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脚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
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对油画民族化的积极尝试。中国意象油画作为一种新的创作观念与艺术形态,在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涵养中生成,极富中国民族特色和美学品格。意象油画强调以中国人的意象思维式进行艺术创造,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出精神的意象追求和意象的画面形态,使它区别于其它类型的油画。斯基说过“对艺术要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部的桥梁”。因此对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加以研究,可以使人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作品,把握艺术表现的基本原理和法。 本书主要从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意象是油画民族化的基、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与特征、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当代艺术家作品个案分析等七个面展开了论述,探寻意象油画语言的精神涵和形式语言特征。本书结构谨,自成体系,图文并茂,观点正确,深入浅出,案例典型,将意象油画的审美观念与形式语言相结合展开论述,由观念到技法,对意象油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读者可从书中获得颇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① 本书在2013年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立项资助。 书名: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 作者: 高波 ISBN: 978-7-80250-979-5/D·399 类别: 油画-绘画理论-研究 页数: 132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9月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16 8印 出版发行: 中国言实出版社 (CIP)数据: (2012)第203615号 字数: 200千字 .
页脚 作者简介
高波,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向:视觉形式语言研究与绘画创作。
目 录 第一章 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 • 第一节 油画民族化的必性 1 • 第二节 油画民族化的必性 2 第二章 意象——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基 4
• 第一节 “意象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征 5 • 第二节 意象性在中国油画中的呈现 12 第三章 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 18
• 第一节 意象油画的精神源泉与审美趣味 18 • 第二节 意象油画的创作理念 26 第四章 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30
• 第一节 视像性意象油画 30 • 第二节 写意性意象油画 32 • 第三节 抽象性意象油画 34 • 第四节 结 语 37 第五章 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 38
• 第一节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38 • 第二节 意象油画语言元素的一般性质与表现形式 40 • 第三节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 56 . 页脚 • 第四节 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 71 • 第五节 意象油画语言的拓展 76 • 第六节 结语 77 第六章 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 78
• 第一节 意象性审美心智结构的建构 78 • 第二节 意象油画作品的意蕴 81 • 第三节 意象油画的意境创造 84 • 第四节 意象油画精神维度的拓展 88 • 第五节 意象油画的创作式 90 • 第六节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个人化 96 第七章 当代艺术家作品个案分析 99
• 第一节 德群绘画作品评析 99 • 第二节 无极绘画作品评析 101 • 第三节 冠中绘画作品评析 103 • 第四节 天赐绘画作品评析 105 • 第五节 欧洋绘画作品评析 107 • 第六节 尚阳绘画作品评析 109 • 第七节 洪凌绘画作品评析 111 • 第八节 吉冈绘画作品评析 114 • 第九节 冬峰绘画作品评析 116 • 第十节 任传文绘画作品评析 118 参考文献 121 后记 122 ②
容简介 本书在综合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大量事实,详细分析考察了意象油画家及其作品,以艺术文化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等为视角,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观念,从意象原理入手对“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与特征”“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等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探索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精神涵和形式特征以及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这种将意象油画的审美观念与形式语言相结合,由观念到技法 . 页脚 展开的论述,揭示了意象油画语言的精神涵、造型观念和形式语言的审美特征。为意象油画的训练与创作实践建构起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意象油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书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意象油画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使油画这个外来艺术更好地满足中国人的审美需求,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第一章 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首先阐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一切外来文化都要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与选择而实现民族化的过程。没有这种民族化,这种艺术就会失去原有的活力,就不能运用这种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国的历史表明了,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民族化的过程,这是不可抗拒的事实。揭示了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其次,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倾向使民族文化的活力正逐渐丢失,文化单一化导致了世界性的文化危机。人类的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需要以区域性的多样文化来平衡;意象油画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东诗性化的“意象”审美追求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与慰藉;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自尊、自信心的确立。从而揭示了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
③ 第二章 意象——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基 第一节.主要论述了中国美学以“意象”为中心畴,将“意象具足”视为普遍的审美追求,中国艺术就是营造意象的艺术。详细阐述了书法、古代诗歌、传统戏曲、古代园林、传统绘画中的意象表达,论证了“意象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普遍特征,为意象油画语言的实践找到了理论支撑。
第二节.阐述了中国意象油画的缘起和意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民族化的过程,突出的呈现出了“意象性”的特征。
④ 第三章 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 第一节.重点阐述了意象油画的精神源泉与审美趣味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浸染,它以传统文化的精义来观照意象油画的创作,积极吸收中国书画形式语言的营养,赋予了意象油画诗性化、写意化的特征,体现出了中国化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品位格调。 . 页脚 第二节.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与时代性,对意象油画的创作理念(即天人合一 大象无形、意在笔先 抒发性情、设置意境 捕捉情境、扬个性 时代精神)进行了论述。
⑤ 第四章 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本章以自然真实程度为参照,将意象油画归纳为“视像性意象油画”、“写意性意象油画”和“抽象性意象油画”三种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的风格特征及形式语言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一节.论述了“视象性意象”起始于画家的视觉感官,起始于画家对现实世界的知觉体验。作品中描绘的形象带有明显的现实世界的痕迹。视象性意象油画,仍以写生作为作画的基本式,但写生的涵已完全不同于写实油画了,它是西画的写生式与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的整合。面对客观物象讲究“悟对通神”“迁想妙得”,在画家眼里客观物象不再具有绝对客观的物理意义,即在审美体验中过滤掉了多物理的“现象”因素而更偏向于物象的语义符号意义和形式构成意义。作品追求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作画的过程强调画家的主观参与意识,心理过程强烈地交融在景象之中。
第二节.阐述了“写意性意象油画”是以简练放纵的笔墨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写意性油画创作更加强调画家的主观因素,强调注入画家的意念、情感、个性、形式冲动等在需要;强调有感而发和主观激情的抒发。在表达形式语言上更加主观化、情绪化、表现化和程式化。
第三节.指明了抽象性意象油画是具有意象意味的抽象油画和具有抽象倾向的意象油画,是介于意象和纯抽象之间的一类油画艺术。着重分析了中西抽象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抽象性意象油画在创作中既注重意象的寻求,又注重形式语言的建构,并突出形式语言在作品中的地位。
第四节.着重指出了意象油画的三种形态在审美观念与语言形态上既有着共同的倾向,又各自在风格特征、形式语言等面有着各自的特征。并指出意象油画不仅是一种表现式,更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表达形式上具有无限的包容性。
⑥ 第五章 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 本章是这部书的重点部分。笔者认为:艺术形式是衡量一件作品艺术价值的核心尺度,是形式使艺术成其为艺术,是艺术最基本的规定性。斯基曾说:“对艺术要 . 页脚 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部的桥梁。”通过对形式语言的研究,把握艺术表现的基本原理和法,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作品。
第一节.首先阐述了意象油画受西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在努力开掘作品在意蕴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形式语言的探索与表现,它既是画家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推动力,同时又是作品审美价值的核心所在。形式语言在意象油画中的运用,增强了画面形式构成的力和作品主题精神的表现力度。接着重点阐述了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学说,继而指出贝尔的学说为我们研究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首先指出意象油画中的点、线、面、形、肌理、色彩、明暗和空间等造型要素,既是语言的基本形态,同时又在画面形式中起着互相影响、紧密关联的作用。这些基本的语言元素,具有不可估量的表现力和广阔而不固定的审美涵,对于这些元素的特征、意蕴以及基本的表现手法的认识与理解是深层次理解意象油画奥秘并进行形式构成的基础。接着从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艺术文化学的角度对各种语言元素的一般性质、表现形式与文化蕴涵等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第三节.首先指出艺术不是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在自然中找出密的秩序,然后重新构成画面,创造出新的“自然”。绘画所描述的并非是物象的单一表征,而是对物象在相互关联的结构探寻。要使作品给人以美感,就要对构建画面的材料、技法等以合乎人的审美情感的规律来组织,从而创造新的审美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与美的启示。接着以造型艺术形式语言一般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为基础结合民族形式特点对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四节.本节首先阐述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表现语言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差异,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产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是意象精神赖以存在的实体,是构成其“意象油画”外观的物质基础,正是意象油画在实践中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出精神的意象追求和意象的画面形态,才使它区别于其它类型的油画。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是在吸纳中国书画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接着着重从笔法、造形、色彩、肌理、构图几个面对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认为意象油画的表现语言除具有油画艺术的一般特征外,它更倾向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它是在吸收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精神及若干形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得了与中国画意象造型语言相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