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58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宾幕容 王芷芮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
摘要:在我国会计领域,公允价值的应用普遍存在应用的市场体制不够健全、应用环境不够成熟、应用成本比较
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可靠性差与操作难等困境,健全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机制、把握公允价值应
用的绝对可靠性要求、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市场环境、基于成本效益为原则获取公允价值、提高公允价值计
量的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领域;困境;应用
在传统的会计领域,历史成本因其可检验性和可靠性两个特
征,在会计计量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历
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是可靠
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成果的有效手段,通过计量所获得的财
务信息,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因此,探讨我国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运用的困
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一)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体制不够健全
与国外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比较,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够
健全,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大致建
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够健全,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此外,
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奖惩体系,以至
于企业披露的信息缺少真实性、蓄意隐瞒会计信息等问题较为严
重,这些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带来了很高的风险。
(二)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差
在会计准则中提及到了很多与公允价值理论涉及到的相关理
论,但是缺少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的关键要素——可靠性的理
论。尽管这显现了我国公允价值准则与国际会计理论结构的相似
性,即以“真实显示”替换“可靠性”的国际趋势,但在我国,它
与其他具体准则的关系是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其他具体准则对可
靠性进行了重点介绍,但是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没有提到,因此
互相之间达不到协调统一。此外,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长期处于不被
认可的状态,也是导致其不能被广泛应用在会计计量当中的主要原
因。
(三)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体制需要提升和完善其对公允价值的运
用。首先,金融贸易的框架需要提升。由于当前经济体系不够完
善,随意应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极易致使公允价值
在实际应用当中变得复杂、危险,还会使公允价值变得极易让人随
意掌控对市场形成巨大损害;其次,金融市场需进一步规范。在金
融市场规模逐步壮大却缺少完整规范的经济交易场所来支撑发展的
背景下,应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可能会导致公允价值沦为被
公司操控的对象,从而致使产生虚拟泡沫经济,并且可能会导致公
允价值与真实价值之间形成极大差距,让其失去已有的真实性。
(四)公允价值应用成本较高
公允价值在应用之前必须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搜集员对相关信息
进行搜集,专业的评估人员对其做出正确评估,这无疑会造成公允
价值应用成本增高。一方面,真实的程度和信息获取的难易情况会
导致公允价值应用成本的波动。要想提升真实性,伴随着的就是对
金钱和专业人员大的投入,操作费用比较高;另一方面,公允价值
信息获取的复杂程度也会造成公允价值应用成本的波动。
(五)公允价值计量操作难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规定的不完善,导致其操作起来存在一些困
难。其一,每个理念结构间衔接性非常弱,都只对一些相关概念、
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等做出描
述,整体展开的条理欠清楚,致使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操作起来变得
复杂;其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框架体系不完整,缺少对公允价值
后续计量的相关情况的说明[2];三是公允价值计量使用引导结构相
对不足,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含有较多专业术语,至使其难以
理解或做出清楚判断,又因为我国市场活跃程度不够高、资产和负
债方面相关评估经验相对缺少,因此,与之相应的应用指导框架显
得尤为重要。
(六)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公允价值的计量与现代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息息相关,对会计
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要求也更高。我国已有会计人员约
1500万人,初级会计人员263万人、中级会计师130万人,高级会计
师10万多人,注册会计师约 16万人[10],初、中级会计人员占比较
高,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
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完善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建议
(一)健全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机制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前提是拥有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想要确
认的公允价值既相关又可靠,就必须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与
公允价值的计量条件相配套的灵活、公允、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
一是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做好规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对资本市
场、金融市场及要素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和完善;二是规范政府行
为,使企业成为公平交易市场的主体,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例如修改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入西
方先进国家的经验进行学习;三是逐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相应的
奖惩力度,以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保护各的利益。
(二)把握公允价值应用的绝对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公众
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持肯定态度,公允价值更好的被应用的主
要目标应当是加强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可以由会计准
则的严格要求和合理的规定来提高。在会计准则中,把可靠性当作
公允价值计量的根本,对关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的问题做出精确的
解释,从而保证公允价值的取得具备可靠性这一特点,并且在实际
应用过程中具体详细说明估量方式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可靠与市场环境的完备程度息息相关,在经
济体制持续深化改革进程中,通过建立良好机制,对市场公平交易
的价格做出规范,在经常运用公允价值的公司、物资机构、各类交
易所等有关机构之间相互构建起价格发现体制,并增强对监管和保
障体制的构建;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及要素市场引入竞争制度,
提升市场价格透明程度,加速建立交易活跃程度高及监督相对完备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59的市场体系,减少公允价值的获得主观性;全力助推资产评估技术
的进步,深化会计与资产评估的相互合作交流;加速构建市场经济
信息化体系,一步步构建起完整且及时的市场信息体系,并创立透
明程度高的信息资源平台,使公允价值估计使用输入的变量可以更
好地被验证,提升估值过程的客观性,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
性,为其进一步更大领域应用提供可能性。另外,亟需加快改进适
和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指南,建立详尽的准则以更好判别
公允价值应用的合理性,改进有关审计体制使公允价值计量更好的
运用,严厉打击和惩罚违法使用公允价值虚增业绩的公司,多方位
并且系统的监察公允价值计量。
(四)基于成本效益原则获取公允价值
一方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要有选择性。公允价值相关信息
获得的难易程度会造成公允价值应用成本波动。选择公允价值的取
得方式时,要以成本效益为出发点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为了使公司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减少,监察机构应构建一个明确详尽的操作
体系,缩小公允价值计量时出现的差异,使应用操作上存在的难度变
小。
(五)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首先,理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每个结构间的关系,操作时依
据有关准则、相关概念及基础要求、估值技术、详细的运用和披露
的逻辑顺序进行;其次,对于目前公允价值的重要使用办法是现值
技术,在不公平市价中,需要通过科学的应用现值技术进行合理公
允价值运算,通过制订实际操作指南,对现价技术的确认内容、计
量要求和报告问题做出详尽规定。最后,借鉴、学习国外成熟的公
允价值计量准则,以此指引会计主体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准确运
用。(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机构的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养在会计领域推广公允价值应
用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首先,加强会计职
业道德建设。结合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积极倡导会计职
业道德,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会计人员整体道德素养
的提升;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和考核。落实《会计
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多样化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
建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标准严格的考核机制,同步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素养。
参考文献:[1] 肖翠云.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90.[2] 欧凯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1):96-97.[10]刘凤玲.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116-122.
作者介绍:宾幕容(1978—),女,湖南浏阳人,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农
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融资租赁研究。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吕宏璇 潍坊市奎文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公司经营管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管理,对公司的今后发展和稳定运营有重要的影响。公司发展的基础
和前提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关乎公司的命运,并且对公司有长远的意义。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给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带来全新的机遇。想要使公司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公司务必要对新会计制度有准确的认识,并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财务决策,而会计信息是财
务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2013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制度,明确
规定会计行为。其中,重点提到合并分布报告和财务报表等多方面
内容。由此发现,新的会计制度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因
此,相关学者必须要增强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究,让目
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这对于提升公司的
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一、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缺乏基本的教育体制
对于大多数公司的发展来说,高层领导必须要掌握基本的财务
管理知识,而相关财务管理的教育受到更多的人关注。但是目前最
普遍的问题是各个高校在投入许多教育资金后,但是其最终取得的
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也缺乏深入
的掌握。一旦在公司上班后,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最新出台的会
计制度。除此之外,公司内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没有过多的培
训教育机会,对于新会计制度有错误的认知,因此其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全面
公司内部控制体制在实施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往往会存在一些工
作上的漏洞,缺乏实质性。即便少数公司内部条例内容丰富,但是
在开展工作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行力度不强、内部控制
单位狭窄等等,相关公司战略发展问题的决策方面没有涉及到财务
管理内部控制权利,不会影响战略决策最后的决定。并且内部控制
的管理层没有全面的花费,在结果执行的评价结果和监督层面的工
作开展方面是非常不完善的,进而造成公司不能有效发挥自身财务
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三)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国外许多大型公司、其财务管理观念都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
伐,其管理观念直接体现了公司的长时间战略目标,财务管理与公
司的运营管理是密切相关的。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公司的财务管
理观念相对落后,他们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且重视短期内的投
入利益,这种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与瞬息变化的市场不匹配,对公
司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不符合国际市场的准则,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