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1绪论 护理本科 人卫第三版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1绪论 护理本科 人卫第三版
–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 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相同的方向变化 – “滚雪球”效应:快速达到最大效应
• 排尿 • 血液凝固 • 分娩
– 对稳态维持有间接作用(破而后立)
25
二、自动控制系统
•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 疾病状态下正反馈会破坏机体稳态(恶性循环)
知识点4:兴奋性
记忆:阈强度、阈刺激;兴奋性的概念、衡量指标;可兴奋组织;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28
课程小结
知识点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记忆:三种调节方式及其媒介、特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 理解:三种调节方式对稳态维持的意义;反射与反射弧的相互关系 应用:三种调节方式的举例;反射的临床应用
知识点3 :体内的控制系统
• 阈强度(阈值,threshold):当一个刺激的其它参数不变时,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 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 反应
• 兴奋 • 抑制
12
兴奋性(excitability)
•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所具有的对刺激产
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 可兴奋组织 – 神经组织 – 肌组织 – 腺体组织 神经冲动 收缩 分泌
• 兴奋的共同表现:动作电位 • 评价指标:阈强度(反比)
13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 绝对不应期
– 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
• 相对不应期
• 超常期 • 低常期
14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15
二、内环境与稳态
•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5% 15%
20%
40%
•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 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18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 发生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 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特点: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
4
生理学(Physiology)
• 学什么?
– 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 门科学
• 功能:系统、器官 • 机制:细胞、分子 • 调节:整体
– 实验性科学
5
生理学(Physiology)
• 为什么学?
– 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
6
诺贝尔奖中生理学重大发现对医学的影响
• 1923年发现胰岛素
26
课程小结
• 生理学简介 • 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性 • 人体与环境:内环境与稳态 •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 途径、特点、举例
• 体内的控制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 – 概念、意义、举例
27
课程小结
知识点1:内环境和稳态
记忆: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体液的分布 理解: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平衡观、辩证观、整体观);体液的 分隔和相互沟通 应用:稳态与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
生理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生理教研室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卫灵公》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子张》
1
个人简介 滕旭
教授 生理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心血管内源性保护机制
19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 特殊化学物质
– 激素(hormone)
– 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
– 细胞代谢的某些产物 • 特点:反应较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作用面较广泛 • 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 – 交感神经支配甲状腺、肾上腺髓质
• 1930年发现人类血型 • 1998年NO在心脏血管中的功能(促进新药研发) • 2005年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 2017年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7
生理学(Physiology)
8
生理学(Physiology)
• 怎么学?
– 转变心态:大学 ≠ 轻松 – 明确学习目标:“岗位胜任力”
记忆: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
理解:反馈和前馈的优缺点;正反馈、负反馈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 应用:正反馈、负反馈、前馈举例
29
思维扩展
从稳态的角度看待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以及治疗的适应
证和副作用。
30
–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青年
– 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其他课题3项 – 指导大创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
QQ
744967521(请提供姓名、班级)
个人主页:/p/tengxu78
2
第一章 绪论
3
学习目标
• 了解生理学的概念、内容、在医学中的作用
• 反馈控制系统
– 前馈控制系统
23
二、自动控制系统
•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 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 – 维持稳态
• 血压的调节 • 血糖的调节
24
二、自动控制系统
•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 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刺激的三个条件、可兴奋组 织;熟悉兴奋性的概念、周期性变化 • 熟悉体液的分布及其特点;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熟悉稳态的生理意义
• 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特点、举例;熟悉反射的概
念,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与反射的关系 • 了解体内控制系统的种类、优缺点;掌握正反馈、负反 馈的概念、生理意义、举例
• “三观” 要正:平衡观、辩证观、整体观 • “三基”要牢 – 基本的知识架构体系 – 基本的知识获取能力 – 基本的技能操作能力 • 学以致用 • 人文素养,医者仁心
9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0
生命的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
• 兴奋性
• 适应性
• 生殖
11
兴奋性
• 刺激与反应
– 刺激的条件:强度、作用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16
二、内环境与相对稳定的
状态 – 动态平衡
17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0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 组织器官自身特性
– 骨骼肌/心肌初长度对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调节
– 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 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
流量基本保持稳定 • 特点: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21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22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
• 控制论
– 非自动控制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