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2011年3月第18卷第7期
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的临床分析
焦贵昕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本
院收治的35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改善代偿头位的基础上改善斜视。结
果:术后患者视正前方,单、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行者23例,提高4行者9例,无变化者3例。手术后随访3~12个
月,头位消除,外观满意者29例,占82.9%,所有患者双眼正前方眼球无震颤或眼颤很轻微。结论:合理的手术设计
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斜视;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 1)O3(a)一020—02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combined strabismus congenital nystagmus
JIA0 Guix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Panjin City,Panjin 124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ombination of congenital nystagmus treatment of strabismus and clinical effect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zed of September 2005 to September 20 10 in our hospital,35 cases of congenital nystagrnus
in patien1.s with clinical data,this group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urgery,in improving the basis of compensatory head po-
sition to improve the strabismus.Results:Postoperative visual front,single binocular vision were improved freelander 2 in
23 cases,increase of 4 walkers in 9 cases,no change in 3 eases.Postoperative follow—up 3 to 12 months,the head position
to eliminate the appearance satisfactory in 29 cases.accounting for 82.9%of all patients in front of the eye without eyes or
eye flutter very minor tremor.Conclusion:Reasonabl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nystagmus design is the key.
【Key words】Congenital nystagmus;Strabismus;Surgical treatment;Clinical analysis
先天性眼球震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 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和往复性的眼球摆动或跳动,临床上表
现复杂,危害严重而且难以治疗ll】。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双眼
向某一方向注视时眼球震颤可减轻或消失,视力提高,所以
该类患者常伴发各种类型的斜视[21。本院2005年9月~2010年
9月采用手术治疗35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疗效满意,现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35例.均为本院收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
斜视的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6~14岁,平均 9.5岁。面向左转者23例,面向右转者12例。代偿头位:<25。
者15例,25。~30。者15例,>35。者5例,合并内斜视者15例,
外斜视者2O例。眼震类型:均为水平性眼球震颤,冲动型24例, 钟摆型11例,眼震值3~8 mm。屈光状态:远视38眼(轻度远
视30眼,中、重度远视各4眼),近视20眼(轻度近视8眼, 中、重度近视分别为8、4眼).正视l2眼。 1.2术前准备 手术前常规检查单眼及双眼视力(包括正前方和代偿头
位的视力),此外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视野计检
查头位扭转角、眼球运动状态,10 g/c阿托品眼膏散瞳查眼 底除外视障性眼球震颤,眼球震颤类型及震颤值『弧形视野
计测量扭转角,震颤值为正前方与中间带之间的距离
【作者简介】焦贵昕(1968一),男,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最高学历:本科;职 称:副主任医师
2O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lNE (ram)1,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眼球运动及斜度定量检查,并确
定主导眼和中间带(休止眼位)的所在位置。三棱镜遮盖法检
查眼位和垂直斜视度数。
1_3手术方法 26例患者在全麻下手术,9例患者在局麻下手术。手术
原则是主导眼矫正头位,非主导眼矫正剩余斜视度。中间带
移至正前方。眼震手术量:代偿15。者Parks 5-6—7—8法,如 中间带在右侧,则行右眼外直肌后退7 mm,内直肌缩短6 mm; 左眼内直肌后退6 mm,外直肌缩短8 mm。代偿头位20o~30o
者手术量增加40%,>30。者手术量增加60%。眼震有斜视者
先将眼震和斜视的手术量分开计算,然后再将两者相加,然
后进行手术矫正。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 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患者视正前方.单、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行者
23例。提高4行者9例,无变化者3例。手术后随访3~l2个
月,斜视情况:眼位映光基本正位,头位消除,外观满意者29t ̄1, 占82.9%,手术前后水平斜视的变化见表1。所有患者双眼正
前方眼球无震颤或眼颤很轻微。正前方基本不颤l0例,占
28.6%,明显减轻24例,占68.6%,无变化1例,占2.9%。无眼 球运动受限、睑裂增大或缩小、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下转第22页)
临床研究 2011年3月第18卷第7期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x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CR PR 进步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1 1 13 12 5 83.9 对照组 28 0 4 11 13 53.6 两组间比较,X 值为9.24,P<O.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嗜睡9例,皮疹2例,头昏2例,便秘13例,腹
胀3例,口周或指尖麻木8例;对照组:嗜睡8例,皮疹1例, 恶心呕吐2例,便秘11例,腹胀2例,口周或指尖麻木5例, 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一种常见的浆细胞克隆增生性 的血液恶性肿瘤,临床上MM的治疗多采用化疗为主,但是 临床缓解率较低,很难达到满意效果。
近几年,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开始成为临床上治疗 MM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沙利度胺属于谷氨酸 衍生物.研究发现该药物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①可
以直接抑制骨髓瘤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以改变肿瘤 细胞的生长及耐药性;②通过抑制整合素的合成分泌发挥抗
肿瘤作用翻;③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介导的血管新生 ;④抑制促进骨髓瘤细胞生长和生存的 细胞因子的分泌;⑤诱导1'h1生成IFN一 及白介素一2。国内 闫铁鹏[51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结果总有效
率为82.9%,远高于单独应用VAD方案进行化疗的对照组
(53.1%),并且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本
研究中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的总
有效率为83.9%,与对照组(5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资料表明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
便秘及头昏等,还有少数患者可有皮疹、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等毒副反应,并且毒副反应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加重。临床
报道沙利度胺的用药剂量在200~600 mg/d.此时的不良反应 是可逆的[61。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200 mg/d维持。
治疗过程中出现嗜睡9例,皮疹2例,头昏2例,未发现严重
的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均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获得好转。 综上可见,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I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1]卞寿庚.白血病(中华肿瘤临床诊治系列丛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3:379.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2-234. 【3】Raje NR,Anderson K.Thalidomide a revival story[J1.N EnglJ Meal,1999,341: 16o6. [4]Mccarty MF.Thalidomide may inpede cell migration in primates by down regulming imergrin beta—chains:potential therapeutic utility in solid malignancies,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inflammatorydiserders,neoinitial hyoerasis,and osteoporosis[J].Med Hypotheses,1997,49(2):123—130. 『51闫铁鹏.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叨.医药论坛杂志,2010,31 (3):1—6. [6]陈晶,蔡晓虹,王善洪,等.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7例分析叨.肿 瘤预防与治疗,2008,21(2):181-182. (收稿日期:2011—O1—11)
(上接第20页) 表1 手术前后水平斜视度变化(X_-ES)
与术前相比,△P<0.05
3讨论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4个月以内出现 的一种不自主性眼球运动异常,其患者眼球摆动呈冲动型,
头位异常,视功能发育受阻。该病病因不明,多认为是由于眼
球运动控制中枢的原发病变引起,与遗传性的基因缺陷有 关.其中以X性连锁遗传最常见[31。目前对于先天性眼球震
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纠正代偿头位,减 轻或停止眼震,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嗍。对于合并斜视者,常
因中间带所处的位置,斜视的方向性质以及主导眼之间的复
杂关系使手术设计者感到十分棘手。Parks法是手术常用的
方法之一.其手术原则是主导眼矫正眼位,非主导眼矫正剩 余斜视,正确处理好主导眼、中间带与斜视的关系是手术成
功的关键四。眼球震颤合并内斜视或外斜视时,头位表现为下
颌内收或上抬.代偿头位可通过对注视眼行垂直直肌(上直
肌和下直肌)的手术来善,内外斜视可通过对非注视眼进行
水平肌肉的手术矫正。如此既矫正水平斜视,同时也减轻了
22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0DERN MEDICINE 眼颤,提高视力。本文采用该手术结果表明,术后患者视正前
方,单、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行者23例,提高4行者9
例,无变化者3例。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头位消除,外观满
意者29例,占82.9%,所有患者双眼正前方眼球无震颤或眼
颤很轻微。综上所述,对于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有各种类型
的斜视.手术不仅要解决斜视问题,也要同时解决患者的代
偿头位。治疗的前提是合理的手术设计,术前要做好充分的 检查。慎重处理好眼球震颤中间带与头位扭转角、斜视性质
及斜视度、主导眼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常敏,张丽军.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斜视探讨田.山西医药杂 志,2007,36(5):451—452. 『2】2马鸿娟,张爽,张林娜.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12例临床观察叨.山 东医药,2007,47(24):91. [3]Spmnger D asgeFman BN,Stidham D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ystag- mus and surgical outcome in congenital esetro ̄ia[J]J AAPOS,2000,4:21-24. 『4]王乐今,布娟,肖格格.先天性特发眼球震颤合并斜视手术治疗的研究 [J].眼科,2009,18(1):56-58. [5]Zhang B,Xia K,Ding M,et a1.Confirmation and refinement of a genetic locus of congenital motor nystagmus in Xq26.3一q27.1 in a Chinese fam— i1y[J].Hum Genet,2005,116:128—131. (收稿13期:201l—O1一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