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工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
1..1 施工方案
本标段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采用提前预铺的施工方案,不占用正线主工序施工时间,确保地下线道床施工连续进行。
1..2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2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艺流程
收尾、质量检查 浮置板道床基础表面处理
放置隔离层
放置隔振器外套管
布置浮置板道床钢筋网
准备钢轨支撑架
浇筑浮置板C40混凝土
弹簧隔振器安装
浮置板顶升、高度精调 架轨、现场挂枕 测设基标 施工准备 隧道结构净空限界等检查
交接桩
复测
浮置板道床养生 钢筋加工
模板、机具准备
立模、检查
模板拆除、清洗 轨道状态调整、检查 隔振器套管与钢筋点焊定位外
1..3 技术要求(施工允许偏差)
⑴ 每块浮置板的长度: ±12mm
⑵ 每块浮置板的宽度: ±5mm
⑶ 浮置板的高度: ±5mm
⑷ 隔振器外套筒位置公差: ±3mm
⑸ 剪力铰安装位置公差: ±5mm
⑹ 其他按照《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执行。
1..4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浮置板道床基础表面处理:浮置板道床基础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扫、打磨,确保每个隔振器下面的混凝土基础在直径1m的范围内表面平整度,高低不平度小于2mm,不满足要求的部位要进行重新打磨处理。最后用高压水冲洗后用高压风吹干来清洗干净。
基标测设:详见本章1.4.1.6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测设。
基础混凝土表面清扫干净后,铺设隔离层(塑料薄膜厚度不应小于1mm)。
放置隔振器外套管:在隔离层上按设计位置标出安装隔振器的准确位置,外套管放好后,用硅胶等物把基础密封好,以保证外套管的位置并防止水泥浆渗入。
绑扎钢筋网:当所有隔振器外套管放好并固定后,根据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剪力铰,剪力铰定位要准确。在隔振器外套管周围绑扎钢筋时,要注意避免移动外套管。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外套管浮起和移动,把外套管的吊耳和上部钢筋连在一起。在绑扎前要检查塑料隔离薄膜,对损坏的要进行修补,绑扎结构钢筋和防迷流钢筋时,要将防迷流端子引出。绑扎专用的排杂散电流钢筋作为收集网。杂散电流专用钢筋搭接处必须焊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采用两面焊接,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每根排杂散电流纵向钢筋必须与所有排杂散电流横向钢筋焊接。焊接时应采用临时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焊接飞溅物不烧穿下面铺设的隔离层。
地下线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浇筑采用泵送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将已运至现场的轨枕、扣件、钢轨利用特制的支撑架组装成轨排并铺设就位,架设、调整轨距、水平、方向,按设计的轨面高程对轨排进行精确定位。
立模板,连接器定位浇筑浮置板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加强振捣,尤其要加强套筒附近的振捣。
弹簧隔振器安装:在浮置板道床混凝土养生28天后,拆除模板,打开隔振器套管的盖板,依次放入防滑垫板→弹簧套筒(内置阻尼剂定位)→内外弹簧→弹簧套筒上盖,利用便携式液压千斤顶下压每个隔振器的弹簧组,然后放入钢垫片定位。
拆除模板并清洗。
浮置板顶升和高度精调:用GERB设计提供的专用液压千斤顶第一轮顶升至浮置板重量和弹簧力平衡(即浮置板刚脱离隧道仰拱),然后经过四轮顶升,顶升总高度47mm,允许偏差为±1mm。自重作用下直到浮置板底板距离隧道仰拱回填混凝土表面40mm为止,最后按照设计的轨面高程精确调整浮置板高度。
收尾:盖上隔振器盖板,随时检查隔振器并重新调平,放置伸缩缝填充材料和橡胶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