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Social Science) 第2期总第39期
2010年6月
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孔祥,陈牧,黄谦,张育 (扬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通过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 的教育,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知识方面均得到提高和强化,同时紧紧围绕国家执业医 师资格考试,让学生提前得到熟悉和适应,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工作和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479{2010)02—174—0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 出发点和归宿。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对临床疾 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具有人文知识 沟通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和 必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 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且多以大课讲授的方法 进行,学生被动地听,教学方式单一,实践与理论教 学联系不紧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近年来.医学招生规模扩大,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 革,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患者依从性差,造成学生 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目前医学生中普遍存在 基础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差、临床 思路欠清晰等问题。医学生的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五 学年.最后几个月的实习期间又面临着考研复习、忙 于到招工单位应聘,对临床实习造成不良影响。 2008年。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了《本科医学教 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教育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的不断完善,作为医学生必须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才 能行医。因此,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新标准的医学生 临床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 能和综合能力在目前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共性趋势 1999年国际医高 且幺只(Institute for Internatio- nal Medical Education,lIME)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 最基本要求” ]。对医-W-- ̄的临床技能方面提出明 确要求。如采集包括职业卫生等在内的相应病史资 料;进行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进行临床思 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等。《本科医学教育标 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中。对医学生知 识、技能目标也做了具体详细的要求。《中华人民共 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实行医师 资格考试制度。该法的实施不仅对医院和从业医师 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医学教育产生了很强的 导向作用。《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学生考试合格方能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全国统一 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统考的成 绩无形中将成为衡量医--W--院校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 个参数,这将促进医学院校更加注重教学质量,所 以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和医学综合知识.不仅对于 执业医师考试,对于将来从事临床工作都极为重要。 国内外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势是:突出基本技能、 基本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强调综合化,基础 与临床结合。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改善医学教育理论 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 识,增强责任感,训练与患者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 兴趣,培养主动获取临床技能的意识C5-7]。诊断学课 程一开始即安排学生进入病房,接触临床、接触患 者,了解医院组织机构、医生角色、工作流程、人际交 流技巧等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资金资助项目(2008年) 收稿日期:2010—03~16 作者简介:孔祥(1962一),男,副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 第2期总第39期 2010年6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Soeial Science) ·l75·
二、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改革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理论及实践能力使之能顺 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是目前国家及各个医学院校 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医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点在于对模拟试题的复习和练习,因此不能从根 本上有质的飞跃。国内对于临床医学生临床理论和 实践能力的研究很少见或者只是集中于某一点。 针对执业医师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 笔试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提高医学生实 践技能和医学综合知识,从而提高通过率,最终服务 于临床.有益于社会。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医学生 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目的不仅为了验证医学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医学生进行基本技能 的训练和科学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调整教学计划 通过对现行理论教学中教学计划的调整。目的 紧紧围绕执业医师考试范围,调整现有不同课程教 学计划,以符合考试大纲考试分值分布,调整和安排 理论考试模式、题型以便于与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一 致。建立题库达到考教分离。通过Il缶床教学阶段的教 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资 源;引入PBL教学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的教学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融合临床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以 便于医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掌握:创建临床技能多 重强化培训与考核系统,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 . 实习前强化培训 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教育。主要介绍医院的情况。 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应该遵守的纪律.及病历的书 写、病史的询问、处方和医嘱的书写,同时对学生进行 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及考核。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利 用模拟器具强化基本功训练,如心脏的望、触、叩、听, 血压的测量,外科的洗手、穿手术衣,外科的换药、拆 线、打结和缝合,开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增加学生动 手机会。并予以考核,直至学生较熟练掌握这些基本 技能,使他们一到实习医院就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 并发挥作用。并编写临床实习手册.其内容和形式与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衔接。要求学生掌握实习手册所规 定的内容,以便接受期中实习检查和毕业前检查。 (三)实习过程全面掌控 监控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带教质量,加强实习医 师临床技能培养,完善实习规范性文件,严格毕业生 的技能考核。实习中。将医学生毕业理论考试内容 分解,按实习计划分四次实施毕业理论考试,与出科 理论考试相结合。设置临床实习中期实习教学检查。 由各专业老师、校(院)督导组成员在实习中期赴各 附属、教学医院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教学查房、听课、 召开院方、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扬长避短,提高实习质量。 (四)毕业前培训 增设综合素质培训,如就学生的就业、医患沟 通、医学相关法律等诸多问题开设各种讲座。临床技 能强化培训与考核.针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 求.并按照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形式,对学生临床基 本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和模拟 考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及临床 基本操作技能都有所提高.特别是熟悉了国家执业 医师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将来能顺利通过国 家执业医师考试。 (五)调研市场 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力为本位,根据市场需求, 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每两年进行一 次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深入社会、医院进行 调查研究,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 并介绍我院的专业调整方案和对策。每年至少召开 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 共同确立和调整专业培 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调整培养体系。解决教 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 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是培养高质量人 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 的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 的培养尤为重要。当医学生一进入医学院学习之时. 通过讲座和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教育学生明确和理 解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 之完美,要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 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 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将医学素 质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认识到医学职业的基本要 素,包括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从而培 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责任感、同情心、 诚实、正直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临床医学导论 等课程及临床见习、实习前培训,加强医学生沟通能 力的培养,使他们明白要得到患者的理解信任,首先 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 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 的前提[8]。同时设置相关的人文课程,这些课程包括: 17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Social Science) 第2期总第39期
2010年6月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发展史、循 证医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医学思维与创新、大学 生创业就业指导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以提高学生 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在临床带教中使学生认识到 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医生、患 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 在带教中结合临床病 例。对医学生进行提问。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和 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二是督促学生检查知识不足 加紧学习。临床上遇到特殊疑难病例,通过教学查房, 师生一起检查患者、讨论病情,适当诱导启发,让学生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提问和病例讨论.使学 生有兴趣、有意识地去学习,不断提高,从而培养了学 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在学生实习结束毕业之前增设综 合素质培训.就学生的就业、医患沟通、医学相关法律 等诸多问题开设各种讲座。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 用能力为主线。建立专业教学培养体系,构造相应的 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块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医学教育的 共性要求,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设置临床 医学进展、临床研究方法、英语网络自学等课程,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 变化的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需求。通过近几年医学生 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改革,我院临床医学 学生的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一直保持较高的通过率,且 稳中有升.同时医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 上.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 好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以教育思想改 革为先导。深刻理解高等医学教育内涵,这样才能培 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 要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事临床工作及科研的高级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 需要。只有加强现代化教学,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 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结构。才能全面提高医学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 业生质量。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和临床实 践技能的培训,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知 识方面均得到提高和强化.在校期间就掌握了较全 面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医学综合知识.同时紧 紧围绕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让学生提前熟悉和适应. 无疑对于学生一年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有极大的益 处,从而提高通过率,也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工作和服 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