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翻译症的病因及克服方法

浅析翻译症的病因及克服方法

教育探讨 

浅析翻译症 的病因 

文/徐波 及克服方法 

摘 要:翻译的原则是“信.达。切”。但是有时候译出来的东西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费 解。甚至不知所云,这是翻译中的一种常见通病,成为翻译症。笔者通过探讨翻译症的病因以及克服方法,提 出些许拙见,力求避免重蹈覆辙,奉献给读者高质量的译文。 关键词:翻译症;确切性;克服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一0l67一o2 

英语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用英语发表的 

科学技术论文很多,所以英语的学习和翻译日益受到 重视。我们知道,翻译的目的是沟通不同的语言,使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都得以进行思想的交流。这就 

要求翻译过来的语言确切地表达原来的语言的含义, 

使读者能理解原来语言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因此, 

“确切性”就是对翻译工作提出的总的要求,也就是 

翻译的总的标准。 

对于一般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而言,所谓确切性, 

就是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原文的表现的思想和形象,即 

把原文的全部含义性如它在原文里那样明确而完整地 

传达给读者。具体说来,确切性包括的两个方面:一 是忠实于原文,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方面起到与原文完 

全相同的作用;二是正确地运用语文的一切修辞手段 

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和反映原文的体裁,使读者能 

确切了解原文的内容的精神。 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有时候译出来 

的东西不自然流畅、生硬、难懂、费解,基至不知所 

云,这就是翻译中的常见病,即“翻译症”。 

一、翻译症的病因 

l、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忠于原文,但死扣原文。 

英汉语言存在许多差异,有些译者遇到生词时,不是 

根据上下文仔细琢磨该词的确切意思,而是急于到词 典里查找对应词,生搬硬套,不加以变通处理,只能 

导致译文不合乎汉语习惯,产生了翻译症。 

例如:Heranner were pronounced to be very bad indeed.a mixture of Pride and 

impertinence,she had no conversation,no style, no taste,no beauty.原译:她的举止被人在背后议论 

的很糟:她是既傲慢又不懂事的混合物,不会说话, 

没有风度,令人乏味,一点美感也没有。 

改译:人们议论说,她那样真是糟糕透了,既傲 

的指导,没有真正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3、职业指导投入不足。当前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 

置了就业指导机构,但在就业指导的人员配备、设施 

建设等方面资金投人较少,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不 

能保证职业指导的有效开展。 

(三)学生素质的欠缺 

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高校,学生的素质欠缺也是原因 

之一。 

1、规划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 

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 

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人职业生 

涯的设计。 

2、自我认知不足。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 

的增加,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然而自 

我认识往往还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 

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 

3、实践能力缺乏。虽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 

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许多 

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 

动与规划统一起来。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 

题,形势不容乐观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 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社会和高校的改进措施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一个“学校人”变为“社会 

人”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 

校和社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1、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指导。 

2、加强生涯指导课程建设.改进指导教育体系。 

3、加强职业指导专业建设 使得指导机构的专业 

化以及指导队伍的专业化。 

4、完善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二)大学生自身的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自我认识 

不足、职业意识单薄以及不能科学地制定个性化的职 

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对其将来更进一步地实施职业生 

涯规划有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应 

积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有效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增强环境分析能力。 

2、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3、自觉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4、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 教育探讨 

慢,又不懂事,连句话也说不好,没有风度,毫无风 

趣,人又长得难看。 

什么叫“傲慢又不懂事的混合物”呢?这是对“a 

mixture of pride and impertinence”的机械直译, 

译者过分强调词典的释义,实际上,这里应该采取意 译的方法,忠实原文的内容,通顺的表达译文。 

2、照搬原文的功能词 

英语属于形合语言,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 

要功能词加以连接,而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词语或分 句中不需要功能词来连接。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应 

该充分考虑到英汉语言的差异。可是在学生的翻译实 

践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 

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往往注重字面上一字一句的文 

字对应转换,而忽视译文语言习惯,在因形害义的情 

况下仍然固守形式不放,导致译文佶屈聱牙,晦涩难 懂。例如:He spoke SO Well that everybody was 

convinced of his innocence.原译:他说得那么好听, 

以至于每一个人都相信他是无辜的。 

改译:他说的那样好听,谁都相信他是无辜的。 

“那么,以至于”是英文式的中文,照汉语的行文 

习惯, 纯属多余,在此有画蛇填足之感,因此把英语 

的形合语言转变成汉语的意合语言。 

We took off and flew over the city and slowly gained height. 原译:我们起飞了并且飞过城市并且慢慢飞高。 

改译:我们起飞了,飞过城市,慢慢飞高。 

以上英语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如词、词组、分句) 

之间都有连接词(SO that;and)来表示相互之间的 

逻辑关系,结构形式比较严谨。通过比较各例的两个 汉语译文,我们就会发现,原译保留了原文的重形合 

的特点,因而显得生硬罗嗦, “翻译腔”十足;而改 

译后的译文舍弃了原文的重形合的特点,采用汉语意 

合的方法组合句式,即将原文的连接词略去,然后按 

汉语的表达方式对原句进行必要的改组,因而译文读 

起来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由此看来,许多英语句 

子的翻译只有完全摆脱英语原文形合结构的束缚,采 用汉语意合法来组词成句、组句成篇,才能使译文流 

转自如,简明通顺。 

3、照搬原文的表达方式 

原文的表达方式,包括特有的措辞,特有的比喻 

等,表达的自然应该表达,以便能更好的传达原作的 异国情调,但是不能表达的也不要强求,否则会造成 

翻译症。例如:“It’S a gloomy thing,however 

to talk about one’S own past,with the day 

breaking.Turn me in some other direction before 

I gO.” 原译: “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兴。 

在我离开以前,把我转到别的方向吧。” 

改译: “不过,在天亮时谈个人的往事,真扫兴。 在我走之前,谈点别的吧。” 

英语交谈中,遇到一个话题不想谈论的时候可以用 

“Turn sb in some other direction”,原意是指航 

海的时候掉转方向,后来特指转换话题。 

二、翻译症的克服方法 “翻译症”是理解不到位和表达不当所致,要想克 服此症翻译出好的作品,须做到如此几点: 

首先,要真正掌握英语语法规律,包括词法、句法 

和各种习惯用法。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搞好翻译必须 

从彻底理解原文入手,而理解原文最主要还是靠英语 

语法分析。如果对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个各成分之间的 

关系搞不清楚,或对某些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正确的 理解,是肯定翻译不好的。 

其次,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科普常识, 

就是说要经常翻译某一门专业的文章的话,必须要比 

较深入地掌握那门专业知识,同时对其他有关知识也 

应当多了解。 

第三,要有比较高的汉语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 

言水平,即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汉语的语法修辞手段 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概念。翻译是两种语文进行语方活 

动的,而这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性很大。译者的语言水 

平如何,对于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 

总之,我们在翻译英文时,必须掌握其规律,即 “深刻理解原文,确切表达译文”,用明确、通顺、 

简练的语言把地道的原文译成规范的译文。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普兰店分校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3. [2】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彭长江.英汉一汉英翻译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阎太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冶金工 出版社.1981. 

更正声明 

工会博览》2010年第O4期,内文117页,作者: 吴小鹏 武斌,题目 在固定硐室如何使用锚注技术 

加固》一文, 

作者:吴小鹏 武斌 

更正为: 

作者:吴小朋 武斌 

工会博览 2010年第04期,内文ll6页,作者: 

武斌 吴小鹏,题目《矩形平流式斜板沉淀池在煤矿 防治水中的应用》一文, 作者:武斌 吴小鹏 

更正为: 

作者:武斌 吴小朋 

此致声明,以表更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