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摘要]汇率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关注,是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不同的学者或经济学家利用不同的资料及数据研究分析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汇率及国际贸易问题,为世界上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理论依据。
同时在不同时期由于汇率变化得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贸易、影响一、传统汇率理论(一)国际收支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戈逊(G.L.Goshen)提出的旧的国际借贷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比较流行。
该理论主要观点是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则取决于该国对外流动借贷的状况,即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当一国的对外债权大于对外债务,对外流动借贷出现顺差时,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该国货币汇率则上涨;反之,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该国货币汇率则下跌。
凯恩斯提出的汇率理论是新的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求。
由于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着外汇的供求,因而汇率实际取决于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理论对于短期汇率的分析是有贡献的,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首先,它只适合于有发达的外汇市场的国家;如果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的真实情况就会被掩盖。
其次,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过于强调国民收入和经常帐户收支对汇率的影响,有失偏颇。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sel)在1992年公开发表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是西方国家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发行国具有购买力。
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分别在两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
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也就是汇率。
该理论虽然仍有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汇率理论。
它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的、根本性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汇率运动的现实,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二、现代汇率理论(一)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造成的,所以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该理论中的国际借贷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的输入和输出。
葛逊的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解释外汇供求的变化,分析汇率波动的原因,因此他的理论又称为国际收支说或外汇供求说。
从现在外汇市场的实际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出,国际收支仍然是影响汇率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利率平价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提出的利率平价学说,解释了利率水平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由于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
哪种货币利率高,为了获得较高收益,投资者就愿意购买哪种货币,资金就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将促使利率较高国家货币汇率的上升。
利率平价学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目前市场行情的变化,澳元、加元的大幅上涨可以充分看出利率变化、资本流动对汇率的重大影响。
三、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分析(一)马歇尔-勒纳条件弹性分析法有以下几个假设前提: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贸易商品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初始时,贸易收支平衡。
在上述假定下,用Ex表示出口需求弹性,E 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有以下结论成立:如果E X+E M>1,则本币贬值将改善本国国际收支,如果E X+E M=1,则贬值对国际收支不会产生影响;如果E X+E M<1,则本币贬值将会恶化本国国际收支。
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分析中美进出口需求弹性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一般都大于,这表明中美两国基本上是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那么从理论上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应该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一个有效手段,即会减少中美贸易差额。
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企业的贸易收入状况会下降。
(二)弹性分析法弹性分析法由马歇尔提出,勒纳、琼·罗宾逊等人在国际经济学的弹性理论建立之后逐步完成的。
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货币贬值实际上等于对国内出口实行补贴,对进口施加征税。
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出口的增长率上升,进口的增长率削减,贸易收支从而得以改善。
然而,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成立的,贬值能否改善—国贸收支取决于其进出口数量的调整。
由于贸易合同调整的时滞,贬值开始时贸易收支有可能会恶化,贸易收支随时间的变化大致类似于字母J的形状,故被成为“J曲线效应”。
弹性分析法指明了汇率变动是平衡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并将贸易条件效应纳入到汇率变动影响的分析中。
然而,弹性分析法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马歇尔等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三)J曲线效应如果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则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
但是尽管根据大多数国家进出口价格弹性的估算,各国一般都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从动态角度看,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还取决于贬值后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的调整时间及程度。
一国货币贬值后,其经常项目立即恶化,往往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之后,这一状况才开始好转。
在短期内却可能出现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
形状如下图1所示。
图1 J曲线效应马吉(Magee1973)对J曲线效应进行了更细致的探讨,他将贬值对贸易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1)货币合同期,当汇率变动前签订的合同在贬值后执行的阶段,在这期间以本币表示的支付价值减少,以外币表示的支付价值增多;(2)穿越期,在汇率变动后新合约的签订和执行阶段,在这期间新合约的价格会进行调整,价格的这种短期调整能力决定了贸易在短期的改善程度;(3)稳定期,在这个阶段进出口需求量已经对贬值后的价格做出了充分反应,若一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贸易收支会得到改善。
弹性分析理论主要分析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变动的条件性问题。
根据弹性分析理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显著与否,看其进出口商品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Ex│+│Em│>1,其中Ex为一国商品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Em为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
若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远远大于1,则该国汇率变动对进出口收支的影响效果就明显。
否则,影响效果就甚微。
值得指出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只是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贸易收支的改善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贸易对手国的贸易管制程度及不采取同样的汇率变动政策等等。
J 曲线效应理论则说明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动态过程。
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调节有一个时滞(Time Lag)问题,即汇率变化后的一段时期内,贸易收支并不能立即发生预期的变化,而是表现为一个向相反方向变化的过程,其后,汇率变化的正向效果才会反映出来。
四、汇率与进出口需求弹性分析在汇率和外贸相关关系的研究上,弹性分析是研究汇率变化与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分析方法,也是一国制定汇率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10]。
实际汇率的波动之所以会影响出口的增减,关键在于其改变了一国出口的产品的相对价格。
出口随价格变动大小可以由出口的价格弹性来衡量。
根据供需价格理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该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用公式表示为:D(i)=F(Pi/P,Y)其中D(i)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需求量Pi/P衡量第i种商品的相对价格Y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对该种商品的购买量就会上升,如果该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购买这种商品,而减少对其他商品的购买。
假设国内商品价格不变,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那么我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上升,国际上对于我国产品的需求下降。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国际贸易中[11]。
甲国对乙国出口的商品的需求水平取决于甲国国民的收入水平以及乙国出口商品与甲国对应国内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
由此可得到乙国出口的商品的出口需求方程:E x=a0+a1P x/P f +a2Y f方程中Ex为乙国的出口量P x为乙国的价格水平P f为甲国的价格水平Y f为甲国的收入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一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该类产品的国际需求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出口的商品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必然带来需求的减少,从而会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1]R.Dombusch.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2):1161-1176[2]Akhtar,M.Akbar,and Hilton,R.Spence.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on German and U.S.trade.Fed.Res.bank New York Quart.Rev, 1994[3]刘力臻.人民币升值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4]王曙光.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研究室.2004年7月2 日出版[5]王敏,张羽鸣,张会.中美两国马歇尔-勒纳条件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2007年第6期[6]俞乔.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4(10)[7]韩玉珍.外汇与外汇汇率.国际金融.首都经济贸易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8]李左东.国际商务的汇率.国际商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9]白东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分析[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1:10[10]涂永红.汇率波动的经济效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