及双方的责、权、利(1分)等是否明确;租费结算是否有各方签认单(2分)。 项目合同管理流程图强调几点:1、项目经理是项目合同管理第一责任人;2、合同管理资料一定要保管完善;3、与合同相对方往来函件必须签收、资金转帐必须手续清楚;4、相关人必须有授权。

二、常见纠纷类型及处理方式1、工程款纠纷(5种情形)工程款纠纷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纠纷,很多类型的纠纷最终体现为合同价款的纠纷,经常有:投标保证金纠纷、履约保证金纠纷、预付款纠纷、进度款纠纷、结算款纠纷、质量保证金纠纷等。建筑施工合同按计价方式不同分为固定价合同、可调价合同与成本加酬金合同,目前铁路、公路市场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加2.5%的风险包干费(二、三类变更以及一些小的事故、风险等全包干),数量变化不影响总价,一类变更(300万以上)须经铁道部批准。问题1:如何控制风险费用;2、时间控制;3、在目前为应对经济危机,采用基建投资拉动内需的办法对施工企业是好事,但应考虑风险预防,在图纸复审时做好设计院工作,将二、三类变更减少,直接修改设计图纸来进行。二是工程量清单报价,单价不变,数量为名义数量,最终以完成的实际数量来确认总价,数量变化影响总价,可以在数量上做文章。常见纠纷成因:(1)不诚信、不履行合同引起的;处理方式:应注意保存双方签字的一些文件,对待分包队伍要平等,诚信,要按照合同履行。(2)订立合同时工程内容不明确引起的;主要是“三边工程”,承发包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工程造价量一种估算,在施工过程中造价失控。处理方式: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处理这种纠纷应当尽量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如不能避免时,参照施工合同范本中有关合同变更条款处理:(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有类似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的或类似于变更价款,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的,可以按照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提出个几个概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的依据(12条)可行性研究文件是项目决策的依据(13条)初步设计文件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的主要依据(14条)施工图文件是工程实施和验收的依据(15条)。可行性研究文件、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文件(扩充图)---概算;施工图---预算。目前铁道部在每年都进行概算清理及材料调差,就是几个概念的转换,特别需要过程资料来支持。(3)合同约定不明确引起的主观原因多点:对于价款约定不明处理方式:约定清楚,实在出现问题,先补充协议,不能达成的,参照合同法第61条规定处理:价款或酬金约定不明的,按订立合同时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按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价款结算参照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4)索赔与调价引起的调价与索赔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如何区分和处理十分重要。在施工合同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中,双方当事人一般都会对调整合同价款的情况进行约定,索赔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非由自己的过错,而是由对方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或工期顺延的要求。索赔水平的高低往往关系到施工企业在该工程的盈亏问题,有种说法叫: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处理方式:按照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的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报送资料,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索赔。(5)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南方,天气灾害比较多。不可抗力事件常发生,对于损失如何处理,也会引起纠纷。示范文本规定: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48H内承包人向工程师通报受灾情况和损失情况及预计清理和修复费用。不可抗力事件持续发生,承包人应每隔7天向工程师报告一次受害情况。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14天内,承包人向工程师提交清理和修复费用的正式报告及资料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损失承担原则为:A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运至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损害由发包人承担;B发包人和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相应承担责任;C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害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D停工期间,承包应工程师要求留在施工现场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和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E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F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2、质量纠纷工程质量人命关天,作为大型央企,一般不会在工程质量上作手脚,但目前质量问题仍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干工程,都是分包给协作队伍来做,出现偷工减料问题导致(加强监管)。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辟如技术、业主、监理、设计等原因,下面主要分析一下自身原因相关法规: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纠纷成因:建设单位的原因:(1)建设单位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价格标,任意压缩合理工期;(2)不按建设程序动作;(3)在设计或施工中提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4)将工程发包给没有资质的单位或将工程任意肢解进行分包;(5)建设单位未将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审核;(6)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不合格或给施工单位指定厂家,明示或暗示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和设备。勘察设计单位原因:施工单位的原因:(1)施工单位脱离设计图纸、违反技术规范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建筑法第58条: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工程设计的修改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52-63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25条到33条是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①按图施工是保证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前提,也是明确设计、施工单位质量责任的前提;②施工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文件差错,还有应当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的义务(书面的,确认后由此造成的工程量、工期方面的事项紧跟着主张);③施工组织方案要体现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流程;④要有质量责任体系: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负责人。(2)施工单位未履行属于自己在施工前产品检验的强化责任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商品砼不合格是造成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第五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单位不履行本条规定的义务,在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商品砼,就职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不能因为以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商品砼厂家供应了不合格产品而免除责任。(合格证、建材检验费等要有约定)(3)施工单位对于在质量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不履行质量保修责任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保修期限为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屋和外墙防渗漏—5年;供热供冷系统---2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