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_巨文辉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_巨文辉


在产业层面上存在分割的假设 (Beck , Horan & Tolbert , 1978 ;Hodson , 1978 ;Baron & Bielby , 1980 ;Woodward &McNabb , 1978)
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 , 这一时期的实 证研究也受到了一些批判 。 例如在核心产业与 边缘产业 、 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劳动力市场 的划分标准上 , 这些研究被 认为主观 、 随意 , 缺 乏 一 致 性 和 连 惯 性 (Zucker & Rosenstein , 1981);在 处 理 样 本 数据 时 往 往 存 在 所 谓 的 “样本选择 偏差” 及 “ 数据截取 误差” (Glen G.Cain , 1976)。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20 世 纪 80 年代以后 , 随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 日渐成熟 , 这一现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 关注与研究 ,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获得 了极大进展 。其研究方向从最早的产业分割层 面向企业分割 、 职业分割的方向发展 。
二 、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方向及其特 点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 , 劳动力市场中 的大型企业构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 。 内部劳动 力市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 是正规的劳动力市 场 。它通常有自己独特的工资决定机制 , 借助 一套正式的内部政策及非正式的规范和传统等 手段来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晋升 。 在内部劳动 力市场中 ,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并不完全受竞争
将企业从所处产业中剥离出来 , 不考虑产 业因素而是从企业规模的角度 , 考察企业与劳 动力 市场分 割的关 系 , 是 实证研 究的一 大突 破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 , 涌现了大量 的 、 企业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的实证研究 , 并产 生 了 丰富 的 研 究成 果 (Brown &medoff , 1989 ;Bulow &Summers , 1986 ;Kalleberg &Van Buren , 1992 , 1996 ;Rebitzer &Robinson , 1989 ; Villemez &Bridge , 1988)。
题 。新古典学派认为 , 人力资本差异导致了劳 动力市场在职业层面的分割 。 这是因为 , 不同 的职业要求 不同的人 力资本 (教 育和技 能水 平), 而不同的人力资本又导致不同的边际生 产率 。 因此 , 对人力资本要求高的职业 , 其工 资也必然高 。由于人力资本的限制 , 劳动力无 法在不同的职业之间流动 。
(二)企业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最早主张关注劳动力市场在企业层面产生 分割的是 Baron 及 Bielby (1980)。 但是 , 由于 企业层面的数据难以获得 , 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在 20 世 纪 80 年 代中 期以前 还比较 少 , 只 有 Baron 及 Bielby 于 1984 年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 415 家企业的数据 , 研究了企业层面上的劳 动力市场分割 。 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存在 明确的核心企业与边缘企业的划分 , 但是他们 发现 , 劳动力市场在企业层面的确存在某种程 度的分割 , 并且这种分割与企业组织的复杂程 度及企业的市场力量这两个特征紧密相关 。 同 时 , 企业组织的复杂程度越高 , 企业的市场力 量越大 , 则这些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就 越明显 。 信息经济学及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出现 , 使
三 、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现状 发展经济学派 Lewis (1954) 的二元经济理 论在国内理论界有较大的影响 , 劳动力市场分 割现象很早以来就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 。 由于 我国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 , 以及长期以来 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 因此国内 学者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判断及研究主要 集中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 国内学者对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 象一直以来只给予了有限的关注 , 而且基本认 为 , (1)体制是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 要因素 ;(2)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城乡劳动 力市场分割的 逻辑产物。例如, 赖德胜 (1996)认为 , 改革后 制度环境 的根本性 变化 导致传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演变成了体 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 。这是转 型阶段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个基本特征 。” 而 蔡 (1998)从 城乡 劳 动力 市场 的二 元化 出 发 , 提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 。他将城 市劳动力市场定义为由典型国有企业和新生部 门这两种市场组成 , 前者代表传统的劳动力市
(一)产业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经济理论 (O' Connor , 1973) 认为美 国的产业经济呈现出二元结构 , 可以划分为私 营部门与国营部门 。 私营部门既包括那些竞争 性的产业 , 也包括那些垄断性的产业 ———前者 被称为边缘产业 , 产业内充斥着 小型 (边缘) 企业 , 而后者则被称为核心产业 , 主要由资本 规模较大的 (核心)企业组成 。两者在工资与 就业决定机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劳动力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 , 核心产业或企业构成了一 级劳动力市场 , 而边缘产业或企业构成了二级 劳动力市场 。 为什么核心产业与边缘产业的工资及就业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 O' Connor (1973)认为 , 首先 , 竞争性产业的资本 —劳动比及工人 生产 率都低 , 前者 导致竞 争性产 业进入 门槛 低 , 产业竞争激烈 , 而后者则决定了竞争性产 业较低的工资水平 ; 其次 , 竞争性产业所面对的市场往往是那 些季节 性的 、 无规律 的 、 甚 至是不 稳定 的市 场 。因此 , 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来说 , 既不 可能保持稳定的产出 , 也就不可能维持稳定的 雇用 (就业)。 因此 , 对 竞争性产业来 说 , 工 资水平低 , 且就业极不稳定 。而垄断产业则正 好相 反 , 它 的资 本 —劳动 比高 , 产品 市场 稳 定 , 因而可以提供较高的工资及 稳定的就业 。 许多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劳动力市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 信息经济 学 、 交易 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提供 了新的理论基础 。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及其理 论重新获得了主流经济学界的再次关注 。 这一 现象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的复兴 (William Dickens &Kevin Lang , 1988)。 同时 ,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计量方法的创新则 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发展扫清了最后一个 障碍 。 这一时期 , 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逐渐从 产业层面向企业层面 、 职业层面过渡 , 研究主 体也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研究 的内容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
第 19 卷 第 3 期 2005 年 6 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1.19 No.3 Jun.2005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
巨文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 , 北京 100026)
· 79 ·
第三期 中国劳动关系 学院学报 2005 年 6 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少经济学家认识到企业规模是导致劳动力市 场产生分割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是因为 , 企业 规模越大 , 其监督成本就越高 。为了降低监督 成本 , 企业实行效率工资对员工提供激励 , 这 往往使 得大型企 业的工资 水平高 于中小 型企 业 。此外 , 当市场中信息不完全 、 交易成本大 于零时 , 劳资双方之间的长期合约就比短期合 约具有效率优势 。因此 , 大型企业中就业稳定 性也 优 于 中 小 型 企 业 。 这 与 Baron 及 Bielby (1984)的研 究结果是一致 的 ———规模 越大的 企业 , 其组织 必然复 杂 , 其 市场力 量一 般也 大 。毫无疑问 , 规模较大的企业形成了内部劳 动力市场 , 构成了就业条件较好的一级市场 。
(三)职业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职业 (Occupation) 与工 作 (Job) 是 两个 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只强调 了 “ 工作” 的二 元性 ———即仅 仅根 据 “工作” 的属性特征而将其划分为一级劳动力 市场或者二级劳动力市场 。 因此 , 在劳动力市 场分割理论出现伊始 , 经济学家们在实证研究 中并未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不同 职业的收入差距只是因为他们处 于不同产业 。 Stolzenberg (1975)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 , 并指 出劳动力市场在职业层面的分割与职业所处的 产业特征无关 。 但是 , 有两个困难导致这方面 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 :一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这 个问题在理论上的认识尚不深入 ;二是由于在 实证 研究中 , 还没 有建立 科学的 职业分 类方 法。 人力 资本理 论的发 展解 决了理 论上 的难 · 80 ·
[ 收稿日期] 2005 -02 -26 [ 作者简介] 巨文辉 (1969 —), 男, 甘肃张掖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2003 级博士 。
· 78 ·
巨文辉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
机制 的支 配 , 内 部晋 升 、 层级 制度 、 企业 规 则 , 甚至企业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而在外 部劳动力市场 ,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通过竞争机 制实现 , 工资和就业都由市场力量决定 。
[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 ;实证研究 [ 中图分类号] D41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2375 (2005) 03-0078-04
一 、 理论介绍 20 世纪 60 年代是美国社会充满变革的时
代 。“反贫困运动” 、 主张给女性等 “经济上的 少数群体” (economic minority) 提供参与社会 生活的机会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 但是 , 新古典 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无法 对贫困 、 收入不平等及经济歧视现象提供令人 满意的解释 。而新古典理论家们根据人力资本 理论提出的反贫困措施 ———向劳动者提供教育 及培训 , 也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Herbert Gintis, 1971 ; Christopher Jencks , 1972 ;Lucas , 1972 ;Bennett Harrison , 1972 ;Gordon , 1972)。 于是 , 一些学者放弃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假 设 , 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 , 强调制 度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对收入和就业的 影响 。 这些学者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学派 , 他们所构建的理论 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二元劳动力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