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祭龙习俗
红河学院 10级 历史学专业 马周英
摘要:红河县宝华乡借湖村的哈尼族每年要在腊月(十二月)属牛的日子里举行
祭龙仪式,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心目中的神——龙,全村最尊敬最崇拜的保护神来
保佑全村人的一切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安镶福,这是哈尼族特有
的习俗之一。
关键词:红河县哈尼族 祭龙仪式 传统文化
据说,哈尼族属羌族的一支,属于游牧民族,早期生活在北方,但由于民族
冲突,渐渐从中原被驱赶到云南的西南部,也就是今天的红河南岸哀牢山一带,
主要在红河州,从此哈尼族便形成并由此定居下来。祭龙以村寨为单位来举行祭
龙仪式,哈尼语是:pu ma tuo zai,因为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不知道是哪
几个字,只能用拼音来代写,但其音准就是这样,七十九岁的爷爷他阐述:哈尼
族一形成,祭龙就随之产生,有哈尼族的村寨就有祭龙的龙树(祭龙的场所,树
林茂密,是最神圣的地方),因此哈尼族的历史多悠久祭龙的历史也就多长。
我本身就是红河县宝华乡借胡村的哈尼族一员,我儿时对祭龙的习俗还记忆
犹新,我记得我们小孩可以到祭龙的那个地方讨糯米吃,不分男女,但是吃饭只
允许男的并且是每家一个必须是当家的那一位,虽然不理解其原因,但也没有因
此而去调查,也不知道为什么祭龙,祭龙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
作为一个哈尼族的成员,对自身民族的风俗信仰有所了解是应该的,也是必
须的。我虽然读大学了,但是我对我们民族的历史知识并没有因此而增长,反而
在淡忘,是该深入去调查、了解了。
我选择年龄较大的几位爷爷和对我们民族较有认识的村长及祭龙时名义上
代行无形的龙来行使权力的那位叔叔,因为他们有人本身就是力行这种仪式的代
理人,对仪式的来龙去脉他们再了解不过了,我的询问他们很是高兴,说“传承
我们民族的文化知识是我们年轻人不可忽视的责任,能有这样的积极主动来了解
自己的民族传统,实在是难得。”因此经过他们详细的叙述,再加上自己的记忆,
得到了我以前所不知道的那些关于祭龙的事。
龙是雨水的象征,祭龙就是祈雨。众所周知,哈尼族人居住在山区,水资源严重
不足,而对于一个进入农耕社会的民族来说,水是至关重要的。在靠天吃饭的生存
条件下,人们只有向天、向所谓掌管雨水的龙神等求助,祭龙仪式便由此产生。就
祭龙仪式而言,它是一种宗教性的祭祀活动,它和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联系在
一起的,哈尼族对龙的崇拜发展到了极致,早在先民时期 ,就以龙作为图腾崇拜
和祖先崇拜的对象。如今 ,我们民族仍认为惟有龙才能保佑他们吉祥平安、幸福
昌盛 ,因此把祭龙活动看做本民族最神圣的宗教祭祀。
祭龙,这里所谓的龙是全村人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是人们最不可触犯的信
仰,是最崇拜的神,就像是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一样,,所以每年一度的祭
龙是全村人所要举行的大事。:“在仪式当中,无疑有一些在性质上是宗教性的,这
些仪式是神圣的、公共的、定期的。”①
下面我就以我们村即红河县宝华乡借胡村为对象,来叙述一下我们村里祭龙
的内容及形式:
因为这里的龙是无形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却又是神圣的,龙的意愿无法向
人们传达,所以需要一个人来执行神(龙)的旨意,就像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来统
治人间的子民一样,当然这里面包含着传说及宗教色彩,但不管是不是真的,习
俗就是这样形成了。那这个人是随便可以做的吗?并不是,首先,全村人要先选
出一个人,然后让巫师算,其做法是用鸡脚探测,让巫师判断这个人是否就是人
们最高的神(龙)派来的,但如何能得出这样的结果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这是
一种巫术,如果这个人被判定是,那他就是有形的人们最高的神,也就是龙的意
愿的执行者、代理人了也就是龙头,其哈尼语称是pu ma a ao,他是从事整个祭
祀活动的助祭人,再者,全村人还要选出一名他的侍从,这个只要是全村人选出
的,就可以随意定下来,,这是举行祭龙仪式的前提。可能人们会不禁发问,这
个龙的代理人可以任几年呢!这个同样还是先要让巫师来继续判定,如果连年都
被认为是龙派来的,那么就任多年,反之,则继续选定,一般是两年到三年,每
个人都是会有机会的。我们应该知道虽然这个人是最高的神(龙)的代理人,但
并不是说他就是这个村子的最高长官,实权还是在村长那里的,村长仍然是管村
里一切大小事务的人,而且我发现,这个人受到的待遇和村里的任何一个人并没
有什么区别,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在选举这个人,却还是要那么严肃谨
慎,选举龙的代理人是在祭龙这天以前就要做好的事,因为判定这个人是否是龙
的代理人就要花几天的时间,只有先做好这前提,才会如期举行这个仪式。(注:
属牛的这天是龙的生日,如果腊月的第一个属牛的日子村子里有人过世,就必须
等到下一个属牛的日子,因为村里面有坏的事情发生,这是祭龙所避讳的事情,
以此类推,直到避讳的事不再发生,就算等到下一年的一月份也要实行这个规定)
等到腊月属牛这天的到来,全村人就要为祭龙一事定休息日(休息日也称结
日:全村人不得干活,必须在家休息,否则惩罚,主要是罚米或钱,所得罚款或
物全村人共同享有,通常就是在下一个全村人举行什么习俗时,就使用这些东西,
所以规定这个结日对不休息的人惩罚并没有遭到村里人反对,反而很赞同,因为
比较民主与公平),规定祭龙结日三天,第一天是腊月属牛的这天,第二天是属
虎的这天,也就是祭龙这天后的第二天,两天是接着的,第三天是这个月即十二
月再属牛的日子,通常是在祭龙后的第十三天,除了特殊情况以外,这里的特殊
情况随着祭龙日期的改变而改变。
这天早上,全村人都会撵糯米粑粑,这除了吃以外,主要是为了献饭。这位
龙的代理人早上吹哨子告知全村人来举行祭龙仪式,方式是:全村人每家每户收
取一定的费用,通常是五元到十元,这个视情况而定,但不会很多,然后买一头
猪,一只公鸭,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在龙树下的祭龙台(祭龙台是用水泥撤成
的,看起来像一座坟墓,我们小时候还有点害怕,但是那个是象征圣洁和庄严,
祭龙台分为两层,上层用来摆放祭祀用品,下层则是龙头举行祭龙仪式的操作平
台,祭龙台下面是一块水泥平地,有很多阶梯,是供参加祭龙仪式的村民顶礼膜
拜和活动的地方)面前先用这些活的猪鸡鸭献龙,然后杀了煮好之后,又再献一
次,而在这时,如果村里有今年刚出生的小孩,那么其家属就要拿着烟、酒或糯
米,有的还赶猪来龙树下的祭龙台面前献龙跪地叩头,其用意是希望保佑新降临
的小孩一切平安,家属还会念着,我的小孩已经加入到这个村子当中,已成为你
统治下的子民,希望王(龙)能接受,所以小时候能吃糯米饭就是其原因,当然
现在也可以吃到,只是没有去做而已。猪鸡鸭肉(生的)也就是祭品每家都分一
点,拿回去献饭,老人说通常这无形的神在这时就会从龙树下下来,然后挨家挨
户的走访。
每家除了交钱以外,还要自行带柴,猪鸡鸭肉除给每家的是少许,因为还要
在龙树周围的地方煮饭吃,这本意就是吃龙的生日宴餐,饭和蔬菜也是自行负责,
而能在这里吃饭的身份规定,必须是男性,必须是家里当家的那一位,我原本以
为,这是一种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为什么只有男的可以吃,经过询问才知道,
龙是一个村中最高的神,而男性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所以男性才有资格去参加
这样的大事,我想自从母系氏族被父家长制取代之后,这样的规定才日趋渐成的
吧!不过如果每家每户的人都去参加的话,那么只是交那么一点钱买的东西当然
也就不够食用了,这样的习俗形成已经是多年了,还没有哪个人就女人不能参加
祭龙吃饭而反对过,所以见怪不怪了,哈尼族习俗有这样规定的有很多。
这天举行完宴餐之后如果还有剩余,那么第二天晚在龙的代理人家中,再会
举行宴餐,这次就当做是这个龙的代理人的生日,这里吃饭的人依然是男性,但
不是每家人都要去,这选择权在龙的代理人手里,他们说,这时一般被请吃饭的
人都是老人,因为毕竟这时吃的东西有限,吃完宴餐之后,龙的代理人还有他的
侍从晚上敲着铛要把龙送回去,因为龙在昨天从龙树上下来拜访每家每户了,还
在村里走访,所以要把它送回去,龙的代理人和侍从在龙树下叩几个响头之后,
回到家,一年一度的祭龙仪式就算是完成了,但是还有要遵守的一项规定,就是
要在十三天后属牛的日子里还要结日。
我们平常如果出了什么事,如车祸,是不允许从龙树面前经过的,还有办婚
事的时候,也是避讳从龙树面前经过,老人们说这都不能打扰龙的。我虽然不信
其,但对于村里的这种祭祀,并没有轻视的本意,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生活,我
们民族的信仰,我们的传统文化。
祭龙是我们哈尼族最隆重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是我们民族日常生活的有机
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特色,祭龙丰富了我们哈尼族的生活。每个
民族都有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国家也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因为宗教活动也利于团
结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
参考书目:①马塞尔·莫斯 《巫术的一般理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②《解放后箐口村祭龙仪式的变迁>>
③《中国古代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