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周星新世纪10年中国电影发展嬗变研究
HUNDRED SCH0OLS IN AR I’s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O1一OO6O一06
新世纪1 O年中国电影发展嬗变研究
周 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21世纪中国电影围绕着三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三个不同的起伏变化:入
世阶段低迷徘徊、中国电影诞生百年时缓慢爬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时的大踏步高调突
进。在表现相态和观念认知上,中国电影今非昔比:已经超常规发展跃动非常;已经成为国 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大众感兴趣的文化娱乐对象;已经具有产业确立
的规模。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呈现将更需要提升精神质量和情感境界。
关键词:电影艺术;当代中国;21世纪;中国电影;10年发展;嬗变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马上到来,人类时间进程表上即将顺当 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但在文化日历上,人们
的确被中国电影前一个10年的急速变4-1=而所取得的
蓬勃发展成绩感到惊讶。在2010年岁末的三大贺岁
片:姜文的《让子弹飞》、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和冯
小刚的《非诚勿扰2》轰轰烈烈相继登场对决的热闹
中,中国电影第一次实现票房100亿人民币的盛举即
将实现。 我们不能不把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完满结
束和将要展开的第二个10年的中国电影的发展,看成 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换交接:快速奔跑疾速增长。21世
纪的前1O年几乎可以看作凝缩了中国电影发展路途
中的跌宕起伏的多样变化图景:包括抵抗域外强盛力 量、起伏不定探索新路、到自足自信强盛亮相。这是近
10年中国电影清晰明了的行走路径。而只有迈过了
才知道难能可贵。所以,反观得失、小结经验,就是我
们在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理应做好的事情。
总体而言,中国电影是社会经济文4-1=跃进的相W- 物。文化历史总是在伴随社会历史的前行而起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绽放的烟火让世界开始惊讶中国
的强盛凸起;2009年中国建国60年国力猛然跃升到
世人面前,我们忽然发现自己站在了世界的关注重心 位置;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凸显了中国社会和经济
发展的强盛,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甚
至伴随着妒忌和压力而来的时候,中国电影也疾速成 长。新世纪短短十年,中国电影走过了最为低谷徘徊
到旺盛突进的道路,一路高歌,引出了电影大国论向 电影强国梦跃进的强烈呼吁。不言而喻,中国电影引
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大热良机,也引来文化高涨的机
运,于是,在向新的l0年跃进的时候,往昔路径和得
失就具有了参考借鉴意义。
一、10年总体走向判断
21世纪中国电影围绕着三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而形成三个不同起伏变化,其一是人世阶段低迷徘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7&ZD037)阶段性成果,以及国家社科 基金艺术学2009年度课题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经验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9BC02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星(1958一 ),男,汉,江苏灌南人,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 范大学重点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类学科影视、戏剧、广播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硕士专 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戏剧影视分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 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 影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电影组召集人,团中央“五个一工程”评审委 员,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入选北京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培养计划。研究方向:艺术学,影视理论与批评,美学,文化理论研究。
61 I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总第118期
其二是中国电影诞生百年时开始缓慢爬升,其三是新
中国成立60周年大踏步高调突进的差异性图景。
1、人世阶段的中国电影低迷徘徊令人难忘。
在中国电影丰盛时节人们纷纷议论挑剔现状时, 会不会忘却了中国电影人世前后的艰难状态。在中
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恰恰是中国电影陷入低谷的关 口,在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中国电影曾经创
造了社会大众最为拥戴的局面,在1989年极低票价
的计划经济年代,电影票房收入为27亿元,但是,观
众人次是令人咋舌的293亿人次。延及到1990年,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5亿元。但1995年,全国电影票
房跌破l0亿人民币,电影产量不足100部。挨近21
世纪的1999年,电影票房收入只有8.1亿元,观众人
次不足3亿,观众流失上百倍。而2000年电影票房 依然只是8.6亿的低水平。中国电影的低谷让人们 莫衷一是,而加入世贸的日期一天天到来的世纪交接
时期,人们的失望和痛苦,造就了一些学者甚至期望
落寞中的中国电影及早死去的呼喊,那也许只是为了 换来死而后生的新生,也许是对于当时状态不满而开
出的猛药,但那种对于人世的前景的绝望显而易见。
人世肯定不是牢狱,但基于悲观的人们,对于人世后
好莱坞强悍的入侵将给予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前景 的负面影响的认知,都不可避免忧心忡忡。而实际上
当时中国电影的确在票房、受众心理认知、电影艺术 被教化所禁锢,到电影的创作情绪都处在极度低谷时
期。即便是期望人世带来转机的人们也难以预测今
后的发展状况。
忧虑是必要的,中国电影绝不能如台湾电影市场
一度被好莱坞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惊醒自己激发创 造对于“入世”前后的人们而言是一种思考的准备,
也是后来时刻警觉本土创作是否能够发挥优势不被
#1-敌打垮的精神提醒。事实证明,没有那一个艰难, 对于日后的挣脱困境和希求什么,不会有更为积极的
动力。
2、中国电影百年时的缓慢爬升初露曙光。
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入世”后的震
荡逐渐被发展的希望所代替,市场改革尤其是院线制
的实施、国家“人世”协约x,l-市场适当保护政策的收 效、审查制度的相对开放、创作宽容度的提高等等,都
有力地促进了本土电影创作市场的回温。相比于20
世纪90年代的市场改革,21世纪的整体经济市场机
制的逐渐建立和“人世”促发的改革热情,将中国电
影从衰颓的境地中拉出,“人世”并没有让好莱坞统 辖天下,反而有效地推动电影市场和机制的有效改
革,激励了本土创作的苏醒。在面对世界发展的视野
中,体制革新、市场运营机制、投融资意识觉醒、创作
多元化发展、票房意识的明确等等属于21世纪的认
知都逐渐推升出中国电影的新景观。在中国电影
100年诞辰前后,本土电影市场结束了下滑局面日渐 HUNDRED SCH00LS IN ARTS 口
上升。从时序变化上看,2002年全国票房收入9.5 亿,2003年11亿元,2004年国内城市影院票房收入
15.2亿元,2005年20亿元,2006年26.2亿元人民
币,比上年增长28%。中国电影开始连续保持20%
以上的增长率。而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总票房收入
的55.03%,后来更随之连续多年超过进口影片。本
土创作的主宰局面已经呈现。
事实证明,人世时忧虑被好莱坞一统天下的局面
并没有出现,而从极度悲观到期望借助外力才能改变
中国电影低谷的认识也相当幼稚,本土创作市场的发
展依然需要自身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有力扶持乃至于
必要的保护,最为关键的是建立激励从创作到市场实
现的机制,完善从创意、宣传到影院、银幕个数增长的
政策,吸纳多种形态的内外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给与 创作更为宽容的创作鼓励等等,都是中国电影得以产
业新生和创作爬升的重要条件。
3、新中国成立60年诞辰的高调突进确立了大发
展的稳固基础。
随着市场化的逐步稳定,中国电影昂扬挺立并且 产生超越性姿态。从第一个1O年中叶开始,中国电
影的上扬趋势日渐明显,国产影片在全年票房中占据
一半以上份额持续出现,中国电影的积极性因素日渐 得到鼓励,良好发展局面令人鼓舞。随着改革的深
入,电影文化鼓励政策越来越明确并卓有成效,乃至
于一度促发了对于电影从审查制转化为分级制的急
切期望,“电影促进法”呼之欲出而以为进一步发展
就需要该法才能实现的热议不绝如缕。其实,社会经 济发展才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而人们的文化意识觉醒
是推动产业加快运作的内在动力。随着市场机制基 本顺畅运行、投融资体系开始实施收效、创作鼓励加
大,大片确立主宰地位的第一个10年后期,中国电影
市场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喜人态势。从2006年26.2
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国内票房上升为33亿,2008
年稳步加到43.4亿,而2009年加快步伐突进到62.
06亿,中国电影的市场高涨期顿然到来。及至2010
年大跨度地上升到100亿票房已经没有悬念的时候,
加速度的发展不是可能而是扎实的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市场收益、投资高涨,还是
观众对于影院的热情,创作优秀作品数量增加,中国 电影的大发展态势都似乎无可阻挡,这促使了2009
年国家出台相关战略鼓励政策,即《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显示了
国家层面支持推动中国电影的架势,也让人分外感受
到中国电影发展的美好前景,其中提及:“电影是深
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
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