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古文阅读之六字箴言巧读古文学案含答案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古文阅读之六字箴言巧读古文学案含答案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1
专题三古文阅读之六字箴言巧读古文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运用6
种方法来阅读古文

2.
了解阅读古文的基本答题技巧

二、【方法点拨】
一、读
1.
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2.
精读语句,正确停顿

3.
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典型例题1】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 “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
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请说说这则故事中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二、猜
1.
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

【典型例题2】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⑴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吕蒙传》

⑵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 何物?濂具以实对(《明史》

⑶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师旷论学》)
2.
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

【典型例题3】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⑴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
⑵缜少孤贫,事母孝谨。《范缜笃学》
3.
利用词性辨识,推测词义。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2
【典型例题4】
请说出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⑴王贤其母,说其义。《韩诗外传》
⑵毋妄言,族矣。《学万人敌》
4.
利用对文互义特点,猜测词义。

【典型例题5】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性质直,好危言高论《范缜笃学》

三、通
【知识梳理】

1.
要熟悉常见的固定句式。

2.
要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

3.
要补充省略成份。

【典型例题6】
翻译下面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1.
投以骨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5.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四、积
【知识梳理】
1.
积累文言文中特殊字词的用法(通假字、多义词、古今词、活用词)

2.
积累特殊句式,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

3.
积累经典句子或词汇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典型例题7】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温故而知新

请翻译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五、移
【典型例题8】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2.
吾欲与仲孺过 魏其侯,会 仲孺有服

六、戈
U
1.
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典型例题9】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 ,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 病疽 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人曰: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 “非然也。往
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
“起之为将”中“起”是什么意思?

2.
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典型例题10】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
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
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 坡诗,便自觉气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4
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请你圈画出能表现苏东坡形象的语句
3.
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典型例题
11
1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兢兢 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 “毋怖,
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 “嘻!蚤知即实地,
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请你圈画出文中议论性对的语句

六字箴言学古文答案
【典型例题
1
1

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 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他是
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 主旨的把握也必然
顺理成章了。
【典型例题
2
1

1.
“恚”与“心”有关,去征罚他的应是心里“很生气” 。

2•
“馔”是“饣”旁,可 猜与食物有关。

3•
“昧”从“日”旁,与“日光”有关, “日未”可猜为“没有日光”,“昧行”就是“摸黑走路”

【典型例题
3
1

流(流动),影(影子),移(移动),徙(迁徙),从(跟从),阴(阴影)
少(年少),孤(孤儿),贫(贫困),孝(孝顺),谨(恭谨)
【典型例题
4
1

“贤”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族”作谓语可理解为动词“灭族”
【典型例题
5
1

“危”与“高”可猜为意思相近的字。“危言高论”可理为“标新立异的宏论”。
【典型例题
6
1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5
1.
省略、倒装

2.
省略

3.
被动
江苏省2018届初三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6
4.
倒装

5.
固定句式

【典型例题7】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可以为师矣

3.
温故而知

请翻译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典型例题8】
1.
“妻子和孩子”

2.
“拜访” “适逢,恰巧遇到”

【典型例题9】
吴起
【典型例题10】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
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
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 坡诗,便自觉气
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典型例题11】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兢 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 “毋怖,
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 “嘻!蚤知即实地,
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悦,愉悦
可以把(他)
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