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0524柽柳种植及肉苁蓉的接种栽培.

20110524柽柳种植及肉苁蓉的接种栽培.

柽柳种植及肉苁蓉的接种栽培 柽柳 柽柳又名垂丝柳、西河柳,为双子叶植物柽柳科(Tamaricaceae)柽柳属(Tamarix)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柽柳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区,黄河流域及沿海盐碱地多有栽培。

柽柳高达6~7m,小枝细长,枝条红褐色,老枝红紫色或淡棕色;叶互生,披针形,鳞片状,长0.5~3mm,小而密生,呈浅蓝绿色;在绿色的嫩枝顶部生出圆锥形的花序,花序大,粉红色,花小而密,粉红色或紫红色,花期为5月到9月;蒴果10月成熟,种子细小。

柽柳根系发达,萌生力强,容易繁殖和栽培,是优良的防风固沙优良植物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抗盐碱能力,能在含盐碱0.5%-1%的盐碱地上生长,是改造盐碱地的优良树种,其最大特点是耐旱、耐盐碱、耐贫瘠和沙埋,同时还是具有耐水湿的特性,适应性极强。

柽柳枝叶是传统中药,其味干、咸、性平,可解毒、祛风、透疹、利尿,临床上主治麻诊不透、感冒发烧、荨麻疹、风湿性腰腿痛、扭伤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枝叶中富含黄酮类成分。

柽柳的老枝柔软坚韧,可以编筐。嫩枝和叶可以做药,也可用作牲畜饲料。

柽柳根部能够寄生著名中药肉苁蓉。肉苁蓉的市场需求量很大,由于破坏性的采挖,野生肉苁蓉已经越来越少,国家也把肉苁蓉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人工栽培肉苁蓉的前景看好。

综上所述,以柽柳为防风固沙植物,在其上人工接种肉苁蓉,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繁殖】 一、种子繁殖 1.采种 柽柳种子细小,待花序上多数果实变黄色时采收,阴干后筛除小 枝等粗物,干燥通风保存。 2.圃地选择 柽柳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凡山区、平原、丘陵、平地、坡地、荒山等均可。

3.播种 可夏播或翌年春播,一般夏播较好。采用床播,由于种子细小多采用水面落种,床宽为100~150 cm,长为10~20m,灌满水后,按1 g/m2种子量,均匀撒在水面,用铁锨轻轻拍打,使种子浸入水中,待水面降落后,再在上面撒上薄薄1层细土或粉沙,保持土壤湿润,播后3 d内即可出苗。适当追肥、浇水、锄草松土。

二、扦插育苗 1.扦插材料 选择生长健壮的1年生萌芽条或苗干做插条,粗1~1.5cm,剪成长10~20cm插穗,下剪口呈大斜剪口。

2.插穗处理 用0.1%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抖落水滴后再用1000mg/LNAA或100mg/L生根粉水溶液(或ABT1号生根粉)浸渍基部20~30s备插。

3.扦插方法 秋插或春插皆可。春插在2-3月进行,选用一年生以上健壮枝条,长15-20厘米,行距40cm,株距10cm,直插于苗床,插穗露过土面3-5厘米插后每隔10d灌水1次,,到4-5月即可生根生长,成活率达80%~90%以上。平时稍加管理,适当浇水施肥,一年生苗木可高达1米以上。秋插于9-10月进行,以当年生枝条为插穗,方法同春插,成活率也很高。此外,还可用播种、压条、分根法繁殖。 三、定植技术 定植苗以大苗为好,要求壮苗高1m,粗0.7~1cm,秋冬早春均可定植,植株行距2m,株距50cm,栽前在水中浸泡1~2h,根系较长剪留15~20cm,挖直径30~40cm,深30cm的定植穴,把苗木放在穴内,边填土边踩实,随即浇透水,20d浇1次水,成活率可达90%以上,柽柳栽培2年后即可用于肉苁蓉的人工接种。

【管理】 栽培极易成活,对土质要求不严,疏松的沙壤土、碱性土、中性土均可。栽后适当加以浇水、追肥。柽柳极耐修剪,在春夏生长期可适当进行疏剪整形,剪去过密枝条,以利通风透光,秋季落叶后可行一次修剪。

柽柳树主要害虫有梨剑纹夜蛾危害叶片,可在幼虫期以敌百虫800- 1000部液喷洒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杀。

肉苁蓉 肉苁蓉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肉苁蓉属(Cistanche Hofling et Link)多年生寄生药用植物,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性甘、咸而温,是著名的补肾阳药物,还具有益精血、润肠通便和延缓衰老等功效,大量用于中医临床处方、中成药和保健品。《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肉苁蓉正品植物为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Ma)由于近年来对肉苁蓉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加上对其野生资源不合理地采挖,造成肉苁蓉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于2001年被列为我国濒危保护植物物种。正品肉苁蓉药源十分紧缺,严禁采挖和收购,致使肉苁蓉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肉苁蓉属其他植物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R.Wight)资源较丰富,成为目前中药肉苁蓉的主要基源植物。

管花肉苁蓉种植对生态环境、湿度、水质和土壤要求不高,易于引种且产量高,有很大开发前景,且管花肉苁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均与肉苁蓉相似,故管花肉苁蓉可代替正品肉苁蓉入药,并应将解决肉苁蓉药源紧缺问题与保护野生资源相结合,加强肉苁蓉引种栽培研究,以寻求肉苁蓉人工栽培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发利用肉苁蓉资源。目前,肉苁蓉人工栽培已获得成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均有大面积推广种植,这对缓解肉苁蓉药材供应紧张和保护肉苁蓉野生资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管花肉苁蓉是目前资源最丰富的肉苁蓉基原植物,主产于新疆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生于水分较充足的柽柳丛中及沙丘地,常寄生于柽柳属植物的根上。植株高60-100cm,地上部分高30-35cm。茎不分枝,基部直径3-4cm。叶乳白色,干后变褐色,三角形,长2-3cm,宽约5mm,生于茎上部的渐狭为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穗状花序,长12-18cm,直径5-6cm;苞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7cm,宽5-6.5mm,边缘被柔毛,两面无毛;小苞片2枚,线状披针形或匙形,长15-17cm,近无毛。花萼筒状,长15-18mm,顶端5裂至近中部,裂片与花冠筒部一样,乳白色,干后变黄白色,近等大,长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6-10mm,花冠筒状漏斗形,长4cm,顶端5裂,裂片在花蕾时带紫色,干后变棕褐色,近等大,近圆形,长8mm,宽1cm,两面无毛。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7-8mm处,长15-17mm,基部膨大并密被黄白色长柔毛,花药卵形,长4-6mm,密被黄白色长柔毛,药室基部钝圆,不具小尖头。子房长卵形,花柱长22-25mm,柱头扁圆球形,2浅裂。蒴果长圆形,长10-12mm,直径7mm。种子多数,近圆形,干后变黑色,外面网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管花肉苁蓉主要的化学成分为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其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苯乙醇苷类的主要成分。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肉苁蓉抗逆性强、耐干旱、喜长日照、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宜选流动或半流动、固定沙地或盐碱荒漠地种植,以阳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地带为佳。

【接种】 一、时间 最适接种季节为春、秋两季。 二、方法 1 造林接种。 造林行沟宽30cm,深40-60cm,株行距为1.5m×3m。将种子纸横放在行沟内栽植苗木根部,吸水面向上,然后回填适量细土,回填表土踩实后及时灌溉。

2 在寄主上接种。 在野生寄主外根系密集区,挖长40cm,宽30cm,深40-80cm的坑,将种子纸放入寄主根部,吸水面向上,然后回填土至坑沿10cm左右,不可填满,利于贮存雪水或雨水。人工治理荒漠栽植的梭梭林,栽植株距为1.5m,行距为3m。可在树行两侧开沟作苗床,利用灌水措施,诱导寄主根系延伸到苗床上,然后进行人工种子纸接种肉苁蓉。接种后及时灌溉保持苗床湿润。

接种成功的植株,第2年有少数肉苁蓉出土生长,大部分在第3-4年内出土、开花、结实。

【管理】 寄主造林初期,可适量进行灌水,但不宜多,能保证寄主的成活及生长即可。以后每年根据降雨量的多少适量灌水1-2次或不灌水。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禁施化肥,以保证肉苁蓉野生品质。

沙漠地带风大,寄主根经常被风吹后裸露,要注意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苗床要保持湿润,人工拔除其他植物。

肉苁蓉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以备制种。 大沙鼠啃食寄主枝条或根部,致使寄主死亡,可用毒饵诱杀或捕杀。 【采收】 4-6月份当肉苁蓉露出地面,可及时进行采挖,采挖时尽量保证单株肉苁蓉的完整。为减少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在采挖时应选择肉苁蓉与寄主相连的外围挖坑,挖至肉苁蓉的底部,在不断开苁蓉与寄主的连接点的前提下,从连接点向上留5-8 cm截取上部,然后回填土,填土时要防止碰断寄生根和连接点,回填土平整后稍加踩实。正确的采挖方法,可以使肉苁蓉接种1次,第3年开始进入丰产期,稳产期可达5-10年。稳定产量后,鲜蓉产量可达4 800 kg/hm2以上,干蓉产量1200 kg/hm2以上。 【晾晒】 将顶头已变色的肉苁蓉用开水烫头或切除变色头,然后将肉苁蓉放在清扫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或其他非金属器具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防止霉变,晒至完全干即可包装出售。

肉从蓉人工栽培,既是一个致富产业,又是一个生态产业,产业化的建设,既保证了国家的需求,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与昌吉州有关专家和相关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在甘家湖种植了13公顷的梭梭肉从蓉试验。经过3年的观测,在接种部位已经生长出了肉从蓉,梭梭肉从蓉的生长繁育,完全依赖于其寄主梭梭的生长态势,建立良好的寄主群加之以科学的培育技术,人工培育的肉从蓉可以基本达到野生肉从蓉的药效。

政府在地委组织部和地区科技局、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也积极行动起来,把发展人工培植管花肉苁蓉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来抓,聘请专家、技术员来传授人工培植柽柳管花肉苁蓉栽培技术。

根据GAP种植要求和SQP管理规范进行栽培,基地于2006年通过了OCIA(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和NOP(美国有机认证计划)的有机认证,达到了纯天然人工种植基地的无污染、无公害、无病虫害的“三无”标准。集科研、生产、加工于一体的GAP种植基地,研发推广具有相对成熟的人工管花肉苁蓉栽培的专用技术及沙生药物产业化开发的相关技术,进行药用切片加工、成分提取等试验、生产,先后研发出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及其管花肉苁蓉片、保健茶等系列产品,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并出口日本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