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萃取设备

萃取设备


取因素(E):
E

K:
VS VF
式中 E——萃取因素。
由E可求得未被萃取的分率 和理论收得率1-


1 E 1
1

E E1
2020/3/8
未被萃取分率
理论萃取率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二) 多级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
特点:萃取理论收率高,萃取完全但多级萃取流程长, 一般情况下,萃取剂用量大,因而得到的萃取液浓度低。
• 主要用于水溶性强的氨基酸和抗生素的提取。在 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很小甚至为零,利用一般的 物理萃取效率很低,需采用化学萃取。
• 常用化学萃取剂: – 季铵盐、叔胺 – 长链脂肪酸、烃基磺酸等。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化学萃取原理
离子对(ion-pair) R 3N HA R C 3N H •AC
氢键(H-bonding)
R3NHA C R3N•HAC
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R 3 N C H lA C R 3 N• H AC
调节PH至酸性,从新得到醋酸。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双水相萃取
• 主要适用于难溶于有机溶剂的胞内酶的分离。分离原 理是将亲水性聚合物加入水中会形成两相,聚合物以 不同的比例分配于两相中,目标产物进入双水相体系 后,使其在上、下相的浓度不同实现分离的目的。
• 一、液-液萃取分类 • 二、液-液萃取过程与计算 • 三、液-液萃取设备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取过程? 利用待萃取物(目标产物)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 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萃取
溶媒萃取 双水相萃取
物理萃取 化学萃取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2).混合管
混合排管,萃取剂及料液在一定 流速下进入管道一端,混合后从 另一端导出,为了保证较高的萃 取效果,料液在管道内应维持足 够的停留时间,并使流动呈完全 涡流状态,强迫料液充分混合。 一般要求 Re=(5~10)×104,流体 在管内平均停留时间10~20s。混 合管的萃取效果高于混合罐,且 为连续操作。
萃取设备分类: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一) 混合澄清设备
• 混合设备、分离设备和溶剂回收设备。
• 混合设备是真正进行萃取的设备,它要求料液与 萃取剂充分混合形成乳浊液,使分离的生物产品 自料液转入萃取剂中。分离设备是将萃取后形成 的萃取相和萃余相进行分离。溶剂回收设备需要 把萃取液中的生物产品与萃取溶剂分离并加以回 收。有的设备将混合与分离设备结合在一起(萃 取沉清槽)(见演示)。
2020/3/8
喷嘴式混合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工作流体在一定压力下经过喷嘴以高速度射
出,当流体流至喷嘴时速度增大,压力降低产生真空 ,这样就将第二种液体吸入达到混合目的。
喷嘴
扩大管
料液
出口
2020/3/8
吸入口 图9-5 喷嘴式混合器
2. 分离设备
分离设备分离目的: 将含目标产物的萃取相与萃余相分离。 分离主要依靠萃取相与萃余相的密度不同(互不相溶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1. 混合设备
(1).混合罐
混合罐的结构与机械搅拌的密闭式反 应罐类似。为防止中心液面下凹,在罐壁 设置挡板,罐顶上有萃取剂、料液、调节 pH的酸(碱)液及去乳化剂的进口管,底 部有排料管。料液在罐内的平均混合停留 时间约1~2min。
2020/3/8
第四章 萃取过程设备
液-液萃取:萃取的混合物料为液体; 液-固萃取(浸取或浸提):萃取的混合物料为固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对各组分溶解度不 同而分离。
第一节 液-液萃取分离设备 第二节 液-固萃取分离设备 第三节 超临界萃取分离设备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第一节 液-液萃取分离设备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物理萃取
• 利用溶剂(萃取剂)对待分离组分(溶质)有较高的 溶解能力,分离过程属物理过程。 –溶质:被萃取的物质; –原溶剂:原先溶解溶质的溶剂; –萃取剂:加入的第三组分;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萃取剂选择原则
• (1)价廉易得; • (2)与水相不互溶; • (3)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差,并且粘度小,表面张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萃取相
萃取相
由于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故与错流萃取相比,萃取 剂用量少,因而萃取液浓度高。多级逆流萃取与同级错流萃取相 比,在相同的萃取剂用量下,可获得更高的产品得率。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三、液-液萃取设备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3). 喷射式混合器
两种常见的喷射式混合器示意图。其中(a)为器内混合过 程,即萃取剂及料液由各自导管进入器内进行混合;(b)则 为两液相已在器外汇合,后经喷嘴或孔板进入器内,从而加强 了湍流程度,提高了萃取效率。喷射式混合柱是一种体积小效 率高的混合装置,特别适用于低黏度、易分散的料液。这种设 备投资小,但需要料液在较高的压力下进入混合器。
(一) 单级萃取
流程:
F为待处理液; S为萃取剂; E萃取相; R为萃余相; E′ 为萃取液(目标产物) R′为萃余液。 (萃取过程见演示)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单级萃取计算
K-分配系数,即萃取相中溶质浓度与萃余相中溶质浓度的比值
• 当分配系数为K,料液的体积为VF,溶媒的体积为VS,则经 过萃取后,溶质在萃取相与萃余相中数量之比值为称为萃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1

1 E 1
错流萃取收率计算

经一级萃取后,未被萃取的分率 1
为:1
1 E 1

经二级萃取后:
2

1 (E 1)2
• 依次类推,经n级萃取后,未被萃取的
分率 n 为
n

1 (E 1)n
• 而理论收得率为 1n1(E 11)n(E (E 1)1n) n1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脉冲筛板塔
• 脉冲筛板塔的基本结构与普 通筛板基本相同,没有溢流 管和降液管。
• 重液由上而下流动,轻相自 下而上流动。往复给予系统 脉动压力。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往复泵
工作原理
• 操作时,轻、重液相均穿过筛板面作逆流运动 ,分散在筛板之间不分层。由于普通筛板塔内轻、 重相液逆向运动的相对速度小,界面湍动程度低, 从而限制了传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引入脉冲作用 目的是为了提高流体间的湍动程度。产生脉冲的方 法有往复泵、隔膜泵、压缩空气等。脉冲振幅范围 为9~50mm,频率为30~200/min。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一、单级间隙萃取设备
• 由萃取罐、冷凝器、抽真空系统组
成。
• 萃取器材料常用不锈钢等材料制造 。物料和溶媒均由器顶一次加入,
物料
真空
器身下部带夹套部分为萃取室,在
萃取室中溶剂和物料充分接触,夹
套中通入蒸汽或热水使萃取在最适
温度下进行。有很多物质对温度较 萃取液
• 提取罐、冷凝器、冷却器和油水 水
分离器,主要目的是分离顶部气 2
4
3
体中含的有效成分。
提取罐为带夹套的加热结构,

含挥发油的水
由气动装置带动轴上下移动,从
固体物料
5 6 7
而使料叉排出固体料渣。罐体下 蒸 汽
部是带有筛板的活底,活底的作
用是支承固体物料和固液分离,
活底借助于气动系统进行启闭, 方便自动排渣。
• 普通筛板塔内配有若干
层加工有许多小孔和一
个溢流管(也称为降液管
)的筛板。筛孔直径一般
为3~9mm,孔距为孔径的
3~4倍,板间距为
150~600mm。(筛板结构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工作原理
• 工作时两液相分为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由塔底和 塔顶进入塔内。
• 若轻液为分散相,由塔底进入塔内后,首先与第一 块筛板接触,在密度差的作用下,通过筛板上小孔 分散成细滴并向上移动;而作为连续相的重液则由 重力作用沿各塔板横向流动,经降液管流至下层塔 板时与上升的滴状分散相相遇,实现两相接触传质 。液滴穿过连续相后,在第二层塔板之下又凝结形 成轻液层,该轻液层在两相密度差的作用下,经上 层筛板再次分散而上浮。由于塔内安装有很多塔板 ,经分散相多次分散,多次凝结,实现传质,达到 分离目的。(见演示)
将萃取剂与料液在逆流情况下进行多次接触和多 次分离的萃取设备。其主要部件为由10个不同直 径的同心圆筒组成的转鼓,每个圆筒上均在一端 开孔,作为料液和萃取剂流动的通道,由于相邻 转鼓之间开孔位置上下错开,使液体上下曲折流 动。从中心向外数第4~9筒的外壁上均焊有螺旋 形导流板,使两个液相的流动路程加长,延长两 液相的混合与分离时间,在螺旋形导流板上又开 设大小不同的缺口,使螺旋形长通道中形成很多 短路,增加了两液相之间的接触机会。
力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 • (4)容易回收和再利用; • (5)毒性低,腐蚀性小,使用安全; • (6) 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
2020/3/8
生物工程设备——第4章 萃取设备
相关主题