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传统政治社会化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封建君主本身的政治社会化,亲缘地缘政
治社会化,表彰,政治录用等途径。这六种主要途径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为君主和封建统治
者服务。笔者在研究具体途径的基础上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传统政治社会化 影响因素 效果
一、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位施行者。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
会的一员,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家庭属于间接社会化组织。家庭在对儿童人格塑造、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基本的政治常识的学习诸方面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
中,社会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负责的部分,在家庭生活中灌输的
忍耐和服从思想,是培养一个人以后忠于统治者并顺从国家政权特训的重要场所。中国古代
社会是典型的家国同构,君父一体的伦理型结构的社会。这种伦理关系是古代社会秩序的直
接依据。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直接的,系统化的、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封建统
治者总是通过控制教育,把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的思想、理论灌输给民众,把民众的思想、
言论、行动纳入大一统的轨道,自汉武帝以来,以“官学”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其统
治地位一直难以撼动且影响日益深远和广泛,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正
是在于儒家思想几乎垄断了中国古代的世俗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儒学得以传播和延续,
保持着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意识形态的地位。
(三)亲缘地组织
在传统中国,家族、宗族是介于君权与父权之间的一种权威,起到家庭所不能起到的教
化作用。“父兄所不能教者,宗子能教之,父兄可从宽而宗子可从严也”。中国古代社会是一
个特别重视宗族的社会,宗族在其成员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宗族还在社会管理中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社会皇权不下县”宗族起到了弥补政府在基层的空白。宗族在
古代社会充当的是一个公共服务的角色,开办学校、组织救济宗族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就实
现了对宗族成员的社会教化。
(四)君主
封建君主是封建社会最高的施化者。封建君主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封建君
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君主通过神化自己,宣扬君权神授,建立起自己的绝对
权威;另一方面君主又通过自己的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向全社会灌输。君主的意志的传达是中
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中国古代社会君王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君主认为自己是上
天的儿子是天子,是上天的代言人代表上天来统治广大民众。君主通过神化自己来获得统治
合法性,来确立自己的神圣地位。当民众对君主的地位和权威深信不疑的时候,这种政治社
会化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表彰
在中国传统社会,君主的表彰是面向全社会的。既有对各级封建官吏的表彰,同时也有
对直言、忠义、孝悌等各种符合儒家道德的模范人士的表彰。这些被表彰者中既有士大夫也
有庶民。对被表彰者而言则实现了最高人生追求,得以青史留名挂不能够光宗耀祖。对于君
主而言,表彰的意义就是要通过奖惩以体现王者的权威和恩典,同时,更是为群臣百官树立
了居官表率,体现了君主对于循吏教化功能的激励和推动。君主政治就是通过这样驯化和培
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顺从的民众。
(六)政治录用
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有多种方式:两汉实行荐举贤良、方正的察举制;魏晋实行九品中
正制;隋唐以后主要实行科举制,同时还有封荫、任子等辅助方式,由此构成了一套系统的
官僚录用制度。每一种方式都有不同的标准。早期品评标准是德行,但后期由于豪门世族的
把持,九品中正制导致了注重门第等级的门阀制度,造成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豪门”的
局面。北魏与南朝开始打破门第限制,开始了以才作为政治录用的标准,向隋唐科举制历史
性地迈近了一步。
二、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实现,要通过各种媒体。有效的政治和社会媒体的作用能提高政治社会化
的力度,反过来会削弱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政治社会化的连贯性之间形成的各种媒体在政治
价值取向的政治社会,政治态度形成的政治信念,可以有效地促进政治和社会的社会和政治
生活的过程中,在相同的内容和目标。相反,如果从一个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的各种媒介传播
的政治文化,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其实我们前面所讲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也是一种
媒介,在传统社会中这些媒介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功能。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政治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社会经济活
动方式,意味着社会成员实现自己利益的不同方式,意味着社会成员形成利益关系的不同方
式,由于利益实现方式及其实现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作用,所以,利益实现
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形成方式,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观,对于社会成员从事和参与政治活
动的方式具有深刻影响。社会文化对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也具有主要的影响,学者认为:“这种
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社会文化说到底都是民族文化,每一个特定的民族在自己长期
的发展过程只能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绝对会影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社会化
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第二,我们知道任何社会文化都有其一定发展的当前内容,因此,社会
文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上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信念和社会行为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
治社会化的内容和程度;第三,在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社会文化水平分布不是平衡的。研
究表明,在社会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和群体中,政治社会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要大于
社会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域和群体”。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施行效果很好,他不仅成功的维护了封建政权的稳固,还创造出
了丰富又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化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环境融合的非
常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只是一种工具的选择,所以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必须与政治社会化的
内容有机的相结合,必须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封闭性,稳定性。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化正是比较好的把握住了这
一点才有这么好的施行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