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9章:20世纪80年代诗歌
第9章:20世纪80年代诗歌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诗歌
一. 归来的诗人与归来的诗
(一)指称与成员
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年 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 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 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 1955年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 、冀汸、鲁藜、彭燕郊等。 五、六十年代因与政治有关的种种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 矫、“九叶诗人”辛笛、陈敬容等。
(二)归来诗人的诗歌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艾青《鱼化石》
、曾卓《悬崖边的树》
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公刘《沉
思》、艾青《失去的岁月》
(三)艾青归来后诗歌的特点
基本的主题: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 光明。长诗《在浪尖上》《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光的赞歌 》。
式,营造童话王国。
三. 新生代诗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朦胧诗退潮后,一批 以反叛、超越朦胧诗为目的的诗人群崛起于诗 坛,庞大而复杂。
• (一)知识分子立场:海子、骆一禾、王家新、西川、欧 阳江河等
• 这一部分诗人抗拒世俗,超越现实,追求知识分子理想精 神境界,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发展了朦胧诗的探索路向, 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后朦胧诗人”。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 性,更多的是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 。
(三)朦胧诗代表诗人诗作:
北岛:著有诗集《北岛诗选》《
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 等。名诗有《回答》《一切》《 宣告》《走吧》等。
诗歌内容:“正义的守望者”
➢ (1)一个清醒而孤独的觉醒者的自我 描绘和内心表达《回答》
➢ (2) 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 承受,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 宣告》
➢ (3)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一切 》
➢ (4)爱情诗,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信 念《红帆船》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顾城
童话人
1、童话世界 试图以未经污染的纯情的童
稚目光发现诗意和美 ,对大自 然有着特别的偏爱,想象独特 。
2、寻找的往往是梦幻、童话般的纯美的生命境界。
《生命幻想曲》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3、敏锐捕捉细微的感觉,从个人的感触中表达对生命的 体验。
《感觉》采用了对比手法,主要是色彩对比。
艺术特征 1、顾城的诗纯净、自然、清新、不加雕琢。 2、往往采用幻觉、通感、超现实的梦想等方
取材和抒写方式:善于从具体生活现象中把握一种超越现 实的体验,由具象的描写推出象征性的意义。《盆景》《鱼 化石》。
艺术表现特征: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具体鲜明的意象来 表达思想和观念。《镜子》《蛇》《互相被发现》《鱼化石 》等。
•
二.朦胧诗
朦胧诗,是指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
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 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 潮。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艺术特征
坚硬的力度和冷峻的风格 充满悖论的意象群:天空、鲜花、红玫瑰
、土地、野百合等;网、生锈的铁栅栏、 颓败的墙等。
舒婷
主要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 鸟》等。其中的名诗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主要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 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 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选择矛盾的对立的意象,借助转折、 假设、让步式的语序来构筑多元立体情绪结构。
诗歌欣赏
1、走下祭坛
《神女峰》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 ;《惠安女子》体现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滴水观音》 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女性视点与情怀。
艺术特征
➢ 1、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 舒婷善于采用清新的意象和富有个性的语言,传达女性内心
世界曲折而隐秘的情感,表现了女性诗人特有的委婉、细腻 和柔美的风格。 ➢ 2、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舒婷的诗明显地标志着当代中国诗歌由浪漫主义时代向现代 主义时代的过渡。 ➢ 3、忧伤而美丽的情感特征。
打破了现实主义审美模式。
即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 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打破了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
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游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辐射状态,主 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单向状态。
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朦胧诗“三崛起”: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 崛起》。
(一)朦胧诗的主题与艺术特征:
• 思想内容:
• 1.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观 • 2.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
对主体情感的宣泄。 • 3.英雄意识和忧患意识。 • 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哲理性。
2、爱情的单弦琴
《雨别》、《赠》、《无题》这些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诗作 ,以细腻感性的笔触描画出一个“你在爱着”的女性暗恋者形 象,铺展开一段“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的爱情轨迹。
3、爱情的双桅船
诗人的《双桅船》、《致橡 树》、《礁石与灯标》等诗作 引领我们进入一种两心相知、 两情相悦的爱情新境界。
• 海子生前寂寞而孤独,他像梦幻中的王子以诗歌营造了一 座座幻美的宫殿。《麦地》中的“麦地”和“月亮”构成 一个澄明之境,布满圣洁的光辉。同样《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先是表达了对“喂马、劈柴、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这种简单世俗的幸福生活的渴望,然而诗人所追求的永远 是海上花开这种美丽而虚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