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管理ppt课件
维护劳动者权益组织缺失,劳动者权益缺乏有 效保护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4)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 就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以弱势群体为主的人群构成 低微而高风险的职业 被动与被迫的劳动关系安排 低报酬、超时工作,社会保险缺失 “低技能—非正规就业—低技能”的恶性循环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二、现实情况及意义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主体构成: 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民工 下岗失业人员 个体从业人员 小型私营企业中就业者 自由职业者 没有进入正规就业部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离退休人员
二、现实情况及意义
人力资本特征: 就业前接受的学校教育少 职业技能培训少 人力资本存量低 从事低技能的简单生产劳动,无力抗衡 企业经营者拥有的劳动力定价权,劳动报酬 低,深陷“低技能——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更 无法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 要。
(二)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层次 就业期望 (1)贫困的困扰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低于1美元/天)超过2亿, 城市贫困人口:3000万,占城市总人口7%-8%。 (2)就业需要——生存和生活就业 2. 收入期望 3. 社会阶层提升期望 4.精神享受期望
四、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中 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产 品供给制度
多样化供给方式 梯次培训体系 培训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市场提供、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3 就业状况 (1)行业分布(前六位行业排名)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9.9% 社会服务业:13.0% 制造业:4.4% 其他行业:2.8% 建筑、交通运输业:0.6% 仓储及邮电运输业:0.7%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2)劳动时间与报酬 报酬:城市:月均工资≧1200:广州、深圳
从劳动目的上看:生存型就业
从劳动契约角度看:契约松散或无契约、自我雇佣
从经济待遇上看:双方自行商定,无社会保障
从就业规模看:小型化、家庭化
从就业方式看:多样化:自我雇佣,钟点工、临时工、 非全日制弹性就业、季节工等
从技术层次看:低技能非正规就业
高技能非正规就业(专业技术人员)
非正规就业培训
指针对非正规就业者这一特定人群所进行的以 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直接目的,促进其自身素质 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
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 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
相关概念
正规部门: 指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企事业单位、 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 非正规部门: 指正规部门之外的规模很小的经济活动单 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以私营企业形 式存在的小型或微型企业;二是家庭企业; 三是个体服务人员。
非正规就业的特点
教育培训管理 第十一讲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管理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管理
一、非正规就业的内涵 二、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现实情况及意义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与选择 四、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五、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设
计与模式建构
一、非正规就业的内涵
(一)教育培训需求愿望与需求能力的矛盾 (二)教育培训的供求总量矛盾 (三)教育培训的产品缺陷 (四)教育培训供给模式的缺陷 (五)教育培训的政策和制度缺陷
(一)教育培训需求愿望与需求能力的矛盾
愿望
≠
能力
(二)教育培训的供求总量矛盾
教育培训需求总量大: 农村转移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个人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 教育培训供给不足 投入不足 培训内容覆盖面狭窄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一)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基本数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城镇非正规就业人数约1.5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51% 。 2. 劳动力的自然特征 (1)群体构成(七类) (2)年龄与性别构成 青壮年为主:16-45岁 81.9%
46岁以上 18.1% 35岁以下 51% 男女比例相当:男: 52,7%, 女:47.3%
二、现实情况及意义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力总量供大于 求,非正规就业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我 国城市中40%的劳动力从事非正规就业,非 正规就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 过35%;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中60%是社区 就业,其中主要是各种非正规就业。
我国非正规就业领域已经成为体制转换中 解决突出就业问题的瓶颈。
1200≧月均工资≧800:北京等 400≧月均工资≧800:一般城市 地域:东部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 时间:6、7天/周 9、12小时/天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3)劳动关系状况 摆脱或减少劳动法律义务是用人单位大量使用 费正规就业者的根本动因; 工伤事故比例高,劳动安全缺乏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率低;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3)户籍状况: 农村户籍:66.2% 本地城市户籍:31.4% 外地城市户籍:2.4%
资料来源:任远、彭希哲,《2006年中国非正 规就业发展报告》。
三、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需求与选择
(4)受教育状况 小学:11.6% 初中:46.4% 高中:26.6% 大专及以上:8.5% 65%的非正规就业者是文盲或只接受了义务教育 。
(三)教育培训的产品缺陷
内容不符合实际需要 培训形式不科学 配套服务不健全局限 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供给缺陷
(五)教育培训的政策和制度缺陷
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 城乡二元市场,城市一二级市场 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非正规教育培训制度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会培训机构参与机制不完善
五、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设计与模式建构
(一)完善市场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一元化 (二)经费保障制度设计 (三)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产品 供给制度 (四)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一)完善市场就业制度 劳动力市场一元化
(二)经费保障制度设计
纳入国家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费用分担机制 政府 企业 社会力量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