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贵州苗之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

评估分析报告

目录

1. 简述

2. 质量风险概述

3. 质量风险识别

4. 风险分析

4.1风险失败模式建立

4.2风险分析

4.2.1人员风险

4.2.2设备、仪器风险

4.2.3用物料风险

4.2.4生产操作方法风险

4.2.5生产环境风险

4.2.6检验风险

5. 评估总论与建议

1、简述:

1.1产品名称:本公司所涉及生产的中药饮片

1.31.2产品阶段:生产全过程

评估小组成员:王保青、杨永菊、吴小平、刘凯、杨健、文民、黄透权、王治春、王川海。

1.4评估日期:2014年9月26日至9月28日

1.5我公司中药饮片产品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均按上述信息执行。

2、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概述

本报告中药饮片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对中药饮片产品涉及的生产过程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的目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和中等风险的没有管理措施的必须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低风险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可识别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如果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后风险仍不可接受,应重新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办法。本风险评估资料来源于公司中药饮片产品的生产记录,各种涉及的偏差、变更、验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涉及等中药饮片产品生产的全部记录资料。

3、中药饮片产品风险识别

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详细见下表,并逐一展开分析和评价,找出风险点进行控制,把降低风险的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采用表格的形式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风险,从人、机、物、料、法、环、测量六大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4、风险分析

4.1 中药饮片产品失败模式建立

上述通过图表识别了中药饮片产品生产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质量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识别,为了更深入了解中药饮片产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下面通过建立风险失败模式(FMEA)进行详细分解分析中药饮片产品生产风险因素及风险严重程度,通过建立FMEA来减少,控制将来生产过程失败。

4.2风险评分:

(1)采用ICHQ9推荐的方法FMEA(失败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2)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可能性(P)×可检测性(D)

(3)按受标准RPN值≤8,评分标准见表1、2所示。

(4)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列出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打分见表3:

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评分见表1:

表1:

等级 严重性(S) 可能性(P) 可检测(D) 风险定量

低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事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 很少发生(不太可能发生) 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明显,在任何情况下失败都能且将被检出,措施充足 1

中 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 偶尔发生(预料以一个低频次发生) 通过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措施不足。通过人工控制、统计控制的日常工作,一般能经常检出。 2

高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产品生命活动。 极易发生(预料经常发生) 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会,很可能不被注意到的失败,因此未被检测到(没有技术上的解决;没有人工控制)。无措施 3

失败模式效果优先管理顺序分析(风险优先系统RPN=S×P×N)见表2:

表2:

风险 行 动 RPN

高 对此类风险现无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制度,对现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改进及加强管理并强化管理,必要时进行验证。 16~27

中 此风险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管理过程要适当严格控制,避免此风险出现。 8~15

低 此风险应维持管理、操作现状。但风险发生后危害比较大的依然要加强管理。 1~7

4.3中药饮片产品各项风险分析

4.3.1 人员风险

表3:

人员 可能的失败模式 严重性 可能的原因 可能性 当前的控制手段 可检测 RPN

违规操作 不符合健康规定 2 未按照直接接触药品人员健康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1 未经体检合格人员不能进入生产区 1 2

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上班有情绪、粗心大意等导致错误操作 3 人员管理使用不当,员工素质低,员工职业道德培训不到位。 2 公司每年均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培训,对生产员工素质各方面均有考核 1 6

技术不熟练,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错误操作 3 新进或转岗人员未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培训方式不科学未达到培训预期效果 2 新进或转岗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每次培训必须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1 6

违反GMP 监控不力 1 未很好履行监控职责或监控设计有缺陷 2 公司对物料、生产等均有完善的监控措施,各方面均有人员进行监控 2 4

伪造批记录或记录不及时 1 未按照GMP文件规定及时填写记录或事后伪造记录 2 经常监督检查,要求记录及时真实填写 1 2

未按照GMP执行或执行不到位 2 监督管理不力、培训不到位 2 多级多人复核,减少复核漏洞 1 4

违反GMP 记录等未复核或不严 1 未很好履行复核制度 2 多级多人复核,减少复核漏洞 1 2

领料等物料未复核或不严 2 未很好履行复核制度 2 生产均QA随班监督检查,但需自觉履行复核 1 4

人员卫生不符 2 未按照规定更衣、洗手、消毒等 2 抽检监督检查,人员卫生教育 1 4

物料、产品未审核或审核不严放行 2 未很好执行物料、产品放行管理有关规定 2 均经过QA严格审核 1 4

结论:人员方面经过失效模式分析评估,人员、领料、卫生等均为低风险。人员方面总体风险微小,整体风险可接受,但还是需加强领料等复核和人员卫生方面的管理。违规操作风险虽然微小,但失效风险严重,需要加强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

4.3.2 设备、仪器风险

机器 可能的失败模式 严重性 可能的原因 可能性 当前的控制手段 可检测 RPN

设备故障 设备未验证 2 未及时组织验证 2 年度回顾性分析检查 2 8

投料前设备未调试好 2 投料前未调设备或设备未调试在最佳状态 2 QA对设备运行情况监督检查 1 4

设备未保养、润滑 2 未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或未按照计划定期维护保养、润滑 2 制定维护保养、润滑计划进行维护保养、润滑、进行巡检 1 4

污染 润滑油污染 2 使用的润滑油不符合要求或设备漏油 2 使用符合规定的润滑油,每班检查设备是否漏油 1 4

设备清洁 未进行设备清洁方法验证,清洁方法不适用 2 未规定不易清洁位置的清洁方法,未及时组织设备清洁方法验证 2 每年回顾性分析确定验证,未验证督促实施验证 1 4

未对设备进行清洁或清洁不到位 2 未执行设备清洁管理制度及清洁操作规程 2 清场完QA检查,投料前QA进行检查 1 4

管道清洁 清洁不彻底 2 清洁方法不适用,清洁设施不完善,清洁方法未验证。 2 清洁方法应验证适用有效,清洁设施应配备完善,规定具体清洁检查方法 1 4

共用设备 残留物污染 3 清洁方法不当,清洁不彻底 2 清洁方法均验证合格,每次清洁均经过自检、专检 1 6 仪表 仪表未检定或校验或检查确认导致控制错误 3 未按时对强检仪表进行检定;使用前未进行设备检查确认 2 加强检查 1 6

计量检验仪器 计量器具未检定或超效期或称量范围不适用导致投料错误 3 未按时检定,未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 2 加强检查 1 6

检验设备未验证确认或检定导致检验不准确 3 未及时验证或检定 2 对于仪器仪表均按规定时间,送样检测校正及验证 1 6

仪器种类数量不全、性能不符 3 未配备足满生产相适应的检验设备或配备的设备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2 有足够检验设备 1 6

使用不当 3 未培训考核合格或操作粗心大意 2 培训考核合格才能独立进行检验操作 1 6

结论:设备、仪器风险经过分析,公司设备、仪器管理健全,不存在严重风险。设备验证、清洁方法验证、管道清洁、设备维护保养润滑、检验仪器验证及检定均是微小风险。整体风险可接受,但应注意设备验证、清洁方法验证、设备维护保养润滑、检验仪器验证及检定的监督管理,设备不易清洁位置应详细规定清洁方法,应有别于一般表面清洁;管道应配备足够清洁设施、清洁方法经过验证适用有效、规定具体的清洁检查方法,保证清洁彻底。

4.3.3中药饮片产品用物料风险

物料 可能的失败模式 严重性 可能的原因 可能

性 当前的控制手段 可检测 RPN

购入 物料不符合标准 3 供应商未审计合格;多出购买;物料本身不合格 2 严格从审计合格供应商处购买;并进行批批验收、检验 1 6

检验不合格 3 检验偏差 2 巳建立质量标准及标准操作规程,需进行对操作规程进行确认 1 6 储存 储存物料混淆、交叉污染 3 常温、阴凉、冷藏未分开存放;特殊管理物料未按规定存放;物料编码及堆放混乱;标签状态不清等 2 巳有严格的储存管理要求,并按照规定该分开储存的物料巳分开储存,库管员每天检查,QA定期进行巡检监督检查 1 6

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 2 环境温湿度不符合要求;未按遮光、密闭、密封、通风等要求存放 2 温湿度每日监控2次,按照遮光、密封等条件储存,库管员每日检查,QA定期进行巡查监督检查 1 4

物料、产品过了有效期 3 物料未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原则使用或者市场计划变化 2 严禁使用过效期物料,库管员每日检查,QA定期进行巡检监督检查 1 6

虫、鼠污染 3 仓库设施未定期维护、未做好防虫防鼠措施 2 有管理规程,定期维护,QA定期检查监督 1 6

发放 发放错误 3 发错品种、批号;发出不合格、待检物料 2 有物料发放管理规定,按指令发放;复核需加强 1 6

物料数量发放错误 2 未按照指令发放 2 有物料发放管理标准,按指令发放 1 4

3 称量错误 2 定期对称量仪器进行校验、称量时QA监督复核 1 6

销售 投诉、召回 3 包装问题 2 每批检验、巳建立成品放行管理制度、质量授权人放行制度 1 6

3 质量缺陷 2 每批检验、巳建立成品放行管理制度、质量授权人放行制度 1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