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

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

关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2012年9月27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金润权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本次常委会报告《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贯彻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2009年8月30日,《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

三年来,在国家、省及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推动下,州政府全力抓好《纲要》贯彻落实,圆满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一年良好开局,三年明显进展”的工作目标。

一、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系。

《纲要》进入审批程序后,州政府即开始着手准备贯彻落实工作,正式公布仅15天,州委、州政府隆重召开全州贯彻实施《纲要》动员大会,出台了《中共延边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实施<纲要>的决定》,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延边州长吉图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州开发办,下设由各相关州直部门牵头组成的规划项目组、产业发展组、通道建设组、政策研究组、经贸合作组、宣传推介组、资金保障组,各组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围绕落实《纲要》组织编制全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包括38个专项规划,涉及工业、农业、服务旅游、产业布局、园区建设、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口计生、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

编制了《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产业发展规划》、《八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均经过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开始实施。

每年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落实《纲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及各项具体工作部署中。

特别是在今年1月6日召开的州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开放先导”为全州首要发展战略的地位。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

2009年,州委、州政府为深入贯彻实施《纲要》,以正式文件形式确立了十项重点工作:认真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全力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珲春的“窗口”功能、增强延龙图的“前沿”承载功能、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带动全州协调发展,三年来,州政府紧紧围绕这些重点工作加强领导,严格督查,狠抓落实。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

为了营造落实《纲要》的浓厚氛围,我州加大宣传攻势,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手段,广泛传播《纲要》精神,做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镜头不移、焦点不变、力度不减、热度不降。

除州内媒体密集的宣传报道外,中直、香港、省直新闻媒体也多批次来我州采访报道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延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空前提高,图们江开发氛围空前浓厚,为《纲要》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浓厚的舆论基础。

二、主要成绩一是通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建设规模达到2100公里。

建成了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实现长珲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建设了汪清至延吉高速公路,全州县市至首府1小时经济圈形成。

省道安图至东清段水毁重建工程、省道延吉至龙井公路加宽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路面工程。

全线贯通境内536公里边防一线公路,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15.6公里,高速公路比重(3.6%)在全省排第一位。

铁路方面,开工建设了南坪至和龙铁路,现已基本完工。

启动了吉林至珲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

维修改造了朝鲜元汀口岸至罗津港50.3公里二级公路,从元汀口岸至罗津港行车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50分钟。

口岸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升级改造了古城里口岸、沙坨子口岸,双目峰临时通道正在升级国家级口岸。

2011年,全州12个口岸过货量达114万吨,过客量1O1万人次。

其中,延吉空港对韩航线进出境人数超过38万人次。

近期还开辟了对朝鲜航线,延吉空港在全国支线机场中保持领先水平。

在陆海联运方面,开辟了珲春—罗津—上海(宁波)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运输煤炭总量超过10万吨,开辟了珲春—扎鲁比诺—新澙航线,借港出海战略得到深入实施。

此外,我州还开通了中国延吉至朝鲜罗津的客运班车。

目前,我州已经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相互衔接、沟通内外的立体交通网络。

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58.1万人次,增长18.5%。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9.1亿元,增长28.6%。

二是产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按照新口径统计,2010年至2012年7月末,我州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208.7亿元。

其中,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3亿元;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2.5亿元;交通运输、信息传输、批发零售、房地产、公共管理等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8.9亿元。

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州精心谋划了人参、矿泉水、黑色金属、石油炼化、信息产业五个产业重塑。

目前,重点推进和龙市200万吨钢铁、昊华集团120万吨电石、国药集团人参加工、康佳集团家电生产线搬迁、吉林敖东工业园区、延边方向电子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

三年来,我州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12.7:45.6:41.7调整到2011年的9.3:50.0:40.7,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

三是珲春“窗口”功能显著提升。

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冠名“中国”的国际合作示范区。

国家再次赋予珲春一系列优惠政策,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也批准通过了一系列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同时珲春市积极协调海关总署,出台了支持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珲春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密集,洼地效应凸显。

按照国家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珲春市目前已经启动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推动新城区建设。

今年5月,集中启动了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73.6亿元。

目前,这些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东北亚(珲春)国际边贸物流集散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欧亚珲春国际购物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基本封顶;总投资2.5亿元的志华新型建材生产、建材设备制造项目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近两个月,珲春又陆续开工了总投资28亿元的中国珲春长德国际城、总投资12亿元的珲春浦项现代物流园区等一批大项目,在“中国光彩事业延边行”活动中,珲春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170亿元。

三年来,珲春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53.4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2008年的7.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3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窗口”作用显著提升。

四是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进一步完善。

延龙图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三市实现了金融同城、固话同城,延吉龙井两市交通实现了公交化运营。

朝阳川划归延吉管理,为延吉西部新区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

按照中国图们江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首府延吉在道路、桥梁、供水、供热、供电以及重点街路绿化、美化、亮化等大型公益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延边图书馆、延边博物馆、延边体育场成为延吉市的亮点工程,城市的承载功能日益增强,品位不断提升,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延吉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图们市全力打造中国朝鲜工业园,已顺利引入443名朝鲜劳务技术人员,为图们经济开发区构筑劳动力成本优势,开辟海外市场抢得先机。

龙井工业集中区刚刚通过省级开发区升级验收。

目前,延龙图“前沿”功能与品位显著提高。

五是国际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对朝合作方面,两国启动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两个经济区”工作,建立了国家级、省级、罗先开发区三级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体制,出台了罗先合作开发相关法律,罗先经济贸易区总体规划及罗津港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完成,双方成功签署协议。

2011年启动元汀口岸至罗津港公路维修改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对朝跨境自驾游、百万吨水泥生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等项目。

近日,又签订了供电、港口及园区投资、高效农业水稻等项目,并不断推进便利化通关。

此外,我州还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将中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在州内建立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工业园区,推动了对韩、日陆海联运航线发展,图们江区域开发正由独立开发为主向着合作开发为主的新阶段快速发展。

六是争取优惠政策取得新收获。

《纲要》批复实施以来,我州争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被商务部批准为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延吉和图们两市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国务院批准我州继续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将珲春市确定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

延吉市被明确为东北振兴战略重点支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城市,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在珲春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出台了若干扶持发展意见。

在我州的积极争取下,省政府常务会也原则通过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七是全州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2011年与2008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375亿元增长到66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长到1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20亿元增长到52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始终保持在18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1亿元增长到302亿元;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170元、4780元分别增长到19560元、6650元。

我州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都名列前茅。

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外通道通而不畅,物流总量不大、运营企业实力不强、通道活力不足仍是当前突出问题,尤其是珲卡铁路仍然没有恢复开通;二是产业的支撑、辐射带动能力薄弱,缺少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配套的集群能力;三是口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吞吐能力不足,比如,延吉空港已处超负荷运营状态,跨境桥、路等级低,境外俄、朝两国邻近港口有待进一步合作开发;四是体制机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延龙图一体化亟待向纵深推进,珲春示范区建设,体制改革问题亟待突破;五是落实《纲要》的合力需要进一步凝聚,干部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感、使命感要进一步增强。

四、今后工作打算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外通道建设。

对外通道是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境内面向图们江口的公路、铁路网建设;另一方面要密切与周边国家合作,加大对境外连接邻近港口的公路、铁路、桥梁及口岸基础设施改造新建力度。

在境内方面,我们要全力推动在建中的吉珲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珲春—东宁铁路前期工作,实施圈河口岸、珲春口岸、珲春铁路口岸换装站等基础设施扩能改造,完善欧亚大陆桥东段建设,连通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形成境内面向日本海纵横畅通的路网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