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ll
国内传统村落空问分布研究进展
王 娟,刘 扬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 通过对近10年来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从阐释传统村落 的特定概念、本质内涵出发,对国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后续
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U982.29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历史的主要见证…,是地域传统文
化、民俗风情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 J,具有较强的历史与文
化价值、旅游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 _l_4 J,是传统文化遗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
的传统村落,承载着不同时期、地域、民族的文化信息 ],它 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顺应自然,为我所用”而形成的,且至
今仍为人们服务的聚居空间,其空间分布必然是一个区域自
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的综合反映 J,而一个区域内村落的空间 分布往往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这与中国
传统社会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自然因素和社会
因素使这种空间分布呈动态发展,也就是说,传统村落空间 分布记录了自身形成及发展的历史,反映出区域自然环境及
文化特征,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 而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成、分布与特征是深入研究传统村落的 必经之路。因此,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对于传统村落的整
体把握与后期的保护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传统村落概述
1.1传统村落的特定概念 “传统村落”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词
汇——“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设,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 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
特的民俗民风,虽然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 村落[8 3。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它 的传承意义和文明价值。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和文
物局四部联合印发的开展传统村落调查通知中明确指出: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
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 村落 j。这是组织开展传统村落调查、遴选、评价、界定、登
录和制定保护发展措施的依据。”
“传统”一词在中国汉语里特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 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是历史发展继承
性的表现(辞海编纂委员会,2000)。“传统”一词最鲜明的 特征在于强调文化和文脉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它是能保持一
定相对稳定状态的过程。由此可见,传统村落概念是对有特 【文献标志码】A
殊保护意义的古村落所作的界定,更有利于体现古村落的历
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所以对那些始建年代久远,经历了较长 历史沿革,至今仍然以农业人口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保留着传统起居形态和文化形态,而且有一定量的民俗宗族
信息传承的村落,用传统村落的概念来界定,比仅以历史年 代表述古村落,在体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 涵上更贴切,更深刻 。而区别与传统村落的其他村落主
要是现代村落,其特征是延续时间短,无历史特色建筑的存 在,无民俗活动和历史性生活行为的存在,空间格局与尺度 不能体现传统农业生产的耕作与生活方式。 1.2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 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即在村落中应该拥有一 定规模和数量的传统建筑,同时要求历史遗存的文物古迹和 建筑物、构筑物布局集中紧凑,用地面积达到保护区内建筑
总用地的70%以上;建筑的形式、高度、体量、屋顶、墙体、门 窗、色彩等基本保持着传统的地方风格和风貌特色。
二是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也就是村落的演 变和发展基本延续了始建年代的堪舆选址特征,仍然体现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蕴含着古代先民的天地人和哲学
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风水理念,以及儒家礼制规范 和伦理道德;村落的各类建筑布局、路网格局大体保持着传
统的空间结构、空间肌理和空间形态。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也就是村落依然保持 着传统的富有生命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鲜活的起居形态, 以及依托传统方式和形态,在历代生息繁衍中创造的以声
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 以延续的口头文化、体型文化、造型文化和综合文化等。活
[定稿日期]2015—11—18
[作者简介]王娟(1989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刘扬(1975一),男,满族,博士,副教授,研 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选择与配置、传
统村落等研究。
四川建筑第36卷2期2016.4
39 茸鞠 喃制吨攮
态传承尚须拥有经同家和省相关部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人“ 。
2 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就目前而言,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的日益重视,越来越 多的学者投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当中,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 渐增多,但针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而且存在研 究区域不平衡,宏观尺度多,中观尺度少等问题… ,对省域
或市域空间尺度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的探 讨更少。 2.1 不同学科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研究
2.1.1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的研究 历史文化的积淀程度是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疏密的重要 原因 e J。以《北京地区传统村落分布与特征研究——以北 京延庆地区为例》一文中,郭阳从北京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
中截取对村落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方面,从不同空间层 次分析传统村落的分布,并总结出其分布的规律与特征 ” 。
卢道典,曾娟的《增城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中 则以增城古村落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基础,结合宏观文化
空间角度从增城古村落空间分布来看,得出村落总体上呈现 出“广府型密、客家型疏”的民系文化空间分布特征 J。叶
珍在《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中提出区域空间分
布的演变轨迹并非是偶然的,在复杂纷繁的表象下,存在历 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该文以大量史料为基础,以京西传统村 落的演变轨迹作为研究的切人点,对其演变的轨迹做了较为 完整的历史性研究,总结出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
演变特征及演变规律等,并且进一步探索了空间分布演变与 自然、文化、经济技术等影响凶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 础提出了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的演化机制由两部分 组成,一是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宏观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分布形态成均质离散特征;二是京西传统村落是以原有形态 为基础,分阶段推进,并呈复合螺旋发展状态t J。 2.1.2从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角度出发的研究 方志远,冯淑华的《江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 比较》则是从流域、地貌以及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古村落的空 间分布状况,对江西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 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 上存在的异同点,找出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 点思考” 。方磊,王文明在《湘西地区古村落资源分布与旅 游开发研究》中从水平和垂直方向两个维度,分析湘西地区 古村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上,
从整合与培育古村落资源、构建武陵山旅游圈、创新区域合 作机制方面探讨了湘西地区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对策 。侯 晓飞,邵秀英在《山西省古村落空间分布对旅游开发与保护
的启示》中通过对山西省古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形成背景因素 的分析,阐明了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不同区域古 村落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从而以期为古村落因地制宜的
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促进其古村落旅游地的可持续 发展 J。
2.1.3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
基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传统村落的形成、分布与地理环 境之间的因果关系。逯家桥和王莉存《徽州古村落空间特征 及其保护导向》中以古村落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依托,分析其
空间结构与空间密度,在此基础上将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划分 为_二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古村落的特点及特质性,提出相
对应的古村落保护导向 。严赛的《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的 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中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村落的分布
出发,综合考虑当地人们的保护意识和当地现代化、T业化、 城镇化的进程,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 因 ]。而席丽莎,曹磊的《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京西传统
村落研究》中单就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分析了京西传统村落的
的形成,并分析得出村落空间分布密度与海拔成反比的关 系、传统村落的分布与河流古道的关系 。骆茜,陈波的
《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分 析法,分析村落的空间分布概况、类型,揭示其空问结构特
征,并发现其空间分布规律呈凝状型分布,分别以梅州、广州 和潮汕为中心 。 2.1.4从空间信息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 具体到大尺度空间分布的研究上,刘大均,胡静,陈君 子,许贤棠《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在信息学
(G1S)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 研究,得出了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
佟玉权《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中则尝试 在信息学GIS基础上结GeoDa软件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
异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 。 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窦银娣的《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得出空间分布特征 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
素 。佟玉权,龙花楼的《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 素》以GIS和GeoDa为技术平台,综合多种数据,阐释贵州民 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对村落空间分异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村落 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几点建议 。辛亚,王晓军,霍耀中,
白钊义在《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借助GIS 空间分析法对山西传统村落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以及与中
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明确了山西传统村落 的分布格局,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掌握山西传统村落的空 间分布规律,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同时为 识别、评定省级及国家级传统村落提供借鉴 J。
2.2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的模式 目前,收集到的关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的相关文献 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研究模式。
2.2.1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及提出对策的研究模式 此类模式的研究有侯晓飞,邵秀英的《山西省古村落空 间分布对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启示》E6]、卢道典,曾娟《增城古
村落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方志远,冯淑华的《江 西古村落的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0 、方磊,王文明的
《湘西地区古村落资源分布与旅游开发研究》…)、逯家桥,王
莉的《徽州古村落空间特征及其保护导向》 。典型的研究 成果是郭阳的《北京地区传统村落分布与特征研究——以北
京延庆地区为例》 ,作者分析了北京延庆地区村落的人口
四JI I建筑第36卷2期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