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我们知道中国先民最早培植了水稻和粟。你是否知道今天在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的小麦和
玉米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两个地区?
A.西亚和中南美洲 B.西亚和南亚 C.南亚和中国 D.中国和中南美洲 (★★) 2 . 《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
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是
A.穷人和富人的斗争 B.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C.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 D.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 (★) 3 .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以此为标准结合所学
知识判断,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人类有 ①中国元谋人 ②汉谟拉比时代的西亚人 ③法老治下的埃及人 ④苏格拉底、柏拉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 . 西亚的《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的法老统治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存在于世界古代不
同地区的不同时期,这本质上说明
A.自然地理环境是决定因素 B.加强统治的需要 C.历史发展的必然 D.文明的多元特征 (★) 5 . 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以下成就属于
埃及文明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象形文字 ③《吉尔伽美什》 ④制定太阳历 ⑤六十进位制 ⑥计算圆周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 6 . 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下列组合属于完整全面的农
耕文明区的优势是 ①社会分工比较发达 ②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 ④复杂的管理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7 . 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的兴起。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帝国内海的曾经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帝国是:
A.亚述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 8 .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所有货物,所有现存的和
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帝国的空前繁荣 B.帝国内经济联系的加强 C.帝国贸易的发展 D.帝国奴隶和平民的劳动 (★) 9 . 运用“时间尺度”是历史学作为时间的科学的具体体现之一。所谓时间尺度,指的是研究
者在观察分析其研究对象时所采用的一种时间上的度量工具和方法。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罗马军队征服意大利②地中海变为罗马内海③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④罗马帝国分裂⑤西罗马帝国灭亡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②① D.⑤④③②① (★) 10 . 字母组成语言是世界上大部分书面语言的组成形式。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母文字是:
A.希腊字母 B.拉丁字母 C.腓尼基字母 D.阿拉马字母 (★) 11 .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 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D.日耳曼人的渗入 (★) 12 .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以下不属于此的是 A.拥有大量庄园的土地 B.向信徒征收十一税 C.教会内部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人人平等 D.整个西欧社会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一生都要接受基督教会的控制指导 (★) 13 . 俄罗斯发端于九世纪初建立的
A.基辅罗斯 B.金帐汗国 C.莫斯科公国 D.俄罗斯帝国 (★★★★) 14 . 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
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 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 15 .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重要影响是( )
A.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B.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C.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16 . 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
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 17 . 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
A.《荷马史诗》 B.《古兰经》 C.《天方夜谭》 D.《伊利亚特》 (★) 18 .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A.传播阿拉伯数字 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 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 D.将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传播到欧洲 (★★) 19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
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实权 (★★) 20 . 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
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 21 . 非洲是较早产生文明的地区,也是文明发展迟缓的地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孤立,与世隔绝 ②长期遭受殖民入侵 ③黑奴贸易造成巨大经济、人力损失 ④缺乏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动力,自甘落后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 22 . 古代的西非地区先后出现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下面关于三大帝国的描述正确
的有 ①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②农业进步,海洋贸易发达 ③黄金资源丰富 ④因外敌入侵而灭亡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 23 .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
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D.民族灭亡 (★) 24 . 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
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 A.内部人民起义 B.殖民者入侵 C.内乱分裂 D.政治腐败 (★★) 25 .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记载:“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
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据此可知,作者认为造成美洲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美洲文明间缺乏交流 B.西方殖民者入侵 C.内部矛盾尖锐 D.地理位置孤立 (★★) 26 . 15世纪前后,欧洲约消费了10000公担胡椒和10000公担其他香料,这要用
65000公斤白银才能换取,其价值相当于30万吨黑麦,能养活150万人。这一状况促使欧洲
A.物价急剧上涨 B.贫困人口增加 C.向外掠夺金银 D.出现粮食危机 (★) 27 . 《马可·波罗游记》对日本的描写:“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
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这一描写
A.真实可信、影响巨大 B.真实可信、但影响有限 C.毫无根据、亦无影响 D.脱离现实、但影响较大 (★★) 28 . 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
一个恶魔。”欧洲人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这里的“他”是指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29 .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近处的一座纪念了酋长拉普这位土著英雄,远处的
一座则纪念了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船队主要贡献是 A.南行最远到达好望角 B.向西首次发现了美洲 C.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D.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 30 . 《全球化和地区开发》中声称:“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5世纪末期。欧洲人在
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这反映的是
A.开辟新航路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郑和下西洋 D.工业革命 (★★) 31 . 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
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和不同动物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C.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D.提供了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 32 . 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中,戈宾诺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