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第四节 外界条件(光、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一. 光 (1)光能抑制植物的生长 尤其是蓝紫光和紫外光,
强度越大抑制越强。(高山植物//光提高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 导致氧化生长素失活)
(2)光能促进组织的分化 光能调控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
发生与建成,光照不足或黑暗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形态建成。 (黄花苗的产生);
抑制物的存在:
一种看法则认为组织不均匀生长是由于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匀造成 的。(萝卜宁、萝卜酰胺、黄质醛等生长抑制物质)向光一侧的含量高于 背光一侧, 使得植物向光弯曲.
向化性 (chemotropism ):是某些化学物质在植物周围分布不均匀引起
的。植物根会朝向土壤中肥料较多的那个方向生长,就是向化性表现。
近似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生物钟 biological clock 植物内生节律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变化规律。
(由于这些节律即使不在昼夜交替条件下,仍能在恒温、连续 光照或连续黑暗条件下保持下去,故称为内生昼夜节律/奏。 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近四昼夜节奏。)
(3)光周期与诱导成花 光周期(photoperiod)指白天和黑暗的相对长度。植物通过测定
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而控制自身生理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 现象。
根据开花的光周期反应将植物分为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中日植物及日中植物4类
短日植物 要求经历白天短于一定长度, 黑夜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暗期)才能
开花的植物, 延长暗期有利于植物开花(烟草、大豆、苍耳)。
长日植物 要求经历白天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日长), 黑夜短于一定长度才能
开花的植物, 延长光照,缩短暗期有利于植物开花(冬小麦、菠菜)。
中日植物 只有在十分狭窄的日长范围内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日长范围
都不能开花 的植物(甘蔗)。
日中植物 开花不为日长所控制,只要它的生活周期达到开花成熟状态
豌豆(子叶留土植物)种子的萌发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由刺激所引起的植物体地上器官的空间位置或形态上的变 化过程,称为运动,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tropic movement):外界因素单方向
刺激所引起的植物的生长性运动。
包括正向光性、负向光性及横向光性。
向光性 (phototropism) :植物向着光照射的方向弯曲生长的能力。 向重力性 (gravitropism):向重力性(gravitropism)是植物对地心引力
二. 温度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不同温度对植物 的生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温度三基点:
保持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 温度
生命 最低温度
冷 死 点
最高温度
最 高 温 度
热 死 点
最 低 温 度
最 适 温 度
生存极限温度: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叫 生存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两者合称为植物生存的极限温度。 最 适 温 度: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使植物生长健壮、比最适温度略低的温度。
种子丧失活力的原因:①酶的破坏; ② 营养物的消耗; ③ 有害代谢物的积累。
种子的贮藏条件:低温、干燥、乏氧。
2. 种子的成熟度
后熟作用(after ripening): 种子采收后,需经过一段继续发育的过程(或者完 成形态建成,或者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真 正成熟,使其具备发芽能力。 标准:“全成熟、先天足, 成苗壮”
向水性(hydrotropism) :向水性是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
较湿的地方的特性。感受湿度梯度引起正向水性反应的部位是根冠,钙 离子也参与调控向水性的反应。
向触性(thigmotropism): 向触性指有些植物的部分器官接触到固体物时,
很快发生生长变化的反应,例如攀援植物的卷须与固体物一接触,就很
二.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吸水过程的变化 阶吸 段水 过 程 的 三
快速吸水阶段(吸胀):水分透过种皮到达胚,使种子中的蛋 白质及其他胶体物发生水合作用(衬质势吸水)。 物质准备阶段:酶的形成或活化,从而使代谢加强,为萌发的 形态变化奠定物质基础。
形态变化阶段(露白):在代谢活动活化的基础上,使胚根
3. 种子的休眠 (drmancy)
种子即使处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也不萌发,这种现 象,叫休眠。种子生长的暂时停顿起因于内部的生理抑 制或种皮的障碍。
种子的休眠原因
形 态 后 熟:种胚分化发育不全,因而处于休眠状态。如,银杏、 人参、当归等。 生理后熟型:种胚分化发育虽已完全,但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仍不能萌发。如,苹果、梨、桃杏等。 保护层 —— 角质、蜡质
植物生长的细胞学基础
• 细胞分裂期:
(分生生长期) 体积小、数量多、细胞核大、细胞壁
薄、细胞质稠密,呼吸强、代谢旺。
• 细胞伸长期:
(延长生长期)
体积增大、形成液泡(小→大),细 胞核、细胞质被挤到边缘,代谢旺盛、 干物质积累。
细胞体积定型、胞壁加厚,结构特化、 功能专一,代谢与呼吸均低于伸长阶段。
即可开花的植物 (黄瓜、番茄)。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须
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光敏色素在白天吸收光后,其大部转变为Pfr,这个过程进 行得很快;在夜晚,Pfr分解或转变就慢得多,常需几小时,黑 暗的长短决定了Pfr的数量;反过来, Pfr的数量使植物分辨黑夜 的长短,从而开花反应在一年中一定日长的季节中产生。植物 光敏色素的作用象—种“滴漏式”的计时器,它从暗周期初期 开始计时,时间由单方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测定,当Pfr积累到 足够数量或比例时就会拨动开花时钟,使短日植物开花,这正 好比滴漏时钟中,水滴到一定数量时,种就被拨动一位一样。
种皮障 机械障碍
抑制 物质:盐、含N或释放氰化物的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 硬实:豆科、茄科、百合科多种植物中,种子具有坚硬而不透水 的果皮或种皮,称为硬实。 硬实可通过擦破种皮、极端高、低温、浓硫酸处理、高水压和高 频发生器等物理、化学方法破除。
温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二)温度对植物成花的诱导 春化作用:
冬性一年生植物(冬小麦)如果在秋天播种,则当年萌发、生长, 在田间越冬,第二年夏天拔节开花、结实;假如在春季播种,则当年只 是徒长,而不能开花,同样至第二年才能开花。若在春季播种之前,先 对发芽后的冬小麦种子进行一定的人工低温处理后再栽种,它就能当年 播种当年初夏抽穗开花。这种低温刺激植株发育,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叫做春化作用( verna1ization )。
• 细胞分化期:
分裂、长大、分化
植物生长的“慢—快—慢”特征 生长量的表示法
1) 生长积量:测定时的实际数量。 2) 生长速率:
绝对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生长的 绝 对增加量。 (AGR) 相对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绝对增 (RGR) 加量占原来生长量的相对比例。
生 长 曲 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 坐标,可得一条曲线,即生长曲线。
抑制萌发的物质
种子具有完整的胚,并有胚乳或子叶内丰富的营养 物质为是种 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关键所在。
水分
外部条件
温度 氧气 光照
1. 种子的寿命 ( longevity):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或死亡)所经历 的时间, 称为种子的寿命。
分类:
短命种子:几小时~ 几周。如,杨(几周)、柳(12h) 中命种子:几年 ~ 几十年。多数栽培作物。如,小麦、水稻等 长命种子:百年 ~ 千年,莲花。
第六章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在一系列物质和能量代谢基础上,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不断地长出 根、茎和叶,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生长发育受内部和外部因子的影响 和调节。 外部因子:主要是指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 内部因子:主要是体内产生的化学信号——激素。 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 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
三、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生长
(一)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生长较快,将子叶 和胚芽一起顶出土面,子叶变绿先行光合,真叶长出随即枯 萎。如大豆、油菜等。
大豆(子叶出土植物) 种子的萌发
ABC D E FG
(二)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较慢或不伸长, 子叶流在土中不露出土面,而上胚轴和胚芽顶出土面,待子叶 养料耗尽,随即枯萎。如蚕豆、柑橘等。
若以生长积量表示生长量,则得“S型”曲线;
若以绝对生长量表示,则得一抛物线 。
第二节 种子萌发 一、种子萌发 (seed germination):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
件下,种子的胚由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进 而形成幼苗的过程。
种子的寿命 种子的成熟度
内在因素 种 的 子 条 萌 件 发
种子的休眠
的定向生长反应;也称为向地性(geotropism)。根顺着重力方向 向下生长,称为正向重力性,茎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 负向重力性,地下茎和叶则向水平方向生长,称为横向重力性。 只有正在生长的部位才能进行向重力性运动。
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激素学说:
单方向的光照引起不同部位产生电势差,向光的一侧带负电荷,背 光的一侧带正电荷,生长素的羧基电离后带负电荷会向正电荷的方向移 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增多,细胞伸长加快,使植物向光弯曲。

植物的营养生长
增加,使植物由大变小,由胚最终变成完整植株,这种量上的增加, 就是生长。
生长(growth):由于细胞的分生(及扩大)引起植物体积与重量的不可逆
发育(development):由于细胞的分化引起处于不同部位的细胞群发生质
的变化,形成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组织与器官(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等),这种质的转变,就是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