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浅析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浅析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摘要:
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其中提出了许多对我们今

天的创作和研究仍然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文艺创作观,他的理论支柱
主要是关于“性本能” 和“无意识”的阐述,弗洛伊德的《图腾与
禁忌》是通过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述说明氏族文化下的图腾崇拜和
图腾禁忌。从心理学上讲,真正可怕的不是禁忌所推崇或者恐慌的某
一动物或植物,而是心理承受的一种桎梏。原始人类对图腾的崇拜也
体现了一种审美形态即崇高,在原始部落中,大部分人都有崇拜图腾
的倾向及行为,而且,对乱伦的极度畏惧,从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禁
忌。
关键字:图腾与禁忌,心理学,审美形态,崇高,乱伦
正文:
弗洛伊德---这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在人类社会历

史上第一次把心理学和生理学相结合,并应用到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的
产生和对艺术作品人物心理分析上来。他在创建精神分析学的过程
中,曾经从文学艺术中受到过多方面的启发,但同时,他也常常以浓
厚的兴趣和热情,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理讨论和思考文艺美学问
题,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主要是通过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阐述
说明氏族文化下的图腾崇拜和图腾禁忌。
首先,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里面提到的一些关于图腾禁忌
的现象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分析我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在书中写
到,图腾,可能是一种动物,也许无食无害也可能危险恐怖,较少的
图腾是植物,或者一样自然现象(例如雨和风)。图腾与整个氏族有
着一种特殊的关系。首先,图腾是一个氏族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神
和相助者,这种图腾如果说对其他部落而言是危险的,那对本部落能
够向成员发布神谕,识别病眷顾子民,反过来氏族人不能破坏图腾不
能吃图腾的肉,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成员并不一定要生活在某个特定
的地域,他们往往散步各处。但是对这种图腾崇拜程度却另我们现代
很不解,在图腾崇拜的氏族里有些事物被强烈禁止着,可是从来不去
考虑其中的原因,相反氏族成员屈服于这种禁忌。就像他们理所当然
的事情一样,同时深信任何对禁忌的破坏行为犟导致自取惩罚,如,
一个无辜的触犯者,他可能仅仅为了食用了被禁食的动物,便陷于极
度的精神不安,在预期的死亡阴影中,他终于因恐惧而死。
其实这种现象真正可怕的不是禁忌所推崇或者恐慌的某一动物
或植物,而是心里承受的一种桎梏。心理学家根据认知活动的对象不
同,可分为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人接受信息,加工运
用信息能力。元认知能力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进行认识能力,它表
现为人对内心正在发生的认识活动的认识,元认知能力是个体怎样评
价自己的认知活动。那些因图腾禁忌人的死亡与其说是被“神灵诅咒
而死”不如说是被自己的意识思维钳制而死,他们认为自己受禁后自
己一定会死,由于深信便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极大的恐惧感,甚至时间
长会产生抑郁情结。所谓的无故死亡,便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崩溃,极
度的恐慌等心理反应造成的缺氧或者其他应激的生理反应,最后甚至
导致死亡。有些时候我们如何认知一个事物不重要,更重要的我们对
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正确性的笃信程度,这便是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这才真正决定了我们行为的“虔诚”程度的关键,才会让事情的发展
达到惊人的结局。
其次,我觉得原始人类对图腾的崇拜与一种审美形态——崇高有
关, 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对图腾所体现的审美意味进行一番思
考。原始人对图腾的敬畏不止体现在纯粹的图腾崇拜上,同时拥有对
图腾的控制力体现了原始人的生命本质力量,这就萌发了崇高感。在
原始人对图腾的控制过程中,尽管大多数还只是把幻想性的欲望当作
现实性的意向,但是也有产生实际效力的,表达了原始人运用自身力
量和超越图腾畏惧的意识,以血祭图腾为主要内容的一些仪式体现了
原始人超越图腾力量、凌驾于图腾之上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图腾
崇拜的崇高感才得以彰显。
图腾审美的积极作用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实际上,图腾崇拜中的
崇高的基础——征服或超越图腾正是原始人们的进步的源泉,这种被
我们批判的神秘主义对于原始人类用想象或借助想象支配、征服自然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很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对一些自然力量表
示妥协,但是他们要求超越的欲望是不可遏止的,创造图腾,并对其
进行一系列的崇拜仪式来获得精神上的征服就成了原始人类的解决
方式。原始人类用图腾来追溯他们的祖先,用图腾崇拜来充实他们的
精神家园,他们的审美是团结的,是不可动摇的。那么我们所谓的要
审美是不是要先追根溯源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审美要从外化的
道路上返回,审美教育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
图腾文化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生存场景、一种永恒的
记忆和精神原型而存在着的,因此,在图腾文化与现代人类的生活世
界之间,必然在精神本质上有着历史的依存性。这种历史的依存性,
对现代人类的审美回归或是少走一些弯路是有启发意义的。虽然图腾
不是在审美动机的直接驱使之下的产物,但它的确蕴含着史前人类一
定的审美认识成分。我们现在在诸多审美动机的驱使下,就应该有正
确的审美认识,我们有现代的审美标准,就不应该走向我们自己提出
的“非美学标准”,相信我们能够正确地走在审美的路上,创造属于
我们的生命图腾。
再者,我觉得《图腾与禁忌》中对乱伦的极度畏惧所衍生出的一
系列的禁忌严重到了如此程度:在美拉尼西亚,男孩和他的母亲、姐
妹间的交往,有着种种限制。例如,再里皮斯岛新海市里地族的一支,
男孩到达某一年龄后便不可再住在家中,而必须迁入“营舍”内独自
生活。当然他尚有权回到父亲的家中谋求食物,但若他的姐妹们在家
里,他便难免于徒劳往返之累了;若无姐妹在家,他可坐在门口吃食。
兄妹在野外不期而遇时,男孩必须跑开或躲起来。男孩若在路上认出
他的姐妹的足印,他便不再顺那条路走。女孩亦然。事实上,男孩不
但不可以说出他的姐妹的名字,甚至的言语中避讳着它。此种回避始
自成年仪式,而后持续终生。儿子和母亲间的疏远随年岁增长而增加,
通常母亲方面的态度变化得更为显著。一个母亲要送食物给儿子时,
她只能把东西放在地上,等他来拿。和他谈话时她不再表现所谓的母
子亲情,而须使用着对待外人般的礼节(摘自弗洛伊德《图腾与禁
忌》)。设置如此的禁忌充其量就是为了防止禁忌受到破坏。
弗洛伊德在探讨了原始民族对乱伦的极度畏惧以及对图腾的崇拜
后,产生的一系列禁忌和所隐藏其中的矛盾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并
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禁忌:1、对敌人的禁忌,2、对统治者的禁忌,3、
对死人的禁忌等。在本能欲望没有被消除之下,禁忌产生的禁制
只是将欲望压抑,而没有将他消灭。禁制和本能都继续存在著,
在本能与禁忌冲突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又发现原始民族中还存在一
种与禁忌相同的特质——矛盾情感表现。
最后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
发现这些都是儿童和野蛮人的原始心理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他强
调了原始人弑亲行为的重大意义,并认为文明、道德和宗教就起
源于对弑亲行为的追悔和其他反应。处在文明社会中的人看待这种
行为似乎是很可笑,因为乱伦行为与其他不符合社会道德规则的行为
一样,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自然而坚决地被否定,因为我们每个人心
中都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相当于“超我”
控制着自己,而不是像原始社会那样,小心翼翼,草木皆兵,且夸大
化。现代社会的我们在“超我”的控制下,即使对乱伦对象有性幻想,
但是我们还是会克制住,在行为上没有实施。而且现代社会,法律对
乱伦的制止也起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当现代社会触犯这种禁
忌的人不仅思想上、道德上受到折磨,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由
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已逐渐认识到乱伦已经危害到人类生存的问
题,所以不仅仅在道德上进行限制,法律上更是限制近亲之间结婚。
总之,从《图腾与崇拜》的研读中,得到了很多的感想,当然,
图腾崇拜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猜测和期盼,当今随着人类认知空间的
不断扩大,新的未知、新的迷茫又会再次困扰着人类,在人们的
潜意识中,便会隐藏着更多的、更神奇的、新的“精神崇拜”。本文
是我对图腾与禁忌的艺术的一点粗浅认识和感想,其中必然会有许多
错误的论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老师 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2、蒋栋元. “动物·图腾·崇拜”.大连民族学院学报.Vol.6
No.2.Mar.2004
3、[奥]西格雷蒙·弗洛伊德;赵立玮译.《图腾与禁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