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乐论文

声乐论文

论艺术歌曲的处理与演唱
姓名:王莎 学号:20072885 班级:音乐0703班
摘要

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音乐形

象的独特生动性等风格特点,应该在了解艺术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
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如作品
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等。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
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
内在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演唱艺术歌曲也是对
演唱者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

关键词
:艺术歌曲 风格 处理 演唱

艺术曲的演唱不同于一般创作歌曲,她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要有深刻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自己所学技术和较深厚的艺术功底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力
求达到作者所要求的艺术效果,将无声的乐谱以有声的艺术形式还原其艺术风
格。为此,需要演唱者在演唱前进行大量的工作,这也就所谓“功夫在戏外”吧。

一、要深入分析作品

认真地分析作品的词和曲,这是演唱好任何音乐作品都首先要做到的,但对
演唱好艺术歌曲而言,我们还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各作曲家的个人创作风格等
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要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
很多艺术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饱含丰富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一首
优秀的艺术歌曲,就是以音乐形式对那个时代精神的浓缩和凝结。古典主义音乐
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古典时期的作品声音力度不是很
大,强弱的幅度对比也不是很强烈……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就着重强调自我主
观意识的表达,作品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强调音乐
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的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诗情画意,重视吸
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体现民族性。
2.要分析作品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有既明显又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借助语言
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科研支持,更好地分析和演绎不同国家、
民族风格作品。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含蓄、内向、诗意,声音要求圆润、情绪变
化幅度小,情感更加细腻,小动作多……意大利的艺术歌曲演唱就比较倾向于热
情洋溢,大起大落,感情很外露夸张,因此,意大利风格的艺术歌曲演唱需要更
多的热情浪漫,声音的变化和幅度可以强烈些。我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黄
自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风格内向、典雅、小巧精制、文人气比较浓。
3.要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
舒伯特和舒曼同为艺术歌曲大师,但是由于其生活的不同经历,形成了他们
不同的音乐风格。舒曼多表现人的内心情节,很少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情抒发,其
对歌词的诠释分别放在了歌声与琴声中,有时甚至用琴声代替了歌声,伴奏和演
唱都成为作曲家的创作手段;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较多地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悟,
在其作品中,钢琴伴奏的地位有很大提高,但仍以歌唱为主。在我国的艺术歌曲
作家中,黄自的作品风格精致、典雅,赵元任的作品简朴、醇厚等等。
艺术歌曲的“根”是个体精神层面的艺术表现,演唱者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寻
“根”的过程,力图去最好的表现他的精神内涵。

二、要尽力融入作品

声乐演唱必然要贯穿情感,通过对艺术歌曲歌词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作品的
主题思想,准确把握演唱时的情感基调,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艺术歌曲意境,塑
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1.要展开场景想象
场景想象即想象作品描述的场景,并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设身处地的
感受。如舒曼的《献词》,演唱者可“移情”于这样一种场景:一个热恋中的充
满朝气充满幻想的年轻人,急于向心上人表达自己的心声,心上人是那么美丽、
高贵。再如《核桃树》,美丽的钢琴琶音音型和一再出现的主题动机,把春风荡
漾、树叶沙沙作响的诗意,以及青年人对爱情的幸福憧憬,表现得无比生动。
2.要进入角色
艺术歌曲的表演和其他表演创作一样,始于想象,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
始,演唱者都需要进行艺术想象,以便最终进入角色。如拉威尔艺术歌曲套曲《天
方夜谭》里的第二首名为《魔笛》的歌曲,所展现的是一幅穆斯林后宫的画面,
当主人睡着的时候,心爱的人在享受着情人吹颂的曲调,悠悠的笛声时而悲伤、
时而欢快,每个音符飘拂而来,好似神秘的轻吻。尾声渐弱渐慢的处理,犹如克
洛德?德彪西的风格。演唱者不仅要完美的运用发音,更要有令人沉醉的情感抒
发。
3.要把握好度
在演唱艺术歌曲过程中,要让几个音乐符号去让观众感动,让观众明白作品
所表现的内涵,是离不开演唱者对音乐形象的塑造的。而这种二度创作,除了要
有美好的声音条件、对艺术歌曲的理解等,还要有歌唱时应有的状态,即有控制
的歌唱状态。控制的度过了,声音发硬,嗓音过损;控制的度不够,声音苍白扁
平无力。如:舒曼的《月夜》,这首艺术歌曲,先后出现了5次e2音,极不好
唱。难点就是对其的控制,不能太强,否则将破坏整首乐曲的神秘、肃静的气氛,
也不能太弱,太弱的艺术歌曲的支撑点就“塌”了。
三、要反复锤炼作品

要演唱好艺术歌曲,需通过不断的“打磨”过程,找到最佳的艺术感觉。
1.“面”的扩展应建立在“点”的真正突破上
艺术歌曲大多音域适中、结构较紧凑、表现细腻,很适合演唱者培养和加深
有控制的“自然状态”,并形成一种“有控制”的演唱意识。许多声乐大师都有
这样一种意识“唱好了中声区、高声区就成功了一半;唱好了弱音,强音也容易
唱好了”。当然,要达到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有声乐理
论家将这个过程归纳为“简——繁——简”。简是自然的状态,通过声乐练习,
进入技巧运用之繁,但最终仍要归于“简”。总之,“面”的扩展要建立在“点”
的真正突破上,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2.精益求精、烂熟于心
准确、熟练把握乐谱非常重要,歌词是演唱的基础,声乐艺术之所以能感动
人,除了本来的美妙外,重要的原因是听众能通过歌词与演唱者进行直接交流。
要准确拼读歌词,弄懂每个单词的意思,要字对字的翻译,勤查词典。其次,发
音要准确。西方语言的特点是多音节语言,辅音要清晰,非常靠前,元音非常明
亮、非常纯正,唱时发音要连贯,每个音要显得很平。再次,音准、节奏是否正
确,直接影响到演唱者对作品的表达。
3.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
演唱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作底蕴,
充满美学意义的感情传达是很难实现的。要通过反复实践,建立良好的表现能力
和适度的表现欲,具备在舞台上控制自我、驾驭作品情感的能力,有对作品比较
丰富的形象思维,有表演意识和创造能力,有适应舞台和观众的能力。
演唱艺术歌曲是对演唱者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功夫在“诗”外。演唱者只
有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
和较高的歌唱技巧,还有对声乐事业的热爱,才能收获到艺术歌曲那最深厚的美。

参考文献:
[1]马俊芳.树立原作意识,寻求声乐演唱的最佳途径.音乐研究,2007,(2).
[2]卓非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
[3]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 上海:华乐出版社,2003.
[4]刘再生.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5]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